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24896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2017 下-1 2017 年下半年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初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1.矩阵 021 103 210 的秩为()。 A.0B.1C.2D.3 2. 当 xx0时,与 x-x0是等价无穷小的为()。 A.sin(x-x0) B.? C.(x-x0)2 D.In|x-x0| 3. 下列四个级数中发散的是()。 A. 1 1 n n B. 1 2 1 n n C. 1 1 1 n n n D. 1 2 1 1 n

2、n n 4. 下列关于椭圆的论述,正确的是()。 A.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动点轨迹是椭圆 B.平面内到定点和定直线距离之比小于 1 的动点轨迹是椭圆 C.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出发的射线,经椭圆反射后通过椭圆另 一个焦点 D.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是椭圆 5. 下列多项式为二次型的是()。 A.? ? ? ? ? ? ? ? B. ? ? ? ? ? ? ? ? ? ? C. ? ? ? ? ?+1 D. ? ? ? ? t? 6. 已知随机变量 X 服从正态分布 N(,2), 设随机变量 Y=2X, 那么 Y 服从的分布是()。 A.N(2,22) B.N(4,42) C.N(2,42

3、) D.N(,2) 7. “矩形”和“菱形”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同一关系 B.交叉关系 C.属种关系 D.矛盾关系 8. 下列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线段 B.正五边形 C.平行四边形 D.椭圆 二、简答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35 分) 9.平面曲线 y=x2分别绕 y 轴和 x 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曲面 分别记作 S1和 S2。 (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写出曲面 S1和 S2的方程;(4 分) (2)求平面 y=4 与曲面 S1。所围成的立体的体积。(3 分) 10.据统计, 在参加某类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生中, 有 60是本 专业考生,

4、有 40是非本专业考生,其中本专业考生的通过 率是 85, 非本专业的考生通过率是 50。 某位考生通过了 考试,求该考生是本专业考生的概率。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2017 下-2 11.在平面有界区域内,由连续曲线 C 围成一个封闭图形。证 明:存在实数使直线 y=x+平分该图形的面积。 12.给出“平行四边形”和“实数”的定义,并说明它们的定 义方式。 1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设置了部分选学内 容,以韦达定理为例简述设置选学内容的意义。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2017 下-3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本大题 1 小题,10 分) 14.在线性空间 R3中,已

5、知向量? ? ?=(1,2,1),? ? ?=(2,1,4), ? ? ?=(0,-3,2),记 V1=? ? ?+? ? ?|,R,V2=k? ? ?|k R。 令 V3=t11+t22|t1,t2R,1V1,2V2。 (1)求子空间 V3的维数;(4 分) (2)求子空间 V3的一组标准正交基。(6 分) 四、论述题四、论述题(本大题 1 小题,15 分) 15.数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 (1)以“勾股定理”教学为例,说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 学文化;(6 分) (2)阐述数学文化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9 分)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2017 下-4

6、五、案例分析题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 1 小题,20 分) 16.案例: 某学校的初二年级数学备课组针对“一次函数”,拟对 “兴趣班”的学生上一次拓展课,经过讨论,拟定了如下教 学目标: 一步理解一次函数解析式 y=kx+b(k0)中参数的含义; 探索两个一次函数图像的位置关系。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针对参数 k,甲、乙两位老师给出了 不同的教学思路: 【教师甲】 先出示问题:一次函数图像是直线,两个一次函数表示的直 线平行时,它们对应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中参数 k 有什么特点 呢? 然后。给出一般结论:若函数 y=k1x+b1(k10),y=k2+b2(k2 0)表示的两条直线平行,则有 k1=k

7、2。接着通过具体实例, 让学生体会参数 k 的含义。 【教师乙】 让学生在同一坐标系下,作一次函数图像,在此过程中体会 k 的含义。如,将学生分两组,分别画一次函数 y=-x+1, y=-x+2 ,y=? ?x-3,y= ? ?x+1 的图像,再让学生观察每组图像的位 置关系,从而体会参数 k 的含义。 问题: (1)对该备课组拟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评析;(6 分) (2)分析甲、乙两位教师教学思路的特点。(14 分) 六、教学设计题六、教学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30 分) 17.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后,某教师设 计了一节习题课的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

8、边形的判定定理; 能综合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等 知识解决问题; 提高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他的教学过程设计中包含了下面的一道例题: 如图 1,在四边形 ABCD 中,E,F,G,H 分别是 AB,BC, CD,DA 的中点。 问题一求证:四边形 EFGH 是平行四边形; 问题二如何改变问题中的条件.才能分别得到一个菱形、矩 形、正方形? 针对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该教师的教学目标,分析该例题的设计意图;(10 分) (2)类比上述例题中的问题二,设计一个新问题,使之符合教 学目标的要求;(8 分) (3)设计该例题的简要教学流程(8 分),并给出解题后的小结 提纲。(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