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诗歌意象翻译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584567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庞德诗歌意象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庞德诗歌意象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庞德诗歌意象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庞德诗歌意象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庞德诗歌意象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庞德诗歌意象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庞德诗歌意象翻译(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庞德语言能量观视域下汉诗英译策略摘要诗歌集中体现了在诗的意境和神韵。如何对诗歌的意象进行翻译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庞德的意象翻译观方法策略入手,提出了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时应该进行“忠实性”和“叛逆性”的创造。“创造性”的翻译 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因此,本文对诗歌意象翻译的译者主体性也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意象翻译;古典诗歌;译者主体性 目录一 文献综述二 引言三 庞德语言能量观汉诗英译意象策略理论概述四 庞德语言能量观汉诗英译意象策略4.1庞德意象翻译的“忠实性”创造4.2庞德意象翻译的“叛逆性”创造4.3庞德意象翻译的译者主体性五结论六参考文献一 文献综述著名意象派诗人、翻译家埃兹拉

2、庞德(Ezra Pound,1885-1972)以一种独特的翻译理念、自由的翻译方法以及对汉语诗歌结构和意象的独到理解再现汉语古诗的意象和神韵。1912 年 9 月,庞德在一篇题为“漩涡主义”的文章中是这样阐释“意象”的:“意象并非一个概念。它是一个能量辐射的中心或者集束我只能称之为漩涡。意不断地涌进、涌过、涌出这个漩涡”。在这个定义,庞德特别强调意象的一个特点:即处于一种剧烈活动状态,并且他直接指出“意象是一个能量辐射的中心或者集束”。牛津英语词典对意象的定义是:意象不是通过直接感知,而是通过记忆和想象对某事物(尤其是一个可视物体)的心理表征;一个心理图片或印象;一个想法,概念。也可用描述形

3、容词来修饰。由任何感官(不仅仅是视觉)和器官感觉引起的心理表征4。杜夫海纳(Dufrenne)认为“意象是处于物体感知与它成为概念思维之间的中介,物体在此阶段作为表征而出现” 5。我国学者夏之放认为:“意象是在大量表象基础上新生的,超前的,意向性的设计图象,其内容偏向主体愿望和设想”。研究庞德的汉诗翻译策略,以庞德英译中国古典诗歌为切入点,分析庞德汉诗英译时的翻译原则并阐释其注重忠实性的翻译策略。庞德力求传译诗歌内在的艺术境界诗魂,从而为诗歌翻译的忠实性范式问题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促使工作者们以多元视角来认同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化差异。“忠实”是翻译原则 中一个重要问题,历史上翻 译者把它作为考

4、量译作的标准。从佛经翻译时期支谦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到古罗马时期贺拉斯提 到的“忠实 的译者”(faithful translator), 可见古今中外的翻译家们对忠实的原则都深信不疑,孜孜不倦的追求着这一翻译的最高理想。然而究竟何为忠实,忠实到何种程度,这种忠实原则的范式问题似乎一直没有达成共识。严复老先生有名言“译事三难:信、达、雅”;刘重德先生却提 出了“信、达、切”;解构主义又认为:忠实只是一个翻译的神话。笔者在本文 中以 著名 意象 派诗人 兼 翻译 家埃 兹拉庞德(Ezra Pound)作为个案,通过对其翻译目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手法的探讨,力图挖掘汉诗英译的忠实性原则与意象传递

5、的方法。庞德高举着重现汉语诗歌意象的旗帜,以他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再现原文。二 引言诗歌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当中核心的部分,也是 思想和言论好的表现形式。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大都体现在诗歌中。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 它们的语言高度浓缩,意境更加丰富。中国古典诗歌透 露出大量特定的、独有的意象,明代胡应麟在诗薮 中就曾说道:“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庞德根据东方学者费诺罗萨(Earnest Fenollose)的一批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笔记整理、翻译的译诗集华夏集(Cathay, 1915),一经出版便引起哗然,给英美 诗坛带来了一股“中国风”,推动了英美诗坛的发展。正如庞德在 1915 年

6、说过的,中国诗“是一个宝库,今后一个世纪将从中寻找推动力,正如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从希 腊人那里寻找推动力”。批评家福特马道克斯福 特(Ford Madox Ford)著文称赞“华夏集译诗精美绝 伦,堪称诗歌之典范。如果一股意象和技法的新鲜气息 能对我们的诗歌有所裨益,那么这股新鲜气息就是这些 诗带来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诗学主张,庞德 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有意地凸现了“意象”的翻译。 本文围绕庞德的意象翻译观,从“忠实性”、“叛逆 性”和“译者主体性”三方面探讨庞德如何对中国古典 诗歌的意象进行创造性翻译的。 三 庞德语言能量观汉诗英译意象策略理论概述庞德,英美20世纪文坛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7、。埃兹拉庞德翻译了不少中国古典诗歌和儒家经典。他的汉诗英译不但很好地介绍了中国文化,而且将中国诗学精髓运用于发展英语现代诗歌,同时通过创意翻译法传递语言能量。庞德通过自由的翻译方与汉诗歌结构和意向的独到理解再现汉诗之美。诗歌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当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思想和言论最好的表现形式。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大都体现在诗歌中。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它们的语言高度浓缩,意境更加丰富。中国古典诗歌透露出大量特定的、独有的意象,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就曾说道:“古诗之妙,专求意象”。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诗学主张。“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集中地体现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英国汉

8、学家威亚瑟韦利把意象视为诗歌的灵魂,因为意象积淀和折射出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我国古代著名学者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意与象统一、情与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追求,在唐诗中得到了完美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译诗即译意象,一首唐诗的英译过程,就是该诗的意象在英语中重组和再现的过程。从意象转译的角度研究唐诗英译,无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本文研究主要是庞德以汉诗英译为研究对象,探讨“意象在中西文化中的内涵、演变及其对诗歌翻译的影响,进而提出诗歌意象转译的原则与策略。庞德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有意地凸现了“意象”的翻译,主要包括意象的 “忠实性”创造,“叛逆性”创造和译者主体性。四 庞德语

9、言能量观汉诗英译意象策略4.1庞德意象翻译的“忠实性”创造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有其独特的诗学和翻译理论。在对其如何进行翻译上,有许多不同的主张。翁显良主张可以以散文译诗,只要译出其中的意境。许渊冲主张“意美”“音美”“形美”三美齐备。庞德独辟蹊径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入手对其进行翻译,他“不把意象用于装饰”,认为“意象本身就是语言”。在如何译诗方面,许渊冲教授指出:“ 比录 (指吕叔湘先生中诗英译比录)旧本中的译者可以分为三派;第三派是根据原诗内容进行创造性改写的译者,可以叫做“创造派”,代表人物是 Pound。可见,在庞德看来,翻译是一项“创造性”活动。诗歌翻译之难在于,不但要“传情达

10、意”,还要再现原诗的特点,再现原诗的意象。庞德认为译者与原诗作者达到神合。庞德要求译诗既达意,又传情,又能感动,正如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诗,庞德认为首先要弄清文字外壳下富有活力的内容,同样重要的是要弄清哪些表达效果只在某一种语言中可以获得而无法完全翻译出来。庞德非常“重视原作的能量和细节,并能使人顿悟”。他的诗歌翻译在意义上和风格上都忠实于原作,在意象创造出的氛围上也忠实原作。因此,庞德的翻译是一种忠实,即对原诗意象的忠实。同时,中国古典诗歌对韵律的平仄和工整非常考究,如果用规则的韵律翻译中国诗歌,词语在整体结构中的位置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庞德相信“

11、诗歌的内在思想意境既可用韵律诗形式也可以用无韵律形式展现出来”,因此,为了更好地表达原诗的意境,他将中国古典的韵律诗歌大多创造性地翻译成自由体的诗歌。庞德的这种创造是在他忠实的语言翻译的限度之内的。因而他的意象翻译是一种忠实性创造。4.2庞德意象翻译的“叛逆性”创造无论是雷克斯罗思译的中国诗歌一百首,还是艾斯库的松花笺 ,都仍存在一点“意象”上的不足,特别是文化意象的欠缺。由于忽视了文化意象的意义,在翻译中,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有时会影响原作整体内容的传达,严重者还会影响对原作意境、人物形象的把握。如何弥补译诗的意象不足,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了“叛逆性”的意象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富含意象,其间

12、并无逻辑推理的关联词语。庞德在译诗中,着力模仿汉语句法,造成“陌生化”的诗歌美学效果。同时,庞德经常有意识地偏离甚至违背英语语法规范,省略部分句子成分,以便更靠近中国古典诗歌形式。庞德称之为“化简诗学”。化简在英文里,并不是随便切断就可以,译者必须掌握字组语群发射的能量和互相所构成的气象,这恰好与庞德定义的“意象”内涵不谋而合。庞德完全背离当时诗歌翻译的流行句式、诗体和语言规范,在译诗中时常留有自己的诗学观的“踪迹”。他希望借助翻译来丰富和创新美国诗歌,他将翻译与自身的文学使命结合起来,超越着主流的诗学观和传统的忠实观。以刘彻的落叶哀蝉曲为例,原诗为: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望彼美之女兮安

13、得?感余心之未宁!庞德译为:There is no sound of foot-falls, and the leaves / Scurryinto heaps and lie still.And she the rejoycer of the heart is beneath them(leaves):A wet leaf that clings to the threshold. 庞德翻译的这首诗实际上是原诗前四行的改写,自己重新写了一个结尾。他没有亦步亦趋地寻求字当句对,而是摆脱原诗诗体的束缚,把握原诗最核心的意象,自己创作了一首新诗。这充分显示了庞德的译诗不是简单的语言表层结构的机械移

14、植,而是深层结构即原诗真实意境的再现。这些“叛逆性”创造的中国古典诗歌“撒播”着庞德的意象主义诗歌理念,重构了美的意境。庞德对原诗中美学意象有意或无意的“存异”式而不是“求同”式解构和创新显然是在建构一种全新的意象主义诗歌理念。庞德的诗歌翻译不是“临摹”而是“创造”,他打破原有的句式和语言规范,用另一种语言“重新组装”,创作一个 “相同或类似文本”。庞德的译诗与其说是 “翻译”,不如说是“叛逆性的创造”。4.3庞德意象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通常处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夹缝之中。是以一种宽容的态度接受原语文化,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语文化的特征,还是出于对文本接受程度或其它的

15、考虑,在译文中有意识地偏离原语文化,倾向译语文化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抉择。这种抉择充分体现了其主体性。庞德对传统英美诗坛充斥着陈腔烂调的抒情说教诗风甚为反感,认识到必须创立一种新的诗歌形式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革新传统诗歌,庞德努力以凝炼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形式来革新诗歌,他将目光投向中国,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找到了理论依据和创作范例。庞德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充满了迷人的意象,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含蓄与简洁的特色,钦羡不已。庞德为了力图通过再现古代诗歌的“空白”技巧来突出意象革新传统诗歌,他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积极保留诗歌语言的结构特征。庞德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极富远见地通过翻译来从中国诗歌中引进本

16、土文化缺少和需要的东西,这种主体性的发挥在构建本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五 结论 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翻译进行的“忠实性” 和“叛逆性”的创造说明了翻译有时不单单是“译意”, 它还有责任尽量完好地传达原语的文化内涵,尽量保留 源语的意象,使得交流完满、真实。 笔者认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及意象之间的关 系大多是未定的,译者既是原作的读者,同时也是译作 的作者。译者可以在原作为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里自由 地“创造”,但不用过多的修饰使原文中的意象在译文中 明朗化,丧失原文的意境和神韵,而应保持原文意象的 特点,将其移植到译文中,让译文文本同原文文本一样 呈开放性的结构,让译文读者自己去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