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栟茶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617989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86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栟茶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省南通市、栟茶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省南通市、栟茶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苏省南通市、栟茶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苏省南通市、栟茶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栟茶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栟茶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江苏省如东中学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栟茶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 高三生物高三生物 1. 胰岛 B 细胞和浆细胞的共同特征是 A. 细胞内储存着大量的 ATP B. 具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 mRNA 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D. 分泌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相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TP 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含量很少,转化很迅速,A 错误;胰岛 B 细胞和浆细胞具有分泌 胰岛素和抗体的功能,胰岛素和抗体的化学本质但是蛋白质,它们的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所以胰 岛 B 细胞和浆细胞具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

2、 正确;胰岛 B 细胞和浆细胞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不同,所 以合成的 mRNA 和蛋白质不同,C 错误;胰岛 B 细胞和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分别是胰岛素和抗体,两种蛋白 质的结构和功能都不相同,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的能力。 2.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无核膜及细胞器膜,因而不具生物膜 B. 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 C. 线粒体外膜和内膜上均附着有大量的有氧呼吸酶 D. 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随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 【答案】B 【解析】 原核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膜也属于生物

3、膜,故 A 项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膜的主要组 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 项正确;大量的与有氧呼吸有 关的酶附着在线粒体内膜上,C 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在分裂前期逐渐解体消失,而着丝点分裂发 生在有丝分裂后期,D 项错误。 3.下图表示某酶的作用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 - A. 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 酶提供底物 RNA 活化所需的能量 C. pH 影响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催化效率 D. 酶与底物间碱基配对方式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分析可知,该酶的本质为 RNA,作用的底物

4、也是 RNA,作用的结果是使 RNA 上某位置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形成两段 RNA。 【详解】由分析可知,该酶的本质为 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 错误;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 反应的活化能,不是提供活化所需的能量,B 错误;酶发挥作用的条件较温和,pH 会影响酶的空间结构,酶 空间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其催化效率,C 正确;碱基配对方式是不变的,不能体现酶的专一性,D 错误。 故选 C。 4.下图是探究氧气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影响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自变量是氧浓度,因变量是 CO2和酒精生成量 B. 在氧浓度为 a 或 d 时,酵母的呼吸方式都只有一种 C. 在氧浓

5、度为 c 时,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 3 倍 D. 实验结果表明有氧时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酵母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酵母菌 - 3 - 发酵时,进行无氧呼吸,其总反应式为 C6H12O62 酒精+2CO2+能量。氧浓度为 a 时,产生的酒精量与 CO2的 量相等,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 b 和 c 时,产生的酒精量小于产生 CO2的量,说明同时进行有氧呼 吸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 d 时,产生的酒精量为 0,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 【详解】实验自变量

6、是氧浓度,因变量是 CO2和酒精生成量,A 正确;在氧气浓度为 a 时,二氧化碳的生成 量=酒精的产生量,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在氧气浓度为 d 点时,只有二氧化碳的生成,没有酒精的产生, 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 正确;在氧气浓度为 c 时,产生的酒精为 10mol,故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 碳也为 10mol,则有氧呼吸生成的二氧化碳为 20-10=10mol,由此计算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 1:x=2:10,x=5,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1:y=6:10,y=5/3,由此推出,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 糖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 55/3=3 倍,C 错误;实验结果表明,随氧气浓度增

7、加,产生酒精减少,说明 有氧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D 正确。 故选 C。 【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掌握酵母菌有氧呼吸和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能根据表中酒精量和二氧化碳量判断细胞的呼吸方式;其次能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 吸的总反应式进行计算,从而作出准确的判断。 5.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周期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DNA 数目加倍早于染色体数目加倍 B. 细胞核的分裂早于细胞质的分裂 C. 染色单体的形成早于纺锤体的形成 D. 赤道板的形成早于细胞板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高等植物细胞周期中,DNA 数目加倍在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8、在后期,A 正确;在末期,细胞核的分裂早于 细胞质的分裂,B 正确;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纺锤体形成在前期,因此染色单体的形成早于纺锤体的形成, C 正确;赤道板是一个位置,是一个并不存在的假想的板,D 错误。 6.1928 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转化的实质为基因重组 B. 注射 S 型细菌后小鼠死亡,是由于小鼠丧失了免疫能力 C. 注射杀死的 S 型菌与 R 型菌混合液后小鼠死亡,是由于 S 型菌被活化 D.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细菌 DNA 是“转化因子”而蛋白质在转化中不起作用 【答案】A 【解析】

9、【分析】 - 4 - 1、肺炎双球菌包括 S 型菌和 R 型菌,其中 S 型菌有多糖类的荚膜,导致其有毒性,而 R 型菌无多糖类的荚 膜,因此无毒性。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详解】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提出了转化因子的存在,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 S 型细菌的 DNA 是转 化因子,即遗传物质,S 型菌的 DNA 能进入 R 型菌,并与 R 型菌的 DNA 重新组合,进而将 R 型菌转化为 S 型 菌,因此无毒的 R 型菌转化为有毒

10、的 S 型菌属于基因重组,A 正确;注射 S 型细菌后小鼠死亡,是由于小鼠 的免疫能力有限,不能杀灭全部 S 型细菌,B 错误;R 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S 型 细菌的 DNA 能使 R 型活细菌转化成 S 型活细菌,因而能导致小鼠死亡,C 错误;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 转化实验得出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但他没有证明细菌 DNA 是 “转化因子”而蛋白质在转化中不起作用,D 错误。 故选 A。 7.科学家发现蛋白质合成用到的供能物质有鸟苷三磷酸(GTP) ,GTP 与 ATP 类似。下图为与基因表 达相关 的三种分子示意图

11、。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 B. 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C. 丙可能为乙的合成提供原料 D. 甲、乙共由 8 种核苷酸组成 【答案】B 【解析】 据图分析,甲是 DNA 的片段,含有脱氧核糖;乙是 RNA 的判断,含有核糖;丙是鸟苷三磷酸(GTP) ,含有核 糖,A 正确;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有鸟嘌呤核糖核苷酸,与丙水解产生的 G-P 分子的组成相同,因此丙水解 的产物可以作为合成乙的原料,B 错误、C 正确;图中甲含有 4 种脱氧核苷酸,乙中含有 4 种核糖核苷酸, D 正确。 8.下图为细胞内某重要生理活动的示意图,AD 代表不同物质分子,E 代表 A、B 杂交片断。

12、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 5 - A. 图中 B、D 分别代表 RNA 和脱氧核苷酸 B. E 区的存在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实现的 C. 图中 C 代表 RNA 聚合酶,此外该生理活动还需要解旋酶 D. 图示过程只能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真核细胞的转录在细胞核完成,模板是 DNA 的一条链,原料是游离的 核糖核苷酸,翻译在核糖体上进行,原料是氨基酸,需要 tRNA 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翻译过程中一种氨基酸 可以有一种或几种 tRNA,但是一种 tRNA 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图示中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 转录形成 R

13、NA 的过程,A 为 DNA,B 为转录形成的 RNA,C 为 RNA 聚合酶,D 为形成 RNA 的原料核糖核苷酸。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物质 B 为转录形成的 RNA,物质 D 是转录的原料,代表核糖核苷酸,A 错误;E 代 表 A、B 杂交片段,E 区域的形成是 DNA 模板链与 RNA 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果,B 正确;物质 C 代表 RNA 聚 合酶,该生理活动中 RNA 聚合酶具有解旋酶的活性,故不需要解旋酶,C 错误;图示的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 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进行,D 错误。 故选 B。 9.研究人员在家蚕中发现一种新的体态类型短体蚕,用这种家蚕与正常体形家蚕进

14、行杂交实验,结果如 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以通过连续自交多代的方式获得纯种短体蚕 B. 短体蚕自交后代出现正常蚕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 实验一 F1个体随机交配,F2中短体蚕:正常蚕=2:3 D. 实验二 F1个体随机交配,F2中正常蚕所占的比例为 4/9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实验二中短体蚕与短体蚕杂交后代出现正常蚕,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短体蚕对 正常蚕为显性,且亲代短体蚕都是杂合体。根据实验二的 F1中短体蚕:正常蚕2:1,说明显性纯合子致死。 - 6 - 【详解】根据杂交组合二的数据分析可知,短体蚕对正常蚕为显性,正常体为隐性性状,且显性纯合致死

15、, 故不能获得纯种的短体蚕,A 错误;短体蚕自交后代出现正常蚕是基因分离的结果,B 错误;实验一 F1个体 中短体蚕:正常蚕=1:1,说明亲本基因型为 Aa、aa,F1个体中短体蚕基因型为 Aa,正常蚕基因型为 aa,F1中 A 的基因频率为 1/4,a 的基因频率为 3/4,F1个体随机交配,F2中正常蚕为 3/43/4=9/16,短体 蚕 Aa 为 1-9/16-1/16=6/16,由于 AA 纯合致死,故 F2中短体蚕:正常蚕=2:3,C 正确;实验二 F1的基因型及 比例为 Aa:aa=2:1,所以 A 的频率为 1/3,a 的频率为 2/3,F1个体随机交配,F2中正常蚕占 2/32

16、/3=4/9,短体蚕 Aa 占 1-4/9-1/9=4/9,由于 AA 纯合致死,故 F2中短体蚕:正常蚕=1:1,正常蚕所占 的比例为 1/2,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在自然条件下,二倍体植物(2n=4)形成四倍体植物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可能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异常配子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一般相同 C. 过程如果发生异花授粉,则可能产生三倍体植物 D. 该事实说明新物种的诞生不一定需要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 【答案】B 【解析】 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可能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也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染色体没有分开,A 正确;异常配子的产生,若是由于减数第一次 分裂异常所致,则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不同,若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则同源染 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相同,B 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