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24567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2016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2016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2016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2016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期中质量检测题友情提示:本卷g取10N/kg 一、选择题(119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022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3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共47分)1、下列事例中,不能增大摩擦力的是()、运动鞋底有花纹、行李箱底部安装万向轮、在冰冻路上撒沙子、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2、书包背带做的较宽是为了()A、增大压强B、增大压力C、减小压强D、减小压力3、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两个鸡蛋重约1N B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C1水的质量大约是10kg D教室的高度约为1.5 m4、如图1所示的受力情况中,处于二力平衡的是()5、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推土机对泥土

2、的推力、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人拉车时人对车的拉力、地球对月亮的引力6、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来的一条重要规律D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7、体育课上练习正步走时你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1和1,立正时你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2和2,则()、F1F2P1P2、F1F2P1P2、F1F2P1P28、下列关于力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弹力、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会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9

3、、如图2所示是一顾客乘商场的自动扶梯匀速上楼的情景,在这一过程中关于人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的压力、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10、一个空心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放入水中,如图3所示,则()A、橡皮膜向内凹说明水的压力改变了橡皮膜的运动状态B、是上端橡皮膜上表面上的点,水对点只有向下的压强C、两端橡皮膜都向内凹,下端橡皮膜向内凹进的更多D、玻璃管侧壁没有明显凹陷,因为水对侧壁没有压强11、如图4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拉力并保持水平静止,此时弹簧

4、测力计的求数为()、0、2、4、812、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分别以v1、v2、v3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且v1v2v3。其牵引力分别为F1、F2、F3,不考虑空气阻力,则()AF1=F2=F3BF1F2F3CF1F2F3D无法确定13、装有一定量的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5所示,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A.8102paB.1103paC.8104paD.1105pa1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15、一木块受到大小均为12的一对平衡力

5、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的大小突然减小为6,则木块()、速度减小的原来的一半、速度减小且做匀速直线运动、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逐渐停下来直至静止16、如图6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洞口表面隆起,洞口表面平坦,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洞口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风总是口吹入,口吹出、洞口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风总是口吹入,口吹出17、如图7所示,水平拉力F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静止,下列关于A对B的摩擦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情况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AA对B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A对B的摩擦力C弹

6、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A对B的摩擦力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A对B的摩擦力18、匀速竖直上升的气球下端用绳子拴着一个小石头,当绳子突然断了以后,小石头的运动情况是(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立即加速下降、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由于惯性将继续匀速上升、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19、如图8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密度之比A: 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它们的高度hA:hB为()A、3:4B、2:3C、3:2D、1:620、以下几种现象中,由于物体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B、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7、;C、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D、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21、杨扬同学梳理了教材中相关的力学知识,如图9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中,所砌墙壁与铅垂线平行时,说明墙壁竖直B乙图中,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头由于惯性就紧套在锤柄上C丙图中,拉动木块的速度越快,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就越大D丁图中,用力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2、有关压强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对路面的压强、人用吸管吸食饮料是靠大气压把饮料“压”入水中、深水潜水员必须穿抗压潜水服是因为海水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升力是应用了

8、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的原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2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选填“容易”或“不容易”)改变,例:在高速路上急速行驶的小汽车和满载的大货车,更容易停下来。24、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最先测量出大气压数值的实验是,一标准大气压Pa,相当于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的值越。25、重力为600牛的某同学躺在床上,他对床的压力为牛,若此时他对床面的压强为3000Pa,其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床面每平方米的面积上,这时他与床面的接触面积是。26、天气炎热时多喝水有益于身体健康,如图10甲是某同学买瓶

9、袋矿泉水时的情景。(1)当该同学用手握住瓶子使瓶身竖直在空中静止不动时,手与瓶的摩擦力和瓶子受到的 是一对平衡力,此力的方向 ,其施力物体是。(2)如图10乙所示,瓶盖上有一道道条纹,其目的是在用手拧开瓶盖时能 。27、如图11,A、B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装有同一种液体,液面相平,则a、b两处的压强Pa_Pb(填“”、“”或“=”)。当打开阀门时,液体(填“流动”或“不流动”)。28、某同学测得8张同样报纸的总重为1.6N,则平均每张报纸重_N。把1张报纸平铺在水平地面上,测得它的长为66cm,宽为55cm,则这张报纸对地面的压强是_Pa(结果精确到0.01)。29、如图12所示,

10、图(a)中电热水壶静脉输液的药液主要利用使液体流出;图(b)中锥子头很尖锐是为了;图(c)中的电热水壶,通过壶外透明玻璃管的液面就可知道水壶内的水位,这是利用了原理;图(d)所示的拦河大坝建成上窄下宽的主要原因是。30、小柯做了如图13所示的“魔力转椅”实验。他坐在普通转椅上用力扇扇子,转椅不动;在普通转的立柱和底座金属筒间装上滚动轴承和钢珠后,用力扇扇子,“魔力转椅”随即转动。“魔力转椅”是采用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扇子能扇动“魔力转椅”是应用了的原理,转椅的软坐垫比硬座垫坐着舒服是因为。31、水平面上用20的力推一物体,物体没推动,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2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1、,当推力为25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为,当推力增大到30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三、作图题(3分)32、如图14所示,一木块正沿着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请做出木块受到的重力G和支持力F以及木块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7分)33、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_的大小的工具,它是根据弹簧在一定 的弹性范围内_的原理制成的。使用 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1)测量前要了解弹簧测力计的_,即弹簧测力计上最大刻度值;为了准确读数还要明确_;还必须对指针进行_。(2)测量过程中要保持弹簧轴线始终在的方向上;读数时眼睛观察指针的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线,如15图所示弹

12、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有关某小组根据猜想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16所示(图中的木块、长木板完全相同)(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方向滑动的目 的是。(2)利用_两图可探究猜想A(3)利用_两图可探究猜想B(4)利用_两图可探究猜想C35、小明利用如图17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a、如图17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 静止滑下,观察小车

13、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b、如图17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如图17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选填“a”、“b”或“c”)。(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运动。(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