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浙江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一 专题小结与测评---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8611820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浙江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一  专题小结与测评---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浙江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一  专题小结与测评---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浙江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一  专题小结与测评---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浙江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一  专题小结与测评---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浙江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一  专题小结与测评---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浙江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一 专题小结与测评---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浙江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一 专题小结与测评---精校解析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专题十一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知考纲明考情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试内容考核要求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英国政府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所采取的措施b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表现b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c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c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4.走向整体的世界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及其影响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b3.“蒸汽”的力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和发源地b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b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b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b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c复习线索(1)资本主义萌芽

2、和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推动欧洲人走向海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荷兰、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伴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小题考“活”杜绝惯性思维不丢分第一次工业革命VS第二次工业革命1.1761年,英国布里奇沃特公爵在曼彻斯特和沃斯利煤矿之间开凿了一条长7里的

3、运河,曼彻斯特的煤价下降了一半惊人的成果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 500里的运河。“运河开凿热”实质上反映了()A运河交通的优势B煤炭市场需求增大C工业革命的发展 D自由主义成为主流解析:选CA项只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并非实质,故A项错误;B项与运河开凿热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抓住时间1761年和1830年以及工业革命的交通需要,可知工业革命与运河开凿热有密切联系,故C项正确;自由主义与运河开凿热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2(2018重庆调研)导致下表数据所反映的英、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年增长率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比重18501870年18701900年1870

4、年1914年英国3.12%1.6%31.8%14%德国2.7%4.8%来源:Z*xx*k.Com13.2%14.3%A思想解放程度的差异B君主立宪政体的差异C利用先进科技的程度不同来源:Zxxk.ComD确立民主制度的道路不同解析:选C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因拥有广阔的殖民地而排斥先进技术,而德国则广泛采用先进科技,这正是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领先英国的根本原因,故C项正确。深化提能类别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点技术发明来源:学科网来源于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于科学研究,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发明者技师和工人科学家

5、、工程师主要国家英国(“一枝独秀”)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百花齐放”)起始行业纺织业等轻工业能源等重工业生产力的进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生产关系的变革现代工厂制(自由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公司制(垄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两次工业革命中国社会发展3.1764年,欧美各国对华出口总额中英国占63.3%,欧洲大陆国家占36.7%,到1829年英国占82.9%,欧洲大陆国家占0.4%。这一变化表明,鸦片战争前()A英国已控制了中国市场B中英贸易急剧失衡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动 D自由贸易思

6、想盛行解析:选C由材料“1764年,欧美各国对华出口总额中英国占63.3%,欧洲大陆国家占36.7%,到1829年英国占82.9%,欧洲大陆国家占0.4%”可知从1764年到1829年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拉大了欧美各国经济发展的差距,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故C项正确。41894年,中国进口货物中鸦片为2 994.7万海关两,占进口货总值的21.1%;棉纺织品为4 965.3万海关两,占进口货总值的35.3%。而在此之前,进口鸦片的比重要比棉纺织品多。由此可以推知,当时()A朝廷不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B洋布已成为国人必需品C列强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变D抵制鸦片成为国民共识解析:选C1894年之前,中国进

7、口鸦片比重比棉纺织品多,19世纪末期,西方的工业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他们急需把纺织品出口,进而获得利益,中国进口货物比重的改变,说明西方列强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深化提能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迈进。(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行。(3)充分利用本国市场。当今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要适当提高工资水平,提高

8、消费水平,以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4)合理调整人口政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5)我们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保障智力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世界市场的形成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5.17世纪以来,当欧洲近代国家对特权、专制主义、教权主义、金银货币输出这些现象和理论进行理性的思辨时,这些理论和制度在西班牙以及西属拉美地区却得到了加强。西班牙的这些做法导致了()A世界贸易中心向大西洋的转移B“商业革命”在欧洲范围内的扩展C殖民扩张争夺的格局发生变化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解析:选C17世纪以来,西班牙及西属拉美地区强化了特权、专制主义、教权主义、金银货币输出等,这直接导致了西班牙的衰落,从而促使

9、英法等殖民国家的兴盛,即殖民扩张争夺的格局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A、B两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结合所学知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D项错误。6下图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示意图和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示意图。据此可知()A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在美国、德国开展B英国、法国国内工业生产呈下降趋势C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具有必然性D20世纪初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解析:选C材料不能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哪个国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

10、生产中的比重,英、法比重下降,不能反映国内工业生产是否下降,故B项错误;传统的殖民强国英、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持续下降,美、德不断上升,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使重新瓜分世界有了现实的基础,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20世纪初,美国虽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最大,但是国家综合实力,尚不足以撼动以欧洲为主导的传统国际秩序,故D项错误。深化提能全面认识不同时期殖民扩张的概况1认识(1)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加剧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贫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3)在亚非拉地区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猛烈地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体制,促进

11、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4)激发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意识,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地区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使其逐渐走上近代化道路。2概况阶段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的殖民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背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进行资本输出主要国家西、葡、荷、英、法等国英、俄、法、美等国英、法、美、德、俄、日等国扩张地区大多只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深入内地全世界范围方式公开的殖民掠夺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条约武力扩张,资本输出,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世界活动抢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在殖民地进行商品倾销,掠夺原料进行资本输出,商品倾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结果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推动了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亚非拉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将世界瓜分完毕,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促使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