《关雎》教案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27885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雎》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雎》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雎》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雎》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雎》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雎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关雎所体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教学重点1在诵读中体会本诗的内涵。2了解兴的表现手法。3重点掌握词语:关雎、窈窕、参差、寤寐、辗转、悠哉悠哉、乐、友、荇菜教学难点1双关和叠韵2正确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男女青年纯真美好的爱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提起古诗学习,大家都不免紧张,其实诗歌那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能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诗境里。说起诗经大家应该早已有了解的。那么现在呢,老师要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了。回答问题:1诗经是什么的总称?2它收录了哪个时代的作品?距今

2、有多少年了?3它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注,所以又叫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称为诗经4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二、新课讲授提一个问题,刚才的歌反映的是什么内容?明确:是一位痴情的男子对所爱慕女子的热烈追求并因此心生惆怅之情。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与这首歌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在请打开书本,一起学习关雎,看看到底哪里是同,哪里是异呢?三、合作探究1老师范读,正音。2学生自读,依据课后注释,理解诗句(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子理想的对象。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

3、朝暮暮想追求。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宠爱。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3请学生站起来翻译。(两三个为宜,小组比赛形式)4老师再简要疏通大意,提重点。第一节,开篇用比兴,从成双成对的鸠鸟的鸣叫联想到人间的爱情和婚姻;用雎鸠的忠贞比喻人间男女和谐恩爱、真诚专一的爱情。第二节,通过描写所爱之人双手在水中灵动勤快地采摘荇菜的劳动情景,直白的表达自己的爱慕追求之情。第三至第五节,在追求不得后并没有沉浸在愁苦的情绪中,而是想象总有一天会把那姑娘娶过来,过上幸福的生活。思考

4、:对比歌与新课的异同。(同处:都是痴情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异处:前者有惆怅迷茫之感,后者比较热烈积极)5学生再次朗读,有感情地诵读。先自读,再齐读。小结:爱情与友情亲情一样,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也是文学永恒歌诵的主题。但应该是以相当成熟的年龄和心态为前提的,过早地去涉及它,那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无情地伤害,就好比揠苗助长。而现在呢,我们聪明的做法或许就是来欣赏前人为我们留下的经验之谈,欣赏它的美好。当然了,并非每个人都把爱情描写得如此之好的,这需要相当的技巧。所谓技巧,就是写作特色。我们知道赋、比、兴是诗经的三大表现手法。简介:板书1:直接地陈述铺叙比:以此喻彼地打比方,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兴:就是由此及彼,由物及情,触景生情。2:表现手法之外还用了连绵词双声(例辗转,声母同)和叠韵(例窈窕,韵母同)四、作业布置1找出课文中体现“兴”的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找出课文所采用的修饰手法(反复,顶真,双关)3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扩展性训练:小作文,根据歌词与诗句,大胆想象写成一篇作文。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