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一字词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616658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一字词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一字词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一字词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一字词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一字词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一字词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一字词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训练一字词正确运用成语1弄清成语来源,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切忌望文生义。如“火中取栗”比喻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这类成语还有“屡试不爽”“七月流火”“明日黄花”“三人成虎”等。2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如“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句中的“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是贬义词,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当。3注意成语的适用范围。如“炙手可热”只能用于权势,“美轮美奂”只能形容建筑,“罄竹难书”只能形容罪恶,“不瘟不火”只能形容表演,“天伦之乐”只能用于家人之间等,运用时要十分注意,否则就会出错。4注意避免意思重

2、复和矛盾。如“我们学校有许多莘莘学子”一句中的“莘莘”含有众多的意思,与“许多”重复;又如“他有难言之隐的苦衷”一句“难言之隐”中的“隐”就是苦衷的意思。这一类的成语还有“忍俊不禁”等。5注意某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一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如“不容置疑”只用于肯定句。例句:“这个观点不容置疑。”“望其项背”只能用于否定句。例句:“他的雄厚实力令他人难以望其项背。”辨析近义词1从词语的意义方面辨析。具体指词义的轻重、词义的侧重点、词语的适用范围等方面的不同。2从感情色彩方面辨析。具体指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等词性的不同。3从使用范围方面辨析。具体应从词语搭配的对象等角度去考虑

3、。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彷徨() 殷红()鲜为人知()硕果() 咳嗽() 夐不见人()鉴赏() 哺育() 迥乎不同()赚钱() 气氛() 诲人不倦()嗥叫() 污秽() 颠沛流离()倘使() 惧惮() 盘虬卧龙() 疮疤() 眼翳() 忍俊不禁()取缔() 涎水() 白雪皑皑()揩汗() 譬如() 忧心忡忡()修葺() 撵走() 怏怏不乐()谰语() 掳去() 姗姗来迟()震悚() 粗拙() 踱来踱去()愧怍() 尴尬() 潜心贯注()睨之() 伫立() 气冲斗牛()2根据拼音写汉字。chu()划 仰m() qi()而不舍h()然 zh()友 当之无ku()jing()迫 山din() 鞠躬

4、尽cu()狂ln() 气p() 慷ki()淋漓泛ln() 怪dn() l()尽心血默q() 惊hi() 坚持不xi()k()髅 qio()开 毛骨sng()然过yn() 累zhui() 锋芒b()露zh()立 mio()小 语无ln()次幼zh() 赤lu() 可歌可q()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排衙(y) 丰饶(ro)戎机(rng)自矜(jn)B涉猎(sh) 膝头(x) 诘问(ji) 亵玩(xi)C亘古(gng) 金柝(tu) 挚痛(zh) 凹凼(dng)D镐头(go) 筵席(yn) 机杼(zh) 喷香(pn)4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田垄 门槛 妥贴 无垠

5、B烦躁 攥着 草率 瞬息C惶恐 混浊 竹蔑 忏悔D斑澜 酒酿 恩惠 西蜀5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丞相/相信押解/浑身解数 B狂澜/斑斓 晦暗/诲人不倦C羁绊/挑衅 迁徙/阡陌交通 D归省/省会 禁止/忍俊不禁6.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勾当/勾勒取缔/根深蒂固 相形见绌/弄巧成拙B造诣/轶事 褒贬/针砭时弊 如法炮制/越俎代庖C拮据/诘责 号令/奔走呼号 骇人听闻/言简意赅D颤抖/颤栗 怄气/呕心沥血 哄堂大笑/一哄而散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狼藉 度假村 天涯海角 本末倒置B癫狂 珊瑚礁 陈词烂调 屏息凝神C枯燥 儒子牛 错综复

6、杂 悬梁刺骨D懈殆 夜盲症 心有灵犀 慷慨激昂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暮春四月,伴随着脍()炙人口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盐城形象宣传片亮相央视新闻pn()道。优雅圣洁的丹顶鹤、骄健雄壮的麋鹿、气势磅b()的海港、清新茂密的森林、古色古香的水街一个个盐城元素闪亮登场,一幅幅精彩画面震憾人心,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了盐城的独特魅力。(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_改为_改为_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昨天下午,第一海水浴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C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

7、片,在它们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D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美国再派航母来南海耀武扬威,妄称帮菲律宾震慑中国。B爸爸刚刚车祸去世,妈妈又因悲伤过度住进了医院,小明家里真是祸不单行。C专家指出,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D最近热播的红海行动,其票房直逼战狼2,成为影迷们津津有味的话题。1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是不

8、言而喻的。C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D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1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_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一声锣响,早已_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_,好不热闹!A因地制宜 迫在眉睫拍手称快B因地制宜 迫不及待 欢声雷动C因人而异 迫在眉睫 欢声雷动D因人而异 迫不及待 拍手称快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每一条河流都是

9、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投入大自然的_。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C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D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_,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_智慧,_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A困境启迪抚慰B困境启发抚恤C困难启迪抚恤D困难启发抚慰详解详析1pngynxinshusou

10、xingjinbjingzhunfnhuhohupi tngdnqichungyjndxin ikipchngqninynglnlshnsngzhuduzunqinnzhdu2筹慕锲赫挚愧窘巅瘁澜魄慨滥诞沥契骇懈骷撬悚瘾赘毕伫渺伦稚裸泣3解析 C“亘”应读“gn”。4解析 BA项,“妥贴”应为“妥帖”;C项,“竹蔑”应为“竹篾”;D项,“斑澜”应为“斑斓”。5解析 BA项,xing/xing,ji/xi;B项,ln,hu;C项,bn/xn,qin;D项,xng/shng , jn/jn。6解析 DA项,gu/gu,d,ch/zhu;B项,y,bin/bin,po;C项,ji,ho/ho,hi/

11、gi;D项,chn/zhn,u/u,hng/hng。7解析 AB项,“陈词烂调”应为“陈词滥调”;C项,“儒子牛”应为“孺子牛”,“悬梁刺骨”应为“悬梁刺股”;D项,“懈殆”应为“懈怠”。8(1)kui频礴(2)骄矫憾撼9解析 C“妇孺皆知”指妇女孩子都知道。形容某事物广泛为人所知晓。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应改为“鲜为人知”。10解析 D“津津有味”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此处应用“津津乐道”。11C12解析 B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因人而异”指因为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或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这里是指珠三角各地组织龙舟竞赛,故第一空应

12、该选择“因地制宜”。“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迫不及待”形容急迫得不能再等待。“迫不及待”表示心情急切,是主观所想;“迫在眉睫”表示没时间了,是一种客观上的紧迫。故第二空应该选择“迫不及待”。“拍手称快”意为拍着手喊痛快,形容非常高兴。“欢声雷动”指欢呼声像打雷那么响,形容场面热烈。这里用来形容热闹的场面,故第三空应该选择“欢声雷动”。综上所述,应选B项。13B14解析 A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困境”指困难的处境;“困难”指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障碍。根据第一空前面的“身处”可知,此处应填“困境”。“启迪”和“启发”,二者都有开导使人有所领悟的意思,区别在于“启迪”侧重在精神、知识等方面的开导、引导,多用于书面语;“启发”多针对具体的对象,使用范围较广。结合第二空后面的“智慧”可知,此处应填“启迪”。“抚恤”一般指(国家或组织)安抚体恤因公受伤、致残或因公牺牲及病故的人员;而“抚慰”指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