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解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24164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1.3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1.3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1.3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1.3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解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认识国家,1、位置:,2、范围,本土:48个州和1个特区,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一、自然地理特征:,跨寒温热三带,临太平洋、北冰洋和 大西洋,跨北美洲和大洋洲。 主要位于120W80W, 25N49N。,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山系,平原,山地,3、地形: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山系(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脉) 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 东部山地(阿巴拉契亚山脉),4、美国的气候,读图思考:,1、美国有哪些气候类型?,2、为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局限在沿海?,3、冬季,强劲极地冷空气为什么能长驱直下,到达墨西哥湾?这对气候有什么影响?,影响美国的两种特殊天气:一是冬季的寒潮,来自北冰洋的

2、强冷空气长驱南下,形成大范围的降温天气,二是夏季的飓风,来自墨西哥湾的强热带风暴袭击美国南部地区,特别是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小结:美国自然条件的特点,(五大特点),1、本土地处北温带,阿拉斯加为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是热带海洋上的岛屿,面积不大,风光绮丽。,2、本土三面濒临海洋,沿海地区多优良港湾,冬季不冻, 海上航运便利。,3、西部为落基山脉,东部有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地,中部为广阔的大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美国耕地面积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4、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密西西比河纵贯中部平原,航运便利。,5、美国的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

3、富,煤、石油、天然气、铜、铁等矿产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森林的覆盖率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草原面积广阔,对工农业生产发展十分有利。,平原占国土面积1/2以上,耕地广大,占世界耕地10%,机械化耕作,地形:,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五大湖,有运河相通,航运、灌溉便利,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深厚、肥沃,土壤:,(一)、发达的农业,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分析,二、社会经济特征:,发达的农业,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1、便利的交通运输,2、高度发达的工业,3、先进的科技,(二)美国农业的特点:,1、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表现:,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为世界上输

4、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农业发达。,2、专门化商品化的农业,同时也进口农产品,如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2、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定义,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乳 畜 带,玉 米 带,混 合 农 业 区,小麦区,小麦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棉 花 带,亚热带作物带,小麦和林牧业区,水果和灌溉农业区,根据美国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说出下列地区发展农产品的自然条件:,太平

5、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谷地种植葡萄、柑橘等水果。 在美国东南部种植棉花 美国中部平原的中部和北部种植小麦和玉米 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带,美国太平洋沿岸地区南部属亚热带地区,是夏季高温少雨的地中海气候,适合喜高温少雨气候的葡萄、柑橘的生长。,东南部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热量充足,适合棉花生长。,本地区地势比较平坦,有利于机械化生产,高温区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利于小麦、玉米生长;同时,玉米是美国最重要的农作物,有多种用途,在美国大部分作为饲料,玉米带与畜牧带紧密联系在一起便于发挥优势。,纬度高,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土地贫瘠,不适宜种植谷物,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这里有美国最大的工业区,城市密集

6、,人口众多,对乳制品、肉等产品的需求量大。,(1)分布:,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的北部和中部 (即小麦区和玉米带),(2)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土壤肥沃深厚(黑土),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在美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历过对农业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阅读“沙尘暴威胁美国农业”,为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

7、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美国政府在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1、过去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生态农业-按照持续发展的观点,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持续发展模式。它最大优势在于减少污染,降低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农业-在肥料的利用上,不是大规模投施化肥而是使用粪肥和绿肥,这样避免了土壤的酸化,板结及环境污染,做到秸杆还田,补偿土壤有机质肥力,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向良好方向发展。,精确农业-卫星导航理性化分析,生产决策系统。,1、为什么不能滥用化肥与农药?处方农业有什么好处?,活动,一方

8、面,滥用化肥、农药会污染大气、土壤、水源以及农产品,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卫生标准要求提高,故不能滥用化肥、农药。,“处方”农业,2、图2-21中的箭头表示农药污染物的迁移。据图说出农药污染的积聚过程。,大面积喷施农药,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壤以及农产品,这些农产品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积聚,最后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1、限耕政策,2、休耕政策,3、补贴政策,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阅读 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1、查阅资料,解释什么是免耕,休耕和轮作。它们符合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吗?为什么?,2、美国的农业政策对我国有哪些借鉴意义?,免耕:播种前不单独进行土

9、壤耕作,作物生长期间不进行土壤管理而在茬地上直接播种。,休耕: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一年停一年,第三年再耕种。,轮作:在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活动,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维护土地肥力;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它们符合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因为这样能维持农业生产长久的稳定发展,保证土地肥力不下降。,问题,措施,水资源缺乏,植树造林,水土流失,滴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土壤肥力下降,休耕与轮作,土壤侵蚀,基因工程,粮食短缺,免耕,想一想,东北部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体现在哪些方面?,资金厚技术新的工

10、业:工业现代化程度高、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对外贸易量也居世界第一等。,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发展的条件:,(1)位置:位于美国东北部,临大西洋;,(2)历史条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3)资源条件:煤、铁资源丰富,(4)交通条件:湖、河、海水运便利,(5)农业基础:土壤肥沃,农产品丰富,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收入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高 发达国家/地区 低 发展中国家/地区,区域发展过程与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其发展阶段有: 一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二 工业化阶段 三 高效益的综

11、合发展阶段,阅读课本P912材料,归纳总结出各阶段的特点,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特点 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很少。 区域产业结构:传统农业比重大,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内部经济差异较小,现代化交通线路较少,分布稀疏,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较小,表现出典型的 自给自足特征。,二、工业化阶段 区域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区域空间结构:出现一系列大规模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发展速度快同时带动区域的发展,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区域发展状态: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三、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区域产业结构: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出第二产业,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较高水平。 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区域发展状态:区域处于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三大工业区的工业部门及工业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