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81075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人体结构及其功能,概述 人体有运动、呼吸、消化、脉管、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及感官等系统。系统由器官组成,器官由组织构成,组织由细胞构成,细胞是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人体的外形可分头、颈、躯干、四肢4部分。由肌肉和骨骼分别围成颅腔、胸腔、腹腔和盆腔。颅腔内有脑,与脊髓相连,胸腔内主要有心、肺,腹腔内有胃、肠、肝、胆、脾、胰、肾等器官,腹腔下部称为盆腔,主要有膀胱、直肠,女性的生殖器官卵巢、子宫等。 各个器官、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形成统一的整体。,运动系统,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骨骼肌 组成。 全身共有骨头206块。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骨与骨的

2、间接连接是关节。 骨折 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病人痛苦、严重限制活动,缩短寿命。我国统计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显著。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在老年期以后以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见。一般骨量丢失20 以上时即易发生骨折。据统计,椎骨或髋骨骨折的老年人约有10在3个月内死于手术或手术并发症。20一年内去世,25丧失活动能力,仅有半数可以自由活动。,骨折如何预防,骨折后如何进行康复锻炼?,三级预防措施: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预防:1、药物:钙制剂,钙调节剂(VD)、雌激素(妇女绝经后骨质钙流失加速,适当地给予雌激素,可以延缓钙的丢失。)、氟化物

3、等,但是所有药物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规避风险) 2、非药物:(1)光疗(2)高频电疗(3)运动疗法:缺乏生理活动可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适当的锻炼可刺激骨量增加、防止骨量的丢失。(4)营养疗法:多使用含钙食品,主要是奶制品及豆制品,3杯牛奶能提供900mg元素钙。 3、环境因素:要防老年人摔跤,减少使用影响平衡功能的药物,如镇静剂;检查视力;室内及楼道照明应好,地板不要太滑。 4、骨折后基本康复锻炼及护理:等长运动。,呼吸系统 呼吸道 功能:输送气体,加温湿润, 过滤清洁吸入的空气 (上呼吸道:鼻、咽、喉和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 呼吸部 功能:气体交换 氧气、二氧化碳 (包括肺和胸膜)

4、,鼻是呼吸道起始部,鼻中隔前下部的区域血管丰富,是容易出血的区域。鼻腔内粘膜有嗅细胞,能感受气味的刺激。 喉位于颈前,发声器官。炎症时容易引起水肿,不但影响发声,还可以引起呼吸困难。如老慢支。 气管在平对胸骨角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右支气管较短、较直容易坠入异物如豆粒、花生米等。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分左肺和右肺。左肺有上下两叶,右肺有上中下三叶。肺组织内均为肺泡及呼吸性支气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消化系统 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织。 (唾液腺、肝、胆、胰、肠腺),消化管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及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

5、肠、肛管)。通常十二指肠以上称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称为下消化道。 口腔 具有咀嚼、吞咽、辅助发音等功能。 舌:味觉器官,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舌象和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牙齿:牙冠、牙颈、牙根。牙齿内部有牙腔充满血管、神经,称为牙髓,牙病时疼痛剧烈。牙周组织长期炎症可导致牙齿脱落。,食管 食管是一个长25cm的肌性管道。上端接于咽部,下与胃相连。食管有3个狭窄处,是异物滞留、炎症及肿瘤好发部位。 胃 有容纳和消化 食物的功能。胃分 贲门部、胃底、胃 体及幽门部 (简称胃窦)。 胃分泌胃酸。 胃液pH为0.91.5。 好发疾病胃炎、 胃溃疡、胃癌。,小肠 小肠是消化与吸收的重要部位。上接幽门,

6、下连大肠,小肠成人长度约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十二指肠易发溃疡。 大肠 大肠是消化管的末端,上接回肠,终于肛门。全长1.5m,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 盲肠位于右下腹,其内后壁有 一个蚯蚓状盲管称阑尾, 阑尾炎的压痛点。 结肠围着小肠,分为升结肠、横结 肠和降结肠(其下段称乙状结肠) 直肠位于骨盆腔内,终于肛门。,胰腺 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位于胃后方。胰腺分胰头、胰体、胰尾3部分。胰腺分泌胰液,具有极强的消化功能,胰实质中有许多小细胞团,称胰岛,分泌胰岛素,调节糖代谢。 肝脏 人体中最大的腺体。肝脏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下缘一般不超过肋弓。肝脏分为左右两叶。胆囊位于肝脏右下部。,消化

7、腺 唾液腺和消化管壁上的腺体,肝脏和胰腺。,肝脏具有代谢、解毒、防御及分泌胆汁等功能。,第一,解毒功能。有毒物质(包括药物)绝大部分在肝脏里被处理后变得无毒或低毒。 第二,代谢功能。其中包括了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能量代谢。人摄入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在胃肠内初步消化吸收后被送到肝脏,在肝脏里被分解,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分解为脂肪酸、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等等,“由大变小”,分解后的“小物质”又 会根据身体需要再在肝脏内被合成为蛋白质、脂肪等,这是一个“由小变大”的过程。这也称为肝脏“加工厂”的功能。 第三,分泌胆汁。肝脏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进食时胆囊会自动收缩,通过胆囊管和

8、胆总管把胆汁排泄到小肠,以帮助食物消化吸收。如果肝内或肝外胆管发生堵塞,胆汁不能外排,并蓄积在血液里,于是出现黄疸。 第四,免疫防御功能。和淋巴细胞一起吞噬入侵抗原。,脉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淋巴系统(淋巴管、淋巴器官、淋巴组织),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即不断将氧和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的各器官,同时带走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体内分泌的激素由脉管系统送到个器官,参与机体的代谢过程和生理机能。,1、心血管系统 包括心脏、血管 (动脉、静脉和 毛细血管。) 心脏 心脏是 血液循环的动力 器官。心脏位于 胸腔内,两肺之 间,一般近似本 人的拳头大小。 心脏由间隔

9、分 为4个腔。 (2)心脏供血 冠状动脉,老年 人常见病供血不 足心绞痛、心肌 梗死,冠心病。,(3)心脏传导系统。 调整节律性搏动。 包括窦房结、房 室结、房室束及 其分支。在整个 人生中,心脏都 处于节律性搏动 状态,一旦停止 搏动,生命随即 终止。,4)血液循环:体(大)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及分支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冠状窦右心房 肺循环(小):右心室肺动脉及分支肺泡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左心房 2、淋巴系统 由淋巴管、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 淋巴管 遍布全身,收集淋巴液,流向静脉。淋巴管通透性较大,细菌、异物、癌细胞等较容易进入。 淋巴器官 包括淋巴结、脾脏(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10、胸腺及扁桃体。功能参与免疫反应。,神经系统 机体的主导系统,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它直接调节与控制人体各器官、系统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的大脑还是思维器官,它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超越了动物的范畴,组成社会并参与社会活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脊髓(位于椎管内),脑干:中脑、脑桥、延髓,端脑:间脑,小脑,脊神经 31 对(与脊髓相连),脑神经 12 对(与脑相连),内脏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 (即自主神经、 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兴奋),躯体神经,躯体感觉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副交感神经(抑制),脑 位于颅腔, 可分为大脑、 间脑、中脑、 脑

11、桥、延髓和 小脑。通常将 中脑、脑桥、 延髓称为脑干。 脑干-调节肌张 力,参与睡眠, 调节内脏活动。 小脑-维持身体 平衡,调节肌 张力和协调运动。 间脑上下丘脑组成皮质上最高的感觉中枢。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的高级中枢。 端脑分左右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沟回)区分脑叶的标志。有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分工不同。,脑的血管 脑血供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椎动脉由枕骨大孔入脑后,左右合一形成椎-基底基底动脉,若血管硬化或受邻近组织压迫,会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当血管破裂或栓塞时,出现脑出血或脑栓塞。 老人常见病-脑血管意外。 “脑中风”是亚洲第二号杀手,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相当高,是严重

12、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脑血管意外的预防和康复。 高危人群的三级预防,“三高”,康复时机,康复方法,康复意义。,泌尿系统 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尿酸、多余的水分等,在肾内形成尿液,再经输尿管排除体外。如果肾功能发生障碍,代谢的产物则蓄积与体内,影响机体代谢的正常运行,出现水肿,如肾病。 肾是尿液生成的器官,左右各一,位于脊柱两侧,腹腔后上部,位于11胸椎和第3腰椎的平面。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由许多肾单位构成,每个肾单位有肾小球和肾小管两部分构成,是生成尿液的基本结构。 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位于盆腔内,正常人容量为400-800mL 男性尿道

13、较长,成人一般约1822cm,易发结石; 女性尿道较短而直,有46cm,所以女性易发生逆行感染。,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包括内生殖器即生殖腺(睾丸)、输精管道(内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附属腺体(精囊腺、前列腺)以及外生殖器(阴囊、阴茎),常见疾病-前列腺疾病。 睾丸产生精子 女性生殖系统 包括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内生殖器有生殖腺(卵巢)、输送管道(输卵管、子宫、阴道)和附属腺体(前庭大腺)组成。 女外生殖器及外阴。 卵巢产生卵子 精子和卵子结合孕育新的生命。,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以外的另一重要的机能调节系统。 它有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构成。其腺体分泌物为 激素。激素对人体有重要调节功

14、能。 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 松果体、胸腺)。 激素的作用很大,可影响机体的物质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器官的功能。分泌失调会造成机体功能紊乱。如甲亢、矮小症、巨人症、女性的雄性激素分泌过多。 内分泌组织(胰腺中的胰岛、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卵巢内的卵泡和黄体)。,感觉系统 接受机体内、外环境各种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它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各部。 感受器 人类认识世界的物质基础 1、外感受器分布于皮肤、粘膜、视器、听器等处。接受来自外部的刺激,如触、压、温、痛、光等物理性刺激和化学性刺激。 2、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血管等处。 接受来自内环境(身体内部)的化

15、学、物理刺激如压力、渗透压、温度、离子和化合物浓度。 3、本体感受器分布于肌肉、肌腱、关节、内耳的位觉器等处,接受机体的运动和平衡时产生的刺激。上述感受器包括眼、耳、鼻、舌、皮、内耳的前庭等。,奇妙的人体结构 我们常常感叹一些自然景观的壮美奇特及不可思议,其实,真正称得上是鬼斧神工造化之物的便是人体,它才堪称大自然的上乘杰作。看一看人体的各种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系统,它们各司其职,配合得天衣无缝。再看一看它们的精巧结构,各自发挥着精准的功能,令人称绝。正是这些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使人体成为一个完美的系统,也许没有比人体更高级和复杂的系统了。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奇妙的功能开始逐渐衰退。,老年人生

16、理特点,我国年龄划分60岁以上进入了老年期,但随着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的提高,人到65岁以后才逐渐产生明显的老化趋势。 (一)、外观的变化 (肌肉萎缩、皮肤松弛皱褶、老年斑、毛发发白脱落、脊柱弯曲、身高变矮、手掌及脚底皮肤过度角化等)。 (二)、运动系统的变化 肌肉萎缩、易疲劳、腰酸背痛,容易扭伤。 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常见部位有手腕部、坐骨、股骨颈。地板防滑。 (三)、消化系统的变化 :牙齿松动、脱落。腮部凹陷、口齿不清、饭量减少,消化功能下降;对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减少,易发生营养缺乏,如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的的缺乏。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致使老年人容易发生便秘,排便困难。老人要多吃粗纤维。,什么是粗纤维,膳食纤维很难被人体所消化吸收,而且大多口感粗糙,在早年的营养学中被称为粗纤维。 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主要有粮食、蔬菜、水果、豆类等。市场上粗纤维食品如玉米、麦麸、米糠等。 粗纤维中营养含量较少,而且不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