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常见病ppt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80117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常见病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消化系统常见病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消化系统常见病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消化系统常见病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消化系统常见病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常见病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常见病ppt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工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6年7月,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慢性胃炎病人病程迁延,大多无症状或症状很轻 部分病人表现为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部不适,无规律性腹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胃镜检查,病理活检,萎缩性胃炎 腺体萎缩 肠上皮化生 H.pylori 感染,治 疗,消除或削弱攻击因子 根除HP:常用的有铋剂加两种抗生素或质 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组成的三联疗法 抑酸治疗:H2 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PPI)治疗 针对胆汁反流或服用(NSAID)等情况作相应治疗和处理,治 疗,增强胃黏膜防御能力:硫糖铝、瑞巴派特、替普瑞酮、吉法酯、依卡倍特 动

2、力促进剂:适用于以上腹饱胀、早饱等症状为主者 消除致病因子:如戒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停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可以深达黏膜下层或更深,五层防御因素,各种损害因素,胃酸,NSAID,Hp,损害因素,幽门螺旋杆菌 非甾体类抗炎药:以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多见。 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酸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 其他:吸烟、遗传、应激等,临床症状,慢性过程,病史可达数年至数十年。 周期性发作,发作与自发缓解相交替。 节律性上腹痛。 十二指肠表现为两餐之间疼痛(饥饿痛),进食后可缓解; 胃溃疡表现为餐后约一小时疼痛,经一至两小时后缓解。 老年患者缺乏典型节律性疼痛。,并

3、发症,出血 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 穿孔 幽门梗阻 癌变 少数胃溃疡可发生癌变,十二指肠球溃疡则不会。,治疗,一般治疗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注意饮食规律,戒烟戒酒,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者尽可能停药。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及应用:1、抑制胃酸药物,现常用且有效的是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治疗疗程为十二指肠球溃疡2-4周,胃溃疡4-6周。2、黏膜保护药,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目前推荐以质子泵抑制剂或胶体铋为基础加上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治疗方案。可选用的抗生素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 非甾体类抗炎药溃疡的治疗和预防 如情况允许应立即停药,如不能停止使用应给

4、予质子泵抑制剂长程维持治疗。,NSAID相关性胃肠粘膜损伤的防治,糜烂性食道炎 糜烂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10-25% 上消化道出血:1-2% 下消化道损伤及出血,NSAID相关性胃肠粘膜损伤的防治,胃粘膜保护剂:米索前列醇 抑酸剂:PPI及H2R拮抗剂 根除HP,胃 癌,早期:指病灶局限且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的胃癌,而不论病变的范围,有无淋巴结转移。 进展期:胃癌深度超过黏膜下层,侵及肌层者称中期胃癌;侵及浆膜或浆膜外者称晚期胃癌。,癌前状态,癌前疾病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 癌前病变指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肠型化生:分小肠型和大肠型 异型增生:胃黏膜腺管结构及上皮细胞失去正常的状态出

5、现异型性改变,组织学上介于良恶性之间,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变 胃息肉: 炎性息肉:多2cm的广基息肉 残胃炎:毕式胃大部切除术后1015年发生,残胃癌发生率约0.6%2.5% 胃溃疡:发生率约0.5%2%,临床表现,早期胃癌:多无症状,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 进展期胃癌:上腹痛,伴纳差、腹胀、上腹部不适,体重下降 并发症或转移症状:咽下困难、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出血,转移受累器官症状(肝、肺) 体征:上腹部包块,上腹压痛,淋巴结肿大,腹水,诊断标准,胃癌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检查加活检 对下列情况应及早和定期胃镜检查: 1、男性40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呕吐或黑粪者

6、 2、良性溃疡但胃酸缺乏者 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 4、胃溃疡经正规治疗2月无效 5、大于2cm的胃息肉 6、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治 疗,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胃癌的治疗手段 内镜下治疗: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剥脱术(ESD),治 疗,化学治疗: 手术治疗的补充 姑息治疗作用 介入化疗可减少化疗的副作用,夏季胃肠炎,胃肠型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特征是潜伏期短,常集体发病,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 常见细菌有:沙门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等。,夏季胃肠炎,传染源:被致病菌感染的动物或人 传播途径:通过进食被细菌或其病

7、毒污染的食物而传播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并可重复感染,临床表现,潜伏期短,常于进食后数小时发病。主要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炎症状。吐泻严重者可有口干、舌燥、皮肤弹性差等脱水表现,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并可能出现血压下降、酸中毒,甚至休克等。该病病程短,多在1-3天内恢复。,治 疗,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早期饮食应为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对症治疗:止吐、镇痛、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如出现休克应积极抗休克治疗。 病原治疗:一般可不用抗菌药物。伴有高热的严重患者,可按不同的病原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胃息肉,胃息肉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前两者癌变

8、可能性很小,胃腺瘤的癌变率在10%-20%左右,直径超过2cm时,癌变几率加大。,肠息肉,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 炎性息肉:黏膜炎性增生; 错构瘤性:幼年性息肉及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大肠息肉的治疗,可行肠镜下切除治疗,息肉大且切除困难者可先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选择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胃息肉和肠息肉都属于癌前病变,特别是腺瘤,癌变的可能性较大,及早行镜下切除可以预防其癌变的发生。,内镜检查的重要性,上述疾病的诊断方法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内镜检查,即胃镜和肠镜检查;内镜检查不但能发现病变,还能进行各种治疗:息肉切除、镜下止血、支架

9、置入等。,内镜检查的重要性,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的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前几位,有消化道症状者应尽早进行内镜检查,以便能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对于老年人可作为体检项目,定期胃肠镜检查。,科 研,教 学,获得的奖项,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临床常见脾胃虚寒、肝胃不和、瘀血阻滞和胃阴不足等证型。若胃脘隐痛,痛有定时,遇热、进食或按压后疼痛缓解,遇寒加重,伴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大便塘稀者,多属于脾胃虚寒,常采用温中散寒健胃法治疗,代表方如理中汤。,中医治疗,大便塘稀者,多属于脾胃虚寒,常采用温中散寒健胃法治疗,代表方如理中汤。临床还常配合吴茱萸、炮姜、肉桂等进一步增强温中散寒的力量。中成药可选择温胃舒胶囊、附子理中丸等。如果胃脘胀痛,串及胁肋,呢逆频作,着急生气后加重,多属肝胃不和,常治以疏肝和胃法,运用四逆散加减,中成药有舒肝和胃丸、舒肝丸(片)、气滞胃痛颗粒等。,中医治疗,若胃脘刺痛如针扎,位置固定不变,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多属瘀血阻滞,常治以失笑散加减。 总之,中医治疗慢性胃炎重在辨证施治,中药汤剂可针对不同症状择药组方,中成药种类较多也可以满足各种证型的患者,充分显示了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优势。,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