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考察目的和考察意义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88624653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考察目的和考察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考察目的和考察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考察目的和考察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考察目的和考察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考察目的和考察意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产生背景我国的作文教学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德有言,述而不作”的读本位言语教育观。新中国成立后,数次的教育改革也都将作文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作文的样式,要求也在发生变化。2003年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在2017年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更加

2、明确:自由写作,自由表达。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知识。书面表达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两相比较,在新时期,对于自由,理性的写作要求更高,更明确。在这种背景下,任务驱动型作文应运而生。2015年课标1卷,在叙述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件事以后,要求考生选择一个对象,写一封书信;再比如2015年课标2卷:列了三个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事迹,要求表达更赞扬哪一种人的看法。这种作文要求更明确,也更需要学生的理性思考。2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考察目的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之前,新材料作文几乎是一统天下,那么在新材料作文基础之上产生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材料作文有什么区别呢?什么叫

3、“增加任务指令”?这要从高考作文的本质说起。高考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它的根本功能在于为大学选拔具备学术潜质的人才,这个目标决定了,高考作文的命题是趋向于让学生写论述文的,大学当然希望自己招进来的学生具备好的做学术论文的潜质。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于让学生写论述文,而无论是学术型的论文,还是我们通常俗称的教学体议论文,本质上都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也就是,在掌握一定事实、前人成果等材料的前提下,对材料发问,也就是提出问题,通过科学思维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演绎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其实高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已经暗合了这样的要求,给出材料,要求考生在全面掌握材料内涵的基

4、础上提出问题,分析说理,最终给出解决方法。换句话说,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中,就已经带有问题,也就是材料作文自带任务驱动,只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没有把写作任务明示。材料作文本质上就是一种写作角度有限的命题形式,为什么现在还要在这种命题形式上加以任务的限制呢?我想原因应该是,材料作文命题的内在要求,在这些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材料作文命题日渐成熟,而且材料作文已然成为全国一统天下之势,但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并没有与之匹配,甚至很多省份的阅卷标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在这种现状下,教育主管部门只好选择倒退三步,从材料作文命题本质要求的源头上,通过在作文题材料中添加任务指令,介入到考生写作过程和考试阅

5、卷标准制定之中,以起到引导的作用。 任务驱动型作文能够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培育学生思维品质。高考作文题型功能和考查目标在突出基础性、开放性和思辨性的同时,对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无可置疑地存在积极的导向作用。以思辨性为文章写作的切入点,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符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中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批判性思维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养之一,也与当下国家对创新性人才的迫切需求相吻合。2015年的高考作文对此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任务驱动型作文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水平,真正发挥高考良性的导向作用,培育

6、学生的思维品质。另外,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评判标准更明晰,能够均衡讨论空间。在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发展等级的“深刻”方面,任务驱动型结合批判性思维的考查作进一步的细化,对以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等抽象表述作进一步清晰化的规定和明示,由低到高也可具体分为四个等级。在日后的作文评判中,任务驱动型作文能更好的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以一定价值观念为评估标准的能力,略显深刻地判断和明确某个生活事件的真实价值;能否具备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能较为深刻地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对事实和现象进行准确评估;能否在质疑、追问中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深刻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探明真理等。以此为

7、导向,培养学生敢于大胆否定的勇气和态度,但又不是怀疑、否定一切,而是在批判中建设,在批判中创造;敢于质疑规则,但又不是完全推翻规则,而是在充分遵循规则中对规则进行重构和完善;自觉考虑对方的理据和逻辑,把握分寸,使论辩趋于完备,进而掌握思维技巧,形成思维品质。三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考察意义1.聚焦人文关怀,回归生命本真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作文命题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勾画出一条曲折的实践和探索的轨迹:命题视野逐渐由对社会生活视界的外部观照转向对学生这一教育主体生命的内部观照;全球化作文教育的普世价值渐次融入;在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聚焦人文关怀,追求理性思辨,回归生

8、命本真。自新课程改革起,教育领域逐渐开始反思语文教育的本质、价值和意义,开始关注教育主体的价值和尊严,开始注重教育主体的个性发展、情感和谐与内心体验,教育主体生命中被压抑的想象、直觉、创造性表现和探索欲望被逐步释放。与此相关联,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也大幅度推进。尤其是2015年高考语文在构建试卷结构和设计能力考点时,将学科能力与改革要求纳入视野,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出发点和归宿,力求在作文考试中着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依法治国理念,弘扬民族精神,强化作文的育人功能,将时代要求与学生个性成长较好地加以融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6年全国课标丙卷,利用材料创设致富带头人的创业情境,

9、要求考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下,挖掘小羽创业成功的原因。材料中小羽的成功有多种因素,既有创新与开放,又有规则与合作,更有分享与共享的时代正能量,呼应着科技创新、规范经济市场、培养公民意识、弘扬时代先锋精神、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公正、法治”和个人层面的“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规范和要求。2.创新形式内容,彰显课改精神自2015年之后,各省各地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命题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上,都考虑了尽量给学生提供多元、广阔的思辨空间和丰富的思维层次,力求使考生呈现思维深度和强度上的不同梯度;同时兼顾道德边界、情感尺度

10、和阅卷的可操作性。在对命题素材的取舍、剪裁、重组甚至改造上,去除枝蔓,有意植入一些关键词语,拉近与考生生活体验之间的距离,便于考生正确解读材料,进而启发其选择立意角度,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对材料的审读上设置区分度,辨识考生所选择的立意角度的优劣,区分出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次要角度和沾边角度,以利于落实阅卷评分的层级性。在适度的开放下,增加限制,以防止套作和宿构;在给出具体的写作任务指令上,与以往不同,对写作要求的措词作了较大的调整和改动。以往题干表述基本固定为“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被概括为“一自三不”。禁令多于指令,表达了命题者对套作、抄袭较为强烈的排斥意图。而 2015 年全国新课标卷、卷作文则指令多于禁令,卷除“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一条禁令外,其余的写作任务要求均予以明确提示,如“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等。卷亦然,除强调“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外,有针对性地提出“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的明确指令。在继续保持防止套作、宿构初衷的同时,着意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抒写感受、表达思考,蕴含了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的意图,彰显了课改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