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620181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时间:7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2、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是A.隋文帝厉行节俭 B.隋炀帝开凿大运河C.隋朝疆域辽阔 D.隋炀帝的残暴统治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我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下列选项与“

2、唐宗”有关的是A.建立唐朝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创立科举制4、史书记载“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材料中描述的这种工具的用途是A.灌溉 B.耕田 C.插秧 D.播种5、“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珠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旧唐书中记载的这件事是A.唐与吐蕃的关系 B.唐与回纥的关系 C.唐与渤海的关系 D.唐与南诏的关系6、“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

3、、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依据中国审美文化史中这段话概括唐诗特点正确的是艺术成就高数量众多题材单一作者广泛A. B. C. D.7、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记载:“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他的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鉴真 B.玄奘 C.弘法 D.空海8、中华文明史记载:“玄奘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

4、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后人根据这一历史史实改变的神话小说是A.封神榜 B.西游记 C.窦娥冤 D.牡丹亭9、杜甫无家别诗中“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应是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五代十国分立10、“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君王”指的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11、根据右边

5、资料中的内容,“我”应该是A.黄巢 B.赵匡胤C.赵普 D.赵构12、宋初大将曹翰退将诗“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武将发出这样感慨的原因是宋朝实行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宰相权力 C.重文轻武政策 D.提高进士地位13、右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建立的政权是A. B.C. D.14、北宋苏颂于的诗“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A.契丹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

6、蒙古族15、某同学选用下面两幅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地图内容判断,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西汉推进大一统B.唐朝“和同为一家”C.两宋民族政权并立D.元朝拓展疆域16、右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1.宋真宗、澶州城2.寇准、打退辽军3.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4.宋辽盟约A.契丹建辽 B.宋夏议和C.宋金议和 D.澶渊之盟17、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朝代地区西汉(2年)西晋(280年)唐代(742年)宋代(1080年)北 方965149493459南 方11165257830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统治开明

7、C.城市经济活跃 D.民族融合加强18、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下列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创造出新的灌溉工具秧马 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宋词元曲的发展A. B. C. D.19、下列的四幅图片最能直接地反映了宋代的 宋代货郎图 北宋“交子”铜版拓片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功夫针铺”铜板A.农业繁荣 B.手工业繁荣 C.商业繁荣 D.文化繁荣20、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8、”“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下列各项与他相关的史实是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设置行省 D.开凿运河21、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扰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反映了元朝的A.疆域广大 B.民族融合 C.汉化政策 D.四等人制22、“宋代繁荣发展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经济繁荣或重文轻武的国策,还在于宋朝政府所采取的开明的文化政策和对文人的优待,宋代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等。”引起“变化”原因不包括A.重文轻武国策 B.开明文化政策 C.对文人的优待 D

9、.开明民族政策23、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出现于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24、“北宋文学家,他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上述材料中的“他”是A.苏轼 B.辛弃疾 C.王安石 D.王实甫25、有一本史书,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宋神宗认为这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为此书赐名。该史书是A.史记 B.资治通鉴 C.通典 D.东京梦华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宋朝著名的女词人。27、-朝是中国

10、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世界上声名显赫;-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28、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作为都城,史称北宋。29、南宋抗金将领是-;南宋抗元大臣-。30、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代表作是悲剧-。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8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汴水(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材料一 材料二请回答:(1)这两首诗对于隋炀

11、帝开凿大运河的态度各是怎样的?(4分)(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2分)它的开凿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2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唐杜甫忆昔材料二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春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满庭荡魂魄,照庑成丹渥。烂熳簇颠狂,飘零劝行乐。时节易晼晚,清阴覆池阁。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 唐刘禹锡百花行请回答:(1)忆惜诗反映

12、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2分)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2分)(2)刘禹锡的百花行描写了当时的什么景象?(2分)出现上述两首诗中描述景象的原因有哪些?(2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材料二 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1)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2分)这一制度始于什么朝代?(2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度的选官标准和作用。(4分)3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