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名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587403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3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省名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省名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省名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省名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省名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省名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省名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四省名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理综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Cu-64 Br-80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化学原理及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干粉灭火器、气溶胶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汽油、有机溶剂等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期火灾B. 月饼等富脂食品包装时可加入装有碳粉和铁粉等物质的透气小包,能起到抗氧化、延长保质期的作用C. 苏打水中含有碳酸氢钠,饮用后可以直接降低血液酸性D. 空气污染指数API包括的污染物有PM10、PM2.5、

2、NO2、SO2、CO、O3【答案】C【解析】【详解】A、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有机溶剂等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故A正确;B、装有碳粉和铁粉等物质的透气小包,发生铁的吸氧腐蚀,所以能起到抗氧化、延长保质期的作用,故B正确;C、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弱碱性,饮用后在胃中与胃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直接降低血液酸性,故C错误;D、影响空气污染指数的主要六种污染物有PM10、PM2.5、NO2、SO2、CO、O3,故D正确;选C。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14g由N2和13C2H2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7NAB. CH4与白磷(

3、P4)都为正四面体结构,则1 mol CH4与1molP4所含共价键的数目均为4NAC. 反应N2(g)+3H2(g)2NH3(g) H=92.4kJ/mol,若放出热量4.62kJ,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NAD. 含0.5 mol NH4NO3与 r mol NH3H2O的中性溶液中,含有NH4+的数目为0.5NA【答案】B【解析】【详解】N2分子中含有14个中子,13C2H2分子中含有14个中子。14g N2的物质的量是0.5mol,含中子7mol,14g 13C2H2的物质的量是0.5mol,含中子7mol,根据极值法,14g由N2和13C2H2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7NA,故A

4、正确;B、CH4分子中含有4个C-H键, P4分子中含有6个P-P键,故B错误;C、反应N2(g)+3H2(g)2NH3(g) H=92.4kJ/mol,若放出热量4.62kJ,消耗氮气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NA,故C正确;D、根据电荷守恒,含0.5 mol NH4NO3与 r mol NH3H2O的中性溶液中n(NH4+)= n(NO3-),所以含有NH4+的数目为0.5NA,故D正确。选B。3.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氟利昂-12(CF2Cl2)性质稳定,不易燃烧,有两种空间结构B. 钠能与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该反应不如钠和水反应剧烈C. 制备有机玻璃(聚

5、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应为缩聚反应D. 苯乙烯分子中最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答案】D【解析】【详解】A、甲烷是正四面体,所以CF2Cl2只有一种空间结构,故A错误;B、钠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C、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简式是,生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应为加聚反应,故C错误;D、苯乙烯分子中苯环和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一定共平面,所以最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故D正确。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分析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结论A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滴加KSCN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Fe(NO3)2样品已氧化变质B向2

6、mL ZnSO4 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Na2S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相同温度下,Ksp(ZnS)Ksp(CuS)C取少量酸催化后的淀粉水解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再加少量碘水,溶液未变蓝淀粉已经完全水解D向NaAlO2的试管中滴加碳酸氢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lO2-结合氢离子的能力比碳酸根强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A、酸性条件下,NO3-能将Fe2氧化为Fe3;B、相同温度下,Ksp(ZnS)Ksp(CuS);C、碘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D、向NaAlO2的试管中滴加碳酸氢钠溶发生反应:AlO2-+HCO3-+H20

7、= Al(OH)3+ CO32-。【详解】A、酸性条件下,NO3-能将Fe2氧化为Fe3,无法检验Fe(NO3)2样品已氧化变质,故A错误;B、ZnSO4 和CuSO4的浓度未知,所以不能根据向2mL ZnSO4 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Na2S溶液,得出Ksp的大小关系,故B错误;C、取少量酸催化后的淀粉水解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再加少量碘水,因为碘可以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若碘反应后没有剩余,即使有淀粉存在,溶液也不会变蓝,故不能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故C错误;D、向NaAlO2的试管中滴加碳酸氢钠溶液发生反应:AlO2-+HCO3-+H20=

8、Al(OH)3+ CO32-,所以AlO2-结合氢离子的能力比碳酸根强,故D正确。5.一种将燃料电池与电解池组合制备KMnO4的装置如图所示(电极甲、乙、丙、丁均为惰性电极)。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为正极,丙为阴极B. 丁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O42e=MnO4C. KOH溶液的质量分数:c%a%b%D. 标准状况下,甲电极上每消耗22.4L气体时,理论上有4molK+移入阴极区【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装置的特点,可知左边是燃料电池,右边是电解池;通入氧气的电极甲是电池的正极,与甲相连的电极丁是电解池的阳极,则丁电极上MnO42被氧化为MnO4;丙电极是电解池的阴极,溶液

9、中氢离子在阴极被还原为氢气,所以气体X是氢气。【详解】A、通入氧气的电极为电池的正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为电解池阳极,所以丙是阴极,故A正确;B、丁是电解池阳极,MnO42失电子被氧化为MnO4,电极反应式是MnO42e=MnO4,故B正确;C、丙电极上的反应是 ,电极甲的电极反应式是,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根据溶液流动方向,c%b%a%,故C错误,D. 标准状况下,甲电极上每消耗22.4L氧气时,转移4mol电子,所以理论上有4molK+移入阴极区,故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与电解池,明确离子移动方向、电极的判断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利用电

10、子守恒进行计算,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6.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在菠菜、苋菜、甜菜等植物中含量较高。25时,向H2C2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lgXX表示c(HC2O4)/c(H2C2O4)或c(C2O42)/c(HC2O4)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直线I中X表示的是c(HC2O4)/c(H2C2O4)B. 直线I、的斜率均为1C. 0.1mol/ L NaHC2O4溶液中:c(Na+)c(HC2O4)c(H2C2O4)c(C2O42)D. 已知:碳酸的Ka1=4.3107,Ka2=5.61011,则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草酸溶

11、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C2O4=C2O42+H2O+CO2【答案】C【解析】【分析】二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直线I表示的X与c(H+)的乘积等于1101.22,则H2C2O4的Ka1=1101.22;直线表示X与c(H+)的乘积等于1104.19,则H2C2O4的Ka2=1104.19。【详解】A. 直线I表示的X与c(H+)的乘积等于1101.22,所以直线I中X表示的是c(HC2O4)/c(H2C2O4),故A正确;B、直线I表示的X与c(H+)的乘积等于1101.22,lgx=pH-1.22;直线表示X与c(H+)的乘积等于1104.19,lgx=pH-4.19,所以直线I、的斜

12、率均为1,故B正确;C、HC2O4的电离平衡常数=1104.19,HC2O4的水解平衡常数= ,电离大于水解,溶液显酸性,所以0.1mol/ L NaHO2O4溶液中:c(Na+)c(HC2O4) c(C2O42) c(H2C2O4),故C错误;D、H2C2O4的Ka2大于碳酸的Ka1,所以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草酸溶液,生成草酸钠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CO32+H2C2O4=C2O42+H2O+CO2,故D正确;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平衡常数,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反应后溶质组成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盐的水解原理的含义及应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

13、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7.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它们存在转化关系:MX+Y+Z,液态X常用作制冷剂,Y的组成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常温常压下Z为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dbcaB. b、c、d对应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强弱顺序一致C. M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D. b2c3、dc3均为酸性氧化物【答案】B【解析】【分析】液态X常用作制冷剂,X是氨气,Y的组成元素位于同一主族,Y是二氧化硫,常温常压下Z为液体,Z是水,M是NH4HSO3,则a、b、c、d分别是H、N、O、S。【详解】A

14、、原子半径:SNOH,故A正确;B、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0H2SCH4,还原性H2SH20,故B错误;C、NH4HSO3是弱酸弱碱盐,与强碱反应放出氨气,与强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故C正确;D、N2O3、SO3均为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选B。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8.I.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已知:Mg和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MgBr2+3C2H5OC2H5M

15、gBr23C2H5OC2H5。主要步骤如下:步骤1:三颈烧瓶中装入10g镁屑和150mL无水乙醚;装置C中加入15mL液溴;步骤2:缓慢通入干燥的氩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烧瓶中;步骤3: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室温,过滤除去镁,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0,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步骤4:常温下用CCl4溶解粗品,冷却至0,析岀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热至160分解得无水MgBr2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B的作用为_。(2)下列有关步骤4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选项字母)A.可用75%的乙醇代替CCl4溶解粗品B.加热至160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Cl4C.洗涤晶体可选用0的CCl4D.该步骤只除去了可能残留的溴(3)若将装置C改为装置D,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_。(4)为测定产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