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区域发展差异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24154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区域发展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1.3区域发展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1.3区域发展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1.3区域发展差异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1.3区域发展差异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区域发展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区域发展差异(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海日出,新疆喀纳斯湖早晨,吐鲁番丰收的葡萄,呼伦贝尔草原,现代化的哈尔滨市,美丽的海南岛风光,雄伟的雪域高原,美丽的九寨沟,攀枝花夜景,江南水乡,西双版纳傣族竹楼,陕北黄土窑洞,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 人类活动,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2014年中国城市人均GDP排行榜,为什么要划分经济地带?,由于各省级行政区的位置不同,自然地理特点差异很大,因此各地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也出现差很大异。为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扬长避短,根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区。,4、对外开放的差异,对外开放的差异: 东早西晚,东高西低,东强西弱,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我

2、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由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发展差异。,(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一、东、中、西差异,1.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带各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东部: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 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 广西、海南(暂未包括港、澳、台),中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 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 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2陕西省:属于西部经济地带。,(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分组合作学习),1. 产业结构差异 探究活动1.读图分析,比较我国

3、三个地带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差异:东部地带的第二、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中西部地带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较大的比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原因:(1)东部地带的自然条件优越,濒临海洋,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地带自然条件差,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状态。(2)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基础,东部好于中西部地带。(3)历史时期形成的人们的心里特征也有差异,东部地带的人们在经济竞争面前危机感和紧迫感较强。,改进对策:中西部地带应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

4、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2. 工业化差异 探究活动2.读图结合课本文字,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以及工业部门的差异。,工业化进程:东部中部西部,工业部门:东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 民营企业比重大;中西部仍以 传统工业为主体。,工业产值:东部中部西部,3. 城市化差异 探究活动3.读图结合课本文字,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密度等的差异。,城市化水平:东部 中西部,城市密度:东部 中部西部,城市综合经济能力:东部 中西部,(补充材料)教材P17-18“阅读”,4. 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探究活动4.读图结合课本文字,说明我

5、国对外开放东、中、西部地区的时空差异。,时间差异:1978年提出对外开放,1980年起步于设立的东部4个经济特区;至1984年迈出第二步,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空间差异:对外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带等),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岸城市、边境城市、内陆省会城市),在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区。,探究活动5: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带的区域发展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合所学知

6、识和下表的提示,探讨我国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低平 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季风区,湿润,雨热同期 非季风区,多干旱或高寒,能源、矿产、水资源不足 能源、矿产、森林、草场等资源丰富,较高 较低,发达 落后,高 较低,较好 较差,较优,二、三产业比重大 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偏大,海陆空都比较发达, 相对比较落后,劳动力素质较高 劳动力素质较低,思想观念开放,竞争意识强 思想观念保守,竞争意识弱, ,二 、南方与北方,试一试:请指出南方和北方的地理界线,看图,说出南方和北方地形的差异及主要地形区。,北方以高原、平原为主。,东北 平原,华北 平原,黄土 高原,南方山地、丘陵、平原、

7、盆地、高原均有分布。,四川 盆地,云贵 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1.地形差异,北方某地气候资料,南方某地气候资料,试分析两地气候的差异,2. 气候差异,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0C,0C,800mm,800mm,2. 气候差异,大,小,小,大,小,大,无,有,自南向北逐渐增长,3. 河流水文特征差异,(续表),4. 农业生产的区别差异,读图对比南方和北方农业生产的区别,北方,南方,水田为主,生产规模小,旱地为主, 生产规模大,小麦、大豆等,水稻、油菜等,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4. 农业生产的区别差异,北方:煤矿、铁矿、石油丰富,发展重工业,南方:有色金

8、属矿丰富,能源缺乏,发展冶金工业和轻工业,5. 矿产资源与工业类型的差异,亚热带季风气候, 部分热带季风气候,落叶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黑土、黄土等,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重工业比重较大,较落后,轻工业比重较大,较发达,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第二、三产业比重较高,陆路交通为主,水陆交通便利,程度较低,程度较高,(分组梳理):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各自有哪些优势、限制性因素和面临的问题呢?,北方地区优势: 限制性因素: 面临的问题:,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平原面积广阔,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主要是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

9、、改善生态环境等紧迫任务。,南方地区优势: 限制性因素: 面临的问题:,跨越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地区,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地关系日趋紧张。,请问:南方和北方还有其他方面的差异吗?,提示:如饮食、建筑、文化等,三、 西部大开发,思考:你能说出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和范围吗?,西部大开发目的: 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经济发展,“10”指的是西部地带的10个省级行政区; “2”指中部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地带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 “3”指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 土家族苗族自

10、治州、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 州。,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为“10+2+3”,西部地区幅员辽阔,面积约68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71.4%。2002年,总人口约3.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多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西部地区与13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千米,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有大陆海岸线1595千米,约占全国总海岸线的10%。,资料介绍:西部地区地理概况,西部地区优势: 西部地区不足:,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展示材料)请用具体的文字和数字说明西部地区的优势和不足。,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