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点及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88588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点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点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点及防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点及防治 1 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各种品种的蛋鸡均易发病,目前尚未见肉鸡、水禽和野禽发病。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发病,一般发病日龄在 3080 日龄,5060 日龄为发病高峰。根据毒株的差异,发病率为 15%80%,死亡率 10%50%不等。人工感染实验鸡的潜伏期为 56 天,病程一般为 2535 天。病初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和饮水减退流泪、眼肿、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以后拉稀,排出白色或绿色稀粪病鸡闭眼、缩头、羽毛蓬松、垂翅、跛行,逐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2 病理变化肉眼可见腺胃极度肿胀,人工感染病鸡的腺胃比正常腺胃大 25 倍,自然病例为 23 倍,腺胃壁和黏膜增厚,腺

2、胃乳头肿大、出血,破溃凹陷处有出血和溃疡,压时有脓性分泌物胸腺、法氏囊严重萎缩,全身消瘦,肌肉苍白有 30%的病鸡肾脏轻度肿胀,有尿酸盐沉积。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到腺胃黏膜上皮脱落坏死,固有层水肿,腺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心外膜组织水肿,有炎性细胞浸润,浅层心肌变性,结构破坏,部分心肌细胞空泡化。3 病原学研究病毒多呈球形或梨形,其直径为 60180囊膜,囊膜表面有 1225的突起。对乙醚和氯仿敏感,5660有感染力。该病毒经胰蛋白酶和卵磷脂酶 C 处理后,都能凝聚鸡的红细胞分离病毒经传代后有 80%以上 胚蜷缩、侏儒化或死胚。试验证明,分离的毒株与 肾型 T 株、H 株基本相同,符合 化特性的特征。通过交叉和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毒株与型 T 株、H 株、都有较大的差异,而 T 株、H 株、阳性血清中和效价比呼吸型的 、明显高,说明分离株与肾型 株相关性比呼吸型大,与 乎不相关。最近国内试验证明,从核酸的水平说明所分离的腺胃型病毒株回归试验鸡,除引起腺胃明显肿胀外,有部分鸡还有不同程度的肾脏肿胀。4 防制措施按防制动物传染性疾病的一般程序进行,除了对病鸡采取早期诊断、隔离、淘汰和消毒等综合措施外,在疫区可应用分离毒株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预防本病。据说强毒株灭活疫苗保护率可达 95%以上,而使用呼吸型和肾型传支疫苗均不能预防本病。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