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文化班)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574250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文化班)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文化班)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文化班)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文化班)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文化班)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文化班)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文化班)试题含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才学校 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卷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一、选择题。 瑞士当地时间2016年6月1日,世界最长最深的铁路隧道圣哥达隧道正式开通。位于中、南欧交通要道上的圣哥达隧道,全长57.1千米,工期历时17年,耗资160多亿美元。与圣哥达半山腰间的盘山铁路相比,开通的新隧道将会改变山区居民与货物的交通运输方式。读“瑞士交通局部图(图a)和圣哥达隧道剖面图(图b)。完成下面小题。1. 圣哥达隧道工期历时17年是由于当地A. 地质条件复杂B. 科学技术先进C. 社会经济发达D. 气象灾害频发2. 随着圣哥达隧道的开通,将会直接影响爱斯特尔德的城市等级 流动人口数量 城市形态 服务范围A.

2、 B. C. D. 3. 与盘山铁路相比,圣哥达隧道的开通会A. 增加了公路等交通压力B. 对货物的载重限制较大C. 加强东、西欧的经济联系D. 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答案】1. A 2. C 3. D【解析】【1题详解】影响交通建设耗用时间的主要因素从地形、地质等因素分析。由材料可知,该隧道位于阿尔卑斯山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投资巨大,工期长,技术要求高。瑞士的科学技术先进、社会经济发达,这不是工期长的原因,瑞士的气象灾害并不频繁。据此分析选A。【2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原有铁路为半山腰间的盘山铁路,弯曲度较大,对货物载重限制,且速度慢,导致公路运输的压力大。新隧道开通将减少货运卡车的通行量

3、,圣哥达隧道采取直线形式,线路短;通行速度快;对货物的载重限制少,因此缩短了运输的距离与时间,利于隧道两端地区的联系;隧道位于欧洲南北向最为繁忙的货运走廊上,利于瑞士同德国、意大利,以及南欧与北欧的紧密联系。爱斯特尔德的位于隧道的端点,因此将会增加该地的流动人口数量,扩大其服务范围,因此正确,据此分析选C。【3题详解】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新隧道开通将减少货运卡车的通行量,减轻公路等交通压力,A错;圣哥达隧道采取直线形式,线路短;通行速度快;对货物的载重限制少,B错;隧道开通缩短了运输的距离与时间,利于隧道两端地区的联系;隧道位于欧洲南北向最为繁忙的货运走廊上,利于瑞士同德国、意大利,以及南

4、欧与北欧的紧密联系,C错;新隧道开通将减少货运卡车的通行量,并将减少二氧化碳及污染气体的排放,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D正确。据此分析选D。【点睛】交通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区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1)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 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2)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一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 水运、航空。 (4)土地:少占

5、耕地,尤其是良田。 2.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1)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2)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 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 (3)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4)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 (5)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6)政治:京九线一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一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 (7)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下面左图为欧洲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图中两条河流的径流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 下列关于L

6、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径流量季节变化小B. 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C. 从低纬流向高纬,有凌汛现象D. 落差大,航运价值低5. N河流量在春季最大的原因是A. 春季降水量最大B. 积雪融化水量大C. 春季农业用水少D. 春季地下水补给多6. 下列关于图中南部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位于大陆内部,地壳稳定B. 与落基山的成因相同C. 北坡比南坡雪线高D. 近些年雪线降低【答案】4. A 5. B 6. B【解析】试题分析:【4题详解】该题主要考查河流的特征。由图示经纬度可判读 L 河位于欧洲西部,为莱茵河,因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域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径流量季节变化小,A

7、 对;其主要补给水源为降水;该河虽从低纬流向高纬,但因受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最冷月均温高于 0,不结冰,因此没有凌汛现象;莱茵河水流平稳,水量季节变化小,航运价值高。故选 A。【5题详解】该题主要考查春汛的成因。N 河流域春季气温回升快,冬季未来得及融化的积雪快速融化汇入河中,形成春汛。该河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均匀,A 错;本区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地下水位稳定,故地下水补给河流不足以形成春汛,D 错;春季是播种期,农业用水量大,C 错。选 B。【6题详解】该题主要区域特征。由经纬度判断图中南部山脉为阿尔卑斯山,其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由板块挤压而成,与落基山的成因相同;阿尔

8、卑斯山北坡为阴坡,且为西风迎风坡,降雪多,雪线海拔低;近些年,由于全球变暖,导致高山冰雪融化,阿尔卑斯山的雪线上升。故选 B。考点:该题主要考查河流的特征及成因,以及区域特征的判断。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图和电站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7. 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水能的好处主要有可以更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能 拦蓄洪水,削弱洪峰对下游的冲击,起到防洪作用 改善灌溉条件 改善航运条件 有利于鱼类洄游,增加生物多样性A. B. C. D. 8. 田纳西河流域范围内,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水电站,但是却还要继续修建大量的核电站和火电站。原因最有可能是A. 水电站环境污染严重,要逐步淘汰B. 水电站发电量不稳定,季节变化

9、大C. 核电和火电属于可再生能源D. 火电站环境污染小【答案】7. D 8. B【解析】【7题详解】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的综合效益由:防洪、发电、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水库的修建不利于利于鱼类洄游。故D正确。【8题详解】田纳西河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水电站发电量不稳定,季节变化大,故B正确。水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能源,应大力发展,故A错误。核电和火电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D错误。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即将面临转型升级。广东在“区域发展差异巨大,产业急需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提出了双转移战略。该战略包括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个方面。读双转移路线图。

10、完成下列小题。9. 引发珠江三角洲向粤北、粤东、粤西进行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A. 地价和工人工资B. 交通和科技C. 矿产和市场D. 环境和能源10. 该战略的实施会A. 使省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差距拉大B. 造成珠江三角洲劳动力更加密集C. 提高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城市化水平D. 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潜力下降11. 在该战略中的产业转移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A. 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基础设施落后B. 珠江三角洲的技术力量较弱C. 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环境污染严重D.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弱【答案】9. A 10. C 11. A【解析】【9题详解】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与粤北、粤东、粤

11、西相比地价和工人工资水平较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可知吸引珠江三角洲产业向粤北、粤东、粤西转移的主导因素是地价和工人工资,A正确;珠江三角洲产业以劳动力导向型的轻工业为主,矿产和能源影响较小。【10题详解】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战略的实施,会促进粤北、粤东、粤西地区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提高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城市化水平,缩小省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差距,A错、C正确;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出,使珠三角劳动力相对减少;珠三角将原有产业转出,可将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有利于产业升级,发展潜力上升。【11题详解】产业转移的转入地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环境质量好,但基础设施落后,是产业

12、转移面临的困难,A正确、C错;珠三角经济发达,技术力量较强,产业协作能力强。 【点睛】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转移会给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自然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如原来的乡村变成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

13、移和扩散。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会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云杉生产力的影响,需要对不同环境中的云杉生长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采样分析。图中天山北坡的甲乙丙三地是某科研人员选取的部分采样点,调查显示自西向东,云杉分布的海拔由低到高。(1)分析甲、乙、丙三地的云杉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2)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气候变暖使云杉的生产力有所提高,请分析原因。(3)野外调查时,为能反映云杉生产力与自然环境要素关系的真实性,需要对采样地点进行挑选。请你设计一个比较恰当的采样点挑选标准。【答案】(1)甲位于天山北坡的西段,是天山

14、朝西开口的河谷地带,是来自大西洋暖湿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水分条件优越,所以云杉分布的海拔较低;乙地和丙地位置偏东,位于大陆内部,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越来越少,相同海拔高度上的降水量越来越少,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所以云杉的分布越来越高。(2)在比较寒冷的环境下,湿度的升高可以促进植物代谢过程,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温度的升高可以促进有机物分解,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温度的升高还能延长植物的生长期,使植物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从而提高生产力。(3)云杉分布比较多,能形成成片的天然林;林地没有明显人为或自然的破坏和干扰;林地附近没有明显人为或自然的破坏和干扰;林

15、地附近有气象站,能提供可靠的长时间序列的气象观测资料。(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暖对植被的影响、云杉生产力与自然环境要素关系的研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甲、乙、丙三地的云杉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主要从影响降水的因素角度分析。读图可知,甲乙丙为自西向东,由于该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主要来自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所以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甲地位于天山北坡的西段,是天山朝西开口的河谷地带,是来自大西洋暖湿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水分条件优越,所以云杉分布的海拔较低;乙地和丙地位置偏东,位于大陆内部,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越来越少,相同海拔高度上的降水量越来越少,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所以云杉的分布越来越高。(2)近年来气候变暖使云杉的生产力有所提高的原因主要从气温升高对于植物生长的作用角度分析。在比较寒冷的环境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