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幻灯片绪论

F****n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26MB
约29页
文档ID:88573952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幻灯片绪论_第1页
1/29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 教材: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吴树森,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关于本课程,其他参考教材:,.苏华钦主编,冶金传输原理,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 沈颐身、李保卫、吴懋林著,冶金传输原理基础,2000 朱爱民,流体力学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 赵镇南主编,传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J.R.威尔特等编著、马紫峰、吴卫生等译,动量、 热量和质量传递原理,课程性质,该课是材料工程类专业基础课程其特点是运用到较多高等数学方面知识,课程难度较高,该课与冶金热力学与动力学、金属学共同构成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一、什么是传输过程? 传输过程是 动量传输、热量传输、质量传输过程的总称,简称 “三传” 或者 “传递现象”是工程技术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绪论,动量传输: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上,动量由高速度区向低速度区的转移 热量传输:热量由高温度区向低温度区的转移 质量传输:物系中一个或几个组分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转移传输现象:普遍存在于金属热态成形过程与冶金过程,这些过程都是在高温下进行、并且常有气、液、固等多相参与,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各种物质传递或者热量传递等物理过程。

例如:钢铁冶金过程中的高炉炼铁、转炉炼钢、铁水脱硫都是一个高温化学反应过程 如何实现高温? 如何实现化学反应?,此外,传输现象还存在于制冷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化学工程及环境工程等领域合金熔炼过程中组分的混合 冲天炉熔炼中焦炭的燃烧 热处理过程中组分的扩散 合金液充型过程散热、铸件的冷却及组分的再分配 异质合金焊接及焊接过程热传导,材料加工过程中的传输现象:,“三传”的联系: 动量、热量、质量三种传输过程有其内在的联系,三者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连续介质中发生的 “三传” 现象有共同的传递机理在实际工程中,三种传输现象常常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把“三传”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① “三传”具有共同的物理本质:都是物理过程② “三传”具有类似的表述方程和定律③ 在实际金属热态成形过程中往往包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传输现象,它们同时存在,又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传输过程的本质: 传输过程是物质或能量从非平衡态到平衡态转移的物理过程是某物质体系内描述体系的物理量(如温度、速度、组分浓度等)从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移的过程 平衡态概念——是指体系内物理量不存在梯度例如热平衡是体系内的温度各处均匀一致。

不平衡态概念——是体系内物理量存在梯度,这时物系内的物理量不均匀,就会发生物理量的传输二、传输原理主要研究什么?,传输原理主要研究传输过程的传递速率大小与 传递推动力及阻力之间的关系三、《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课程的主要任务: 学习研究金属在热态成形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动量、热量、质量传输的基本原理,以及结合实际的应用实例金属加工成形的分类: 热态成形——金属的成形过程,是在较高温度状态下,通过高温手段,使金属成形 冷态成形——金属在常温下,使金属成形如:切削、冲压、拔丝 金属热态成形的四种工艺 ( “三传” 现象广泛存在) 1. 铸造:液态(或固液态)金属——注入模具中——降温、凝固 2. 锻压:金属加热至塑性变形抗力小、但是仍然为固体的状态,采用锻打、 加压手段,而获得一定的形状的工艺方法 3. 焊接:焊接是通过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用或者不用填充材料,使两工 件产生原子间结合的加工工艺和连接方式 4. 热处理:热处理就是将工件通过热处理(高温加热,冷却速度不同)达到调整材 质(如基体组织发生变化,硬度发生变化),以及削除应力金属加工成形的分类,流体力学(Hydrodynamics)研究动量传输 主要研究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界壁间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规律。

传热学(Heat Transfer ):研究热量传输 主要研究不同温度的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热量传递的规律 传质学(Mass Transfer ):研究质量传输 主要研究质量传递的有关理论 四. 研究传输原理 需要三门学科,热态成形过程中的传输现象举例: (1). 金属液体的流动(铸液填充型腔) (2). 气体的流动(砂型气体溢出,炉加热,炉气运动等) (3). 金属件内部之间、金属件与周围介质之间热量交换和物质转移现象(加热过程,热交换,渗炭,渗氮,元素再分布) 研究动量、热量、质量传输现象的意义: 以上的现象都属于动量、热量、质量传输现象 不同的传输情况对金属热态成形过程和最后得到的金属件质量有很大影响研究意义就在于此五. 热态成形过程中传输现象以及研究动量、热量、 质量传输现象的意义,动量、热量、质量传输(传递)过程的速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1、内容深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2、课上认真听讲 3、课后 复习、总结 4、多练习,多作习题六:几点说明,动量、热量与质量传输的类似性,0.1 牛顿粘性定律,0.1 牛顿粘性定律,,,,两个作直线运动的流体层之间的切应力,y,τ的另一物理意义,将τ的单位作如下变化,,0.1 牛顿粘性定律,当τ作动量通量理解时,可以将式(0-1)改写为,“—”号表示动量通量的方向与速度梯度的方向相反,即动量朝速度降低的方向传递。

0.1 牛顿粘性定律,0.2 傅立叶定律,,,0.2 傅里叶定律,,,,,在均匀的各向同性材料 内的一维温度场中,通过导 热方式传递的热流密度为,,,,,“-”号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热量通量)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0.2 傅里叶定律,,0.3 菲克定律,,,,,.,0.3 费克定律,钢的表面渗碳,,,,,对两组分系统,通过分子扩散传递的组分A的质量通量密度为,“—”号——质量通量的方向与浓度梯度的方向相反,即组分A 朝着浓度降低的方向传递0.4 三种传输现象的普遍规律(类比关系),对比(0-2)、(0-4)、(0-5)式,有:,0.4 三种传输现象的普遍规律,(1)通量=-扩散系数×浓度梯度(各自量的浓度梯度);,(3)“-” 号意义相同,即通量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表面上:是三种完全不同的现象宏观上:可用同一类型的方程描述三个基本定律形式相同微观上:本质上都是分子、原子等运动及微团的脉动可用类似的 机理阐述0.4 三种传输现象的普遍规律,本课程涉及到的物理量:动量、热量、质量,动量传输:在垂直于实际流体流动方向上,动量从高速度区向低速度区的转移; 热量传输:热量由高温度区向低温度区的转移; 质量传输:物质体系中一个或几个组分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转移;,牛顿粘性定律(Newton’s law of viscosity):,动量、热量、质量传输的相似性,傅里叶定律(Fourier’s law):,菲克定律(Fick’s law),现象方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