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7届高三高考押题卷理综(二)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626886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7届高三高考押题卷理综(二)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陕西省2017届高三高考押题卷理综(二)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陕西省2017届高三高考押题卷理综(二)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陕西省2017届高三高考押题卷理综(二)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陕西省2017届高三高考押题卷理综(二)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7届高三高考押题卷理综(二)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2017届高三高考押题卷理综(二)附答案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押题卷理科综合(二)本试题卷共26页,3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mRNA只有与核糖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B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前期C基因突变一定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D基因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解析】mRNA有可能通过复制变为DNA或者RNA(反转录),不一定是与核塘体结合翻译为蛋白质(翻译),A错误;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

2、分裂的前期(四分体时期)和后期;B错误;如果突变后的个体适应所在环境而经自然选择存留下来的话,那么该基因频率可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反之,如果突变后的个体不适应环境的话,则会被自然选择淘汰,那么对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就不产生影响,C错误;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也可以说基因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D正确。【答案】D2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4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清水(对照组)和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中(实验组),尿素溶液、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别编号为1、2、3组。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组中都发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B对照组中水分子在前15min进入了细胞,15min之后不再进入C1组中的尿素分子和2组中的K+、NO3-都进入了细胞,但进入的方式不同D3组中,如果一直增大蔗糖溶液浓度,萝卜条就会一直缩短【解析】从曲线图可看出1、2组发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而3组只发生了质壁分离,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A错误;15min之后达到了动态的平衡,即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与出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B错误;尿素分子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K+、NO3-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C正确;如果一直增大蔗糖浓度,细胞会因过度失水而死亡,导致细胞通透性改变,蔗糖

4、分子会进入细胞,萝卜条会恢复到原来长度,D错误。【答案】C 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紫色B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C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下可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D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要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再来计算平均值【解析】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加热,A错误;最宽色素带为叶绿素a,叶绿素a呈蓝绿色,B正确;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看到的都是死细胞,不能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C错误;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一般不舍弃样方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D错误。【答

5、案】B4如下图所示,图甲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所需时间,图乙、图丙分别表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和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乙中的od段对应图甲中的a时期B图乙中的e点对应图丙中的g点C秋水仙素能诱导多倍体的形成是在图甲中的b时期起作用的D 21三体综合症患者从亲代处得到的配子可能是在图丙中的hi段出现了差错【解析】图甲中的a时期表示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图乙中的od段表示减数分裂的间期,减数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图乙中的e点表示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丙中g点也表示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正确;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形成的原因是抑

6、制纺锤体的形成,在有丝分裂的前期,C正确;图丙中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在此时期21号染色体有可能都进入了同一个细胞中,D正确。【答案】A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内个体数以稳定速度增加的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群落只有遭受了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才会出现演替现象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植物不一定都是生产者,但动物一定都是消费者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恢复力稳定性就一定越强【解析】中群内个体数为稳定速度增加,说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A正确;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所以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也会出现演替现象,B错误;有些

7、植物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有些动物如蚯蚓等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C错误;极地苔原生态系统或干旱荒漠生态系统由于物种组成单一、营养结构简单、环境恶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D错误。【答案】A6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2016年的活动主题为 “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以下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的B人体感染HIV后,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导致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CHIV病毒可通过性接触、母婴、血液、接吻、饮食

8、等途径传播DHIV通过胞吞作用进入宿主细胞【解析】HIV病毒是一种RNA病毒,RNA是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的,A正确;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使细胞免疫缺失,体液免疫降低,B正确;HIV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不会通过共同进餐、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等其他途径传播,C错误;HIV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RNA和蛋白质均属于大分子物质,所以HIV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胞吞,D正确。【答案】D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践行低碳生活 B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生物柴油和肥

9、皂D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因此碘被称为“海洋元素”【解析】A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燃烧后会释放出大量的CO2,不能做到低碳生活,故A错误;B生活垃圾不能一埋了之,要分类回收,资源充分利用,故B错误;C地沟油主要是油脂,油脂可经过一系列工艺过程制成生物柴油,同时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能制肥皂,故C正确;D被称为“ 海洋元素”的是溴元素,故D错误。【答案】C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0 g D2O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10 NA B0.1 mol FeCl3水解生成的Fe(OH)3胶粒数为0.1 NAC将lmol Cl2通人水中,HC1O、Cl-、C1O-粒子数之和为

10、2 NAD常温常压下,11.2 L CO2 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 NA【解析】20 g D2O 的物质的量为1mol,一个D2O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10个,所以1 mol中含中子为10 mol即10NA 故A正确;胶体的胶粒是大分子或小分子集合体,Fe(OH)3胶粒是分子集合体,含0.1 mol FeCl3水解得到的胶粒数小于0.1 NA,故B错误;氯水中还存在Cl2分子,l mol Cl2通人水中,根据氯原子原子守恒HC1O、Cl-、C1O-粒子数之和小于2 NA,故C错误;标准状况下,11.2 L CO2 的物质的量为0.5mol,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

11、 NA,故D错误。【答案】A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与果糖、淀粉与纤维素均互为同分异构体 B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属于羧酸的有14种 C2,2二甲基丙烷可以由烯烃通过加成反应制得D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或进行Cu和浓硫酸的反应【解析】淀粉与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表示式相同,聚合度不同,不是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属于羧酸的有13种,B错误;根据加成反应的特点,2,2二甲基丙烷不可能由烯烃通过加成反应制得,C错误;D制取乙酸乙酯或进行Cu和浓硫酸的反应的装置,D正确。【答案】D10下列有关表达式正确的是( )A反应C(s) + H2O(

12、g) CO(g) + H2(g) 的平衡常数为:B反应Cr2O72+H2O2CrO42+2H+ 的平衡常数为: CNH4+ + H2O NH3H2O +H+ 的平衡常数为: DCH3COOH+H2OCH3COO+H3O+ 的平衡常数为:【解析】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纯固体(液态)的浓度是常数,看为“1”,A、B错误;DCH3COOH+H2OCH3COO+H3O+ 的是CH3COOH的电离平衡,平衡常数为:Ka(CH3COOH),D错误。【答案】C11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与d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b2-与c+的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c、d同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3、)Aa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小的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 与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一定只存在离子键Dd与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解析】b2-与c+的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说明b为O元素,c为Na元素;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与d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说明a为N元素,d为Cl元素。原子半径NaClNO,A错误;过氧化钠中不仅仅只有离子键,过氧根中还存在共价键,C错误;Na、O、Cl三种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如NaClO4水溶液一定呈中性,D错误。【答案】B12亚磷酸钠(Na2HPO3)溶液电渗析法制备H3PO3(亚磷酸)的原

14、理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膜、均为CM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 + 2e= 2OH+ H2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 + 4e= 4H+ + O2D在原料室与产品室间设计构成缓冲室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产品的纯度【解析】电解槽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 - 4e= 4H+ + O2,C不正确。【答案】C13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解析】不同反应的反应热数据大小,不能作为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依据,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性质决定,同时受外在因素影响,A错误;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使其褪色是因为SO2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致,不是SO

15、2具有漂白性的原因,C错误;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不能说明H2O2氧化性比Fe3+强,因为溶液中存在H+、NO3-更强氧化性的HNO3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答案】B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n为能级,A为基态能量),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n= 4的能级直接跃迁到基态,在此过程中( )A氢原子辐射一个能量为的光子B氢原子辐射一个能量为的光子C氢原子辐射一系列频率的光子,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D氢原子辐射一系列频率的光子,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解析】根据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n= 4的能级直接跃迁到基态,辐射一个光子的能量为。【答案】B15如图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