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分析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80301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伪狂犬病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猪伪狂犬病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猪伪狂犬病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猪伪狂犬病分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猪伪狂犬病分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猪伪狂犬病分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伪狂犬病分析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医131 徐丽,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 ,PR,猪伪狂犬病概述,病原学,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制,目录,一、猪伪狂犬病的概述,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猪的临诊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临诊症状,还可侵害消化系统。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临诊症状,公猪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临诊症状。,二、病原学,伪狂犬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疱疹病毒亚科,

2、病毒粒子为圆形,直径150180nm,核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直径为105110nm。病毒粒子的最外层是病毒囊膜,它是由宿主细胞衍生而来的脂质双层结构。囊膜表面有长约810nm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PRV抵抗力: PRV是疱疹病毒中抵抗力较强的一种。在37下的半衰期为7h,8可存活46天,而在25干草、树枝、食物上可存活1030天,但短期保存病毒时,4较-15和-20冻结保存更好。病毒在pH4一9之间保持稳定。PRV 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 福尔马林和紫外线照射等敏感。一般常用消毒剂对其都有效。5%石碳酸经2min灭活,0.5%一1%氢氧化钠使其灭活。对热的抵抗力较强,5

3、5一60经30一50min才能灭活,80 经3min灭活,。,PRV血清型:PR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毒株间存在差异。 PRV糖蛋白:到目前为止,在PRV中已发现11种糖蛋白,分别命名为gB、gC、gD、gE、gI、gL、gH、gG、gK、gM和gN。其中gB、gD、gK、gH和gL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而gC、gE、gI、gG、gM和gN是非必需的。 PRV毒力:PRV的毒力由几种基因协同控制,主要有gE、gD、gI和TK基因,其中TK基因是主要的毒力基因,控制病毒在神经组织内的复制。TK基因一旦失活,则PRV对宿主的毒力将丧失或明显降低。PR基因工程苗都是缺失TK或gE、gC、gG。,PRV主

4、要基因的功能及作用:,gE基因是PRV的一个主要的毒力基因,可影响病毒在细胞间的扩散,对病毒侵染神经系统也具有重要意义,是PRV从视网膜、嗅觉上皮细胞、三叉神经节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所必需的。gE基因在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gB基因是主要免疫原性蛋白,可诱导机体产生依赖于和不依赖补体的中和抗体。 gC基因在病毒从感染细胞释放的过程中及作为免疫原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可诱导机体产生不依赖于补体的抗体,还可以产生细胞免疫应答,gD在病毒与细胞牢固吸附中起重要作用,在机体免疫中它是主要的中和抗体,gD株不释放出有感染性的抗体。 gI和gE相连,也是一个毒力基因。 gH和gL相连,在膜融合过程中起重要作

5、用。 gG(gX)只出现于感染细胞的介质中。 在组织培养病毒时,病毒的复制不需要gC、gE、gI和gG 4种糖蛋白,表明这些蛋白质对PRV复制是非必需的。,病毒的潜伏感染: 伪狂犬病毒是属于高度潜伏感染的病毒,而且这种潜伏感染随时都有可能被机体内外和环境变化的应激因素刺激而引起疾病爆发。 当动物抵抗力强时或抗体水平较高,PRV病毒隐藏于脑神经(特别是三叉神经节)。此时,病毒的感染一般不产生危害。当抗体下降后,病毒又出现于全身各处,并大量排毒使动物发病。,三、流行病学,伪狂犬病最早发现于美国,后来由匈牙利科学家首先分离出病毒。 20世纪中期,PR在东欧及巴尔干半岛的国家流行较广,60年代之前,猪

6、被感染后其症状比较温和,在养猪业中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然而在60一70年代,由于强毒株的出现,猪场爆发Pr的数量显著增加,而且各种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其症状明显加剧。 这种变化不仅存在于美国,在西欧各国如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爱尔兰等国家也同样存在。几年之后,此病相继传入新西兰、日本、我国的台湾及南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都有本病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流行过本病,近几年PR在我国许多省(市)种猪场呈爆发流行趋势。,对我国20多个省市伪狂犬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猪场阳性率高达80%,猪群阳性率为60%左右,传染源: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发病

7、季节: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和产仔旺季多发,易感动物: PRV是感染动物种类多和致病性强的一种病毒。除各种年龄的猪、牛都易感外, 在自然条件下使羊、犬、猫、兔、鼠、水貂、狐等动物感染发病。实验动物中家兔、豚鼠、小鼠都易感。其中以家兔和小鼠最敏感,。,传播途径: 水平传播:除猪可经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发生传染外,其他家畜主要由于吃食病尸及病畜污染的饲料后经消化道感染。此外,本病还可经呼吸道黏膜破损处、皮肤伤口和配种等发生感染,仔猪可因哺含有病毒的乳汁而感染本病。带有病毒的空气飞沫核可随风传到9km或更远的地方,使健康猪群受到感染。被污染的饲料、或带病毒的鼠、羊等动物也可传播。 垂直传播:妊

8、娠母猪感染本病时可经胎盘垂直传播侵害胎儿,而母体免疫球蛋白却不能保护,所以对胎儿的感染是致命的。,当前猪伪狂犬病的影响:,保育阶段可能会出现顽固性腹泻或呼吸道症状,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 生长育肥猪阶段可能会出现莫名发烧、呼吸道问题,抗生素治疗效果也是不显著的 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后会继发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等,导致严重的PRDC(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降低饲料报酬率,大大推迟上市时间 因此,仔猪必须做好猪伪狂犬病免疫,四、临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3-6天,短者36h,长者达10d。猪应年龄的不同,发病后症状和死亡率有很大的不同,但一般不会出现奇痒。

9、 1、2周龄的哺乳仔猪 表现为最急型 死亡率达100% 症状 发热(41-42),厌食,精神不振 大量流诞,间有呕吐、腹泻 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 既而出现神经症状,发抖,共济失调,间歇性痉挛,后躯麻痹,倒地四肢划动,昏睡衰竭,24-36h死亡,2、3周至4周龄的猪: 主要症状同上,但较轻微,病程较长 少数猪出现神经症状,导致休克和死亡,病死率达40-60% 耐过猪常遗留后遗症(如偏瘫、发育受阻),病死率不超过10%,3、2个月以上的成年猪: 一般为隐形感染 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一过性发热 咳嗽 可能发展为肺炎 病死率1-2% 有的呕吐、多在3-4天恢复。如体温继续升高,又会出现神经症状,4、妊娠

10、母猪: 发热、咳嗽、精神不振 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中后期),流产、产死胎发生率高达50%,生下弱仔,表现呕吐、痉挛,角弓反张,很快死亡(24-36h),伪狂犬病还可以引起种猪不育症。母猪不发情、配不上种,返情率高达90%,有反复配种数次都屡配不上,耽误了整个配种期。此外公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表现不育、睾丸肿胀,萎缩,丧失种用能力,五、病理变化,脑膜充血,出血和水肿 扁桃体、肝和脾脏常可见散在的白色坏死点 肺可见水肿,同时有小叶性间质性肺炎 流产胎儿脑可见出血点,肾和心肌出血,肝和脾有白色坏死点 组织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呈弥漫性非化脓性脑膜炎,脑充血、水肿 肾脏散在针尖状出血点,肺脏呈现

11、轻微水肿,散在分布有点状出血与黄白色坏死灶。,肺脏散在分布点状、片状出血。,脾脏散在黄白色坏死结节,六、诊断,病毒分离 PRV的分离:OIE推荐下列两种方法从病猪脑、肝、脾、肺及呼吸道黏膜及扁桃体分离PRV,以确诊本病。 细胞培养 兔体接种试验 家兔接种 将病死动物的脑组织制成乳剂,1-2ml皮下接种家兔,2-5天后接种部位出现剧痒最后家兔麻痹而死,也可接种猫,血清学诊断: 现有的许多血清学方法已被移植于猪伪狂犬的实验诊断,OIE推荐用中和试验、胶乳凝集试验和 ELISA检查一血清和乳汁中的PRV抗体。应用ELISA已精确到以区分自然感染抗体及疫苗接种抗体。 中和试验(NT)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2、( ELISA) 免疫荧光抗体试验(FA),分子生物学技术: 核酸探针检测技术 PCR技术 另外,用于伪狂犬病诊断的方法还有琼脂扩散及微量免疫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皮肤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等方法,七、防制,1、加强检疫和管理 严格检疫 严格消灭牧场中的鼠类 控制犬、猫、鸟类和其他禽类进入猪场 猪与牛等其他动物不能混养 严格控制人员来往,并做好消毒工作及血清学监测,2、免疫接种 疫苗种类: 普通弱毒苗:普通弱毒苗优点是成本低、免疫源性好,缺点是安全性能差 灭活苗:灭活苗的优点是安全,缺点成本高、注射次数多;基因缺失弱毒苗的优点是免疫应答好、比较安全,缺点同样是成本高。 基因缺失苗:

13、基因缺失疫苗一般都把gE基因缺失掉了,使用gE基因缺失疫苗的猪群可以使用gE基因鉴定试剂盒通过检测抗体来区分是否有PR野毒感染,即gE鉴定试剂盒抗体阳性表示感染了PR野毒。,3、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净化: (1)使用基因缺失( tk-gE)弱毒疫苗:为防止潜伏感染和降低野毒感染阳性率所必需,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猪场内最好使用相同的基因缺失疫苗,避免不同基因缺失疫苗毒株之间可能发生的基因重组和毒力变异。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基因缺失疫苗会与野毒发生的基因重组,因而使用基因缺失的弱毒疫苗是安全的。 (2)执行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免疫程序:以英特威 Porcilis (r) Begonia疫苗为例,在对全群猪完成基础免疫(两次接种,间隔4周)后,对种猪群每隔4个月接种一次,而对后代仔猪则需要在10周和14周龄分别接种一次。,(3)定期野毒感染阳性率的监测:已有多家兽医防疫部门采用ELISA诊断试剂盒对猪场送检血清进行监测,可以容易地追踪在实施猪场的净化程序后猪群中阳性率的变化。 (4)引种监测和隔离检疫:只引进伪狂犬病阴性种猪是保证成功控制和净化猪场伪狂犬病的重要一环。有必要对引种猪进行隔离检疫,并进行疫苗接种。,PRV净化的技术路线:,淘汰感染种猪,种猪群PR免疫抗体及野毒抗体的检测,种猪群抗体检测,给抗体水平低的猪加强免疫,消灭猪群中的伪狂犬病,三至四个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