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精品word版---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模考卷历史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8612858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精品word版---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模考卷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析精品word版---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模考卷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析精品word版---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模考卷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解析精品word版---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模考卷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解析精品word版---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模考卷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精品word版---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模考卷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精品word版---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模考卷历史(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12月模考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1.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非同寻常的时期。而黄宗羲在明清思想史上,非预期地“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刘述先)。这里的“新”时代是指A. 彻底结束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B. 民主启蒙思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C. 开始出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D. 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进行分析,A彻底结束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这一说法是错误的,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才彻底批判儒家思想; B民主启蒙思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到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开始

2、出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这一说法符合史实; D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说法错误,在当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故此题应选C项。考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点评: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反对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的天下之大害的结论;同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等等。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

3、现实问题。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主张“工商皆本”2.下列诗歌反映了流落南方的士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的是A.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C.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四个选项中诗歌主旨的准确理解,A项是表达边疆战士誓死杀敌的决心,和题干思念故国的主旨不符。B项是唐代杜甫春望里面的诗句,是杜甫在长安所写,表达了战乱年代颠沛流离的情景,但不是“南方”对北方“故国”的思念,排除。 C项“京洛”在北方“浙江”在南方表达了流落异乡的人对故乡的思念,D

4、项也与题干“南方”对北方“故国”的思念主旨不符,答案为C。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解题关键是要把题干和选项密切结合,并联系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3.因为天主教的很多教义不符合圣经教诲,而加入了太多教皇的个人意志以及各类神学家的自身成果,所以许多信徒开始质疑天主教的教义和组织,发起回归圣经的行动来,因这种回归而陷于困境的思想理念是A. 人文主义B. 因行称义C. 因信称义D. 先定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圣经是天主教的重要典籍,它其中的内容包含了基督教的教义。在中世纪,西方天主教会掌握了圣经的解释权

5、,文艺复兴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圣经中的教义与教皇讲述的有所违背,因此开始主张因行称义。行为代表了你是否虔诚,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4.商朝的农业生产已有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为提高,下列资料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状况的是A. 史记殷本纪B. 封神演义C. 尚书D. 甲骨文【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甲骨文属于第一手史料,其他三项都是第二手史料。第一手资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第一手资料的特点是证据直接,准确性、科学性强,D项符合题意,正确;ABC三项均排除。故选D。5.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

6、“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在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学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价值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唐太宗不喜欢“无丈夫之气”的萧子云的书法,而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显然,王羲之的书法因为具有“丈夫之气”及其它艺术特色而“尽善尽美”,深得唐太宗及当时人民所喜爱。此一点,正是王羲之书法艺术高超所带来的结果,同时也和唐太宗时期唐朝国力强盛的时代特点不无关联。故C项正确;材料中唐太宗并未明确规定

7、整个社会要对王羲之的书法加以认同,故“决定”表述错误。且“皇帝的好恶”对“社会对艺术的评判”只能起浅层次的影响作用;王羲之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地位确立的深层原因应当从王羲之自身书法艺术的高超及历史的选择进行考虑。故A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较高,但“不可超越”材料并未提供足够信息支撑。故B项错误;材料所问为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立的原因,“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只解释了太宗时期唐朝和南朝后期社会对艺术的认可风格不同。D项不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立的原因,且不具备普遍性。故D项错误。6.一位学者在其著作中描述了某重大历史事件:“在经济领域中,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

8、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这就是A. 智者运动B. 文艺复兴C. 宗教改革D. 启蒙运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此运动主张在经济领域中自由放任,反对宗教,提倡自由平等和社会契约思想。智者运动否定宗教,肯定人的价值,但不涉及经济领域,与题干不符,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强调以人文本,但政治上并未涉及社会契约思想,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打击封建势力与天主教会,但在政治主张上并未提出社会契约思想,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倡导自由、民主、平等,卢梭提出社会契约思

9、想,强调主权在民,故D项正确。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主张【名师点睛】启蒙思想的主要特征(1)批判对象: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自然权利;孟德斯鸠更明确地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的共同本质,就是反对专制主义。(2)批判领域:集中于政治、思想领域。即使是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反对专制、教权和迷信。(3)批判方式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诉诸理性。启蒙思想家宣传理性,实际上正是为了剥去封建制度的神圣外衣,对封建制度进行理性的批判,是科学进步与资产阶级力量强大的反映。(4)历史作用主要是为资产阶级革

10、命和资产阶级统治作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说明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和三权分立不仅提供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7.儒家在哲学的深度上不及道家,在法理的明确上不如法家,在人类平等相爱的理想上不如墨家,但它却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儒家A. 以“仁”与“礼”为核心推动了国家的统一B. 以私人讲学的方式培养了众多信徒C. 主张以德治国始终受到统治者重视D. 不断发展完善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答案】D【解析】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主流其实还是因为她迎合了国家大一统的现实需要

11、,是由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个国情所决定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仁与礼也不会推动国家的统一,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和成为主流思想也没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儒家也并未始终受到统治者重视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主流是由大一统的国情所决定的。8.清代画家石涛有诗云:“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与诗中所描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近的西方画派是A. 古典主义B. 印象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D【解析】古典主义画派强调以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为典范,主张理性重点的原则,追求理想化的美。具有构图稳定和

12、谐、造型严谨明确、色彩纯净明丽的特点,与材料中艺术风格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象主义画派提倡户外写生,追求外光的色彩变化,强调表现直观感受。捕捉光与色的瞬间印象,线条粗狂,形式夸张,色彩明快与材料中艺术风格不符,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画派一般具有朴素写实、严峻深沉、多使用明暗对比法等特点,追求真实生动和内在感情的表现,与材料中艺术风格不符,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画派一般具有迷惘,反传统,背景模糊,手法怪诞,因果关系不明的特点,与石涛诗句中“懵懂”、“不似似之”的风格相近,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易错项为B,可能误以为“变幻神奇”“不似似之”是印象主义,对选项几个画派的艺术特点没有清晰的

13、了解。9.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 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 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理学居于统治地位,从题干中“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信息可以看出,“四书”更受重视,故选A项。明清时期,儒学仍是官方的正统思想,孔子的权威地位不可能动摇,故B项错误;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红楼梦是清

14、代小说,不是反映宋代生活,故D项错误。10.战国时“士”阶层日益壮大。依其主张,钱穆把他们分为“劳作派”、“不仕派”、“禄仕派”、“义仕派”和“退隐派”。下列属于“劳作派”的人物是A. 墨子B. 韩非C. 孟子D. 庄子【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考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主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属于“劳作派”,韩非属于“禄仕派”,孟子属于“义仕派”,庄子属于“退隐派”,故应选A。11.下图是某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的目录,三个“”处缺失的文字按顺序应该是丰满厚重豪放与婉约并重以形写神极摹人情世态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的知识。“以形写神”

15、是绘画理论,AD项排除;汉赋的特点是丰满厚重;宋词的特点是豪放与婉约并重;明清小说的特点是极摹人情世态。所以答案选组合,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的特点12.“他几乎神一般的思维能力,最先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彗星的轨道和大海的潮汐。”这里的“他”是A. 牛顿B. 哥白尼C. 伽利略D. 达尔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物理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行星的运动和图像、彗星的轨道和大海的潮汐”说明的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故排除BCD,选A。考点: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物理学牛顿力学体系13.在宋代常用“灾及梨枣”来讽刺刻印的书没有价值,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这表明当时开始出现雕版印刷品毕昇发明的木活字被广泛使用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雕版印刷风行A. B. C. D.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