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618821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辽宁省大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辽宁省大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辽宁省大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辽宁省大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附答案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连市2O182O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地理(文科)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A. 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B. 自然条件适于种植辣椒C. 气候潮湿,辛辣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 D. 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答案】C【解析】【详解】“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气候潮湿,辛辣

2、可祛湿,C对。四川盆地昼夜温差小,A错。与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关系不大,B错。与宗教信仰无关,饮食习惯也与环境有关,D错。故选C。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可以通过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图层进行专题研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 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进行的专题研究可能是A. 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分析 B. 商业分布和规划C. 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 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3. 对大连市2007年与2017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A. 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 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 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D. 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答案】2. B 3. D【解析】【2

3、题详解】交通、人口分布与商业相关,两图叠加可以为商业网点选址提供指导。但对建筑设计、城市水域面积、工农业估算无法指导,故答案选B。【3题详解】交通流量是动态变化,洪涝、降水多少取决于气候,与土地利用无关。但土地利用图可反映城市地域结构变化,故答案选D。研究表明,我国科尔沁草原在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草原与沙漠交替现象。下图为科尔沁草原沙漠化现状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4. 导致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A. 风沙入侵强度的不同 B.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C. 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D. 风力和流水交替侵蚀5. 治理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有合理用水 全面造林 禁止放牧 生态移民A. B. C

4、. D. 【答案】4. B 5. D【解析】【分析】该题考查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试题难度较小,理解教材内容可做出回答。【4题详解】自然环境是荒漠化形成的基础,但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该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度地带,历史时期该地区出现农耕和畜牧业的多次变更,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是造成植被破坏,导致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的主要原因,B正确。【5题详解】草原地区打机井是造成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用水是治理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措施之一,正确。该地降水较少,不适合全面植树造林,错误。禁止放牧过于绝对,也不现实,错误。生态移民可减少该地人口数量,减少资源需

5、求和人类活动,有助于防治该地荒漠化,正确。故选D。【点睛】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存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因此不同区域荒漠化的成因不同,防治措施也不同,概括来讲是“因地制宜”四个字。如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选择往往要考虑区域的水分条件的差异,在水分条件充足的地方可以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而特别干旱的地区只能采取草方格沙障等工程措施。再如合理利用水资源,内蒙古东部应减少水井数量,而一些河流沿岸地区更要注意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因此荒漠化的防治类问题不光要答出具体措施,更要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选择合适的措施。下图为白洋淀及其附近地区的年均降水量图,M地代表白洋淀的年均降

6、水量,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6. M地的年均降水量可能为A. 480毫米 B. 490毫米 C. 500毫米 D. 510毫米7. 通过蒸发作用,白洋淀对其西北、东南附近地区的降水有一定补充效果,这一现象反映出白洋淀的A. 防洪蓄水功能 B. 调节局部地区气候功能C. 补充地下水的功能 D. 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答案】6. C 7. B【解析】【6题详解】M地的年均降水量处于510毫米和490毫米之间,可能为500毫米,选C,其余选项可排除。【7题详解】通过蒸发作用,白洋淀对其西北、东南附近地区的降水有一定补充效果,这一现象反映出白洋淀的调节局部地区气候功能,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下图为美国田

7、纳西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 田纳西河能够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原因是A. 洪涝灾害多发 B. 土地荒芜严重 C. 河流落差大 D. 流域面积广大9. 甲地综合治理和开发的主要措施是A. 建立公园,增加旅游经济收入 B. 种棉花和玉米等,发展种植业C. 植树造林,减轻水土流失 D. 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答案】8. C 9. B【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8题详解】河流梯级开发的前提是水能资源丰富,而河流的水能资源主要从河流流量大,河流的落差大分析。A正确。【9题详解】甲地位于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因此适宜的治理与开发措施应为发展种植业。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气候

8、温暖湿润,也有利于发展种植业。甲地附近的北部是美国的玉米带,附近南部是棉花带。B正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利用煤炭的方式逐步改革。右图为煤炭气化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 煤炭属于A. 后天性资源 B. 化石能源C. 可再生资源 D. 清洁能源11. 与传统燃煤相比,图示利用方式的优点主要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增强对煤炭的依赖拓展资源的利用深度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A. B. C. D. 【答案】10. B 11. A【解析】该组试题以煤炭气化利用为背景,考查能源类型、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来说,试题难度较小。【10题详解】煤炭直接来自自然界,属于先天性

9、资源,A错误。煤炭是地质历史时期植物所形成的,属于化石能源,B正确。煤炭再生周期很长,因此属于非可再生能源,C错误。燃煤向大气中排放出烟尘、废气等污染物,D错误。【11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利用方式将煤炭气化后分别提取出煤气、二氧化硫等,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正确。该利用方式不能增强对煤炭的依赖,错误。该利用方式延长了产业链条,拓展了煤炭资源的利用深度,正确。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不可能实现永续利用,错误。故选A。“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了需要晾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 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

10、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 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 黑龙江五常大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A. 光、热、水充足B. 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C. 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有机质积累D.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13. 促使黑龙江五常“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A. 全球气候变冷 B. 优良水稻品种的引人和培育C. 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D. 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答案】12. B 13. 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2题详解】东北地区纬度高,夏半年日照时间长,生长期

11、长;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 气温偏低,热量较其他地区不足,病虫害少,这些是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条件,A错误,B正确;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C错;我国东部地区都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D错。故选B。【13题详解】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是变暖,A项错误;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会提高水稻的品质,B项正确;机械化水平提高可以增加生产效率,C项错误;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能够保证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水源供应,D项错误。故选B。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也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大项目,管道干线起于黑龙江省黑河市,2016年6月,黑河段穿江工程动工。下图为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

12、题。14. 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最主要原因是A. 绕过冻土区域,便于施工 B. 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C. 北部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充足 D. 保护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15. 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A. 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B. 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可优化产业结构C. 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D. 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答案】14. C 15. D【解析】【分析】能源的跨区域调动,对调出地区有利于推动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增加就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对调入地主要从能源结构和改善环境考虑。【14题详解

13、】向北弯曲,冻土层更厚,A错误;弯曲处有恰扬金气田,能源不应该紧缺,B错误;俄罗斯境内天然气管道向北弯曲段,途经恰扬金气田,利于补充气源,C正确;弯曲处离贝加尔湖较远,影响较小,D错误。【15题详解】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对俄罗斯的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影响不大,A、B错误;可以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但是不可能消除我国的大气污染,C错误,D正确。【点睛】本题以俄罗斯能源输出为背景,考查能源跨区域调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16.下图为世界两岛屿图,甲乙两岛均位于A. 东半球亚热带 B. 西半球热带C. 太平洋中纬度 D. 大

14、西洋低纬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如下图所示。甲位于西经20,东面是东半球,西面是西半球;东经160东面是西半球,西面是东半球。图中的甲岛位于177.5E178.5E左右,位于西半球;乙岛位于66W67W左右,位于西半球;排除A。由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是热带,甲岛的纬度在17S18S左右,乙岛在18N18.5N左右,故两地均在热带,选B。甲在太平洋低纬度,乙在大西洋低纬度,CD错。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18.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 1月5月 B. 5月9月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答案】17. C 18. B【解析】【17题详解】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