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02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573661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92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9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02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省2019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02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省2019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02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省2019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02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省2019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02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9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02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9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02含答案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2019 年年 4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仿真模拟试卷历史仿真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考生须知: 1.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100 分。其中加试题部分为分。其中加试题部分为 3030 分,用分,用【加试题加试题】标出。标出。 2.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2、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春

3、秋时期被灭的诸侯国有 60 个以上,但其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华)夏国相灭只占极少数, 姬姓相灭的例子尤少。这一现象说明 A. 周天子权威足以维持秩序 B. 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利于国家统一 C. 宗族和姻亲关系发挥作用 D. 诸侯国之间力量势均力敌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出来“诸(华)夏国相灭只占极少数,姬姓相灭的例子尤少”说明被消灭的诸侯国大部分是少数 民族间的征战,姬姓相灭诸侯国的更少,明显是宗法观念仍有影响力。故选 C。材料“春秋时期被灭的诸侯 国有 60 个以上”发现,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其实是周王室衰微的表现,周天子权威已经不足以维持秩序了, 故排除 A。材料没有从“

4、国家统一”的角度分析诸侯争霸的影响,故 B 与材料无关,排除 B。在周王室衰落 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 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故 D 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D。 【点睛】本题审题的关键是对材料“诸(华)夏国相灭只占极少数,姬姓相灭的例子尤少”的解读,考查的 是宗法制的考点。 2.诗经中有一类诗歌被人们称为“讽喻诗” ,主要集中在大雅和小雅中,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 - 2 - 其事” 。这表明诗经 A. 关注现实 B. 辞藻华丽 C. 客观真实 D. 借古讽今 【答案】A 【解析】 【详解】 “饥者歌其食,劳

5、者歌其事”说明诗经关注人民的现实生活,故选 A 项;题意中没有体现诗 经辞藻的内容,无法说明其辞藻水平,故排除 B 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说明诗经关注现实, 但有可能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艺术加工的内容,而不一定就是客观真实,故排除 C 项;“饥者歌其食,劳 者歌其事”不能说明借古讽今,故排除 D 项。 【点睛】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作为一部文学作品, 诗经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更多的是在社 会现实基础上的加工创作,而不一定就是描述了客观真实的内容。 3.“种麦得时,无不善” ;“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 , “桑椹赤,可种大豆” ;“凡种大、小麦, 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

6、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 。这表明中国古代 A. 区域农业比较发达 B. 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 C. 政府提倡精耕细作 D. 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是古代种麦、豆等农作物的时节,这是精耕细作的表现,说明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 故 D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区域农业,故 A 项错误;材料只涉及两种农作物,故 B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 体现不出政府的行为,故 C 项错误。 4.据景定建康(南京)志记载:南北朝南京城里有小市、牛马市、谷市、纱市等 10 个市,苑市在广莫 门内东边,盐市在朱雀门两边,纱市在城内的北耆寺前。这一记载表明南京城 A. 专业市场广

7、泛分布 B. 市坊制度得以建立 C. 政府城市管理松弛 D. 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答案】A - 3 - 【解析】 【详解】根据“南北朝南京城里有小市、牛马市、谷市、纱市等 10 个市” “南北朝南京城里有小市、牛马市、 谷市、纱市等 10 个市,苑市在广莫门内东边,盐市在朱雀门两边,纱市在城内的北耆寺前”可知,南北朝 时期南京城商业市场有专业化分区,且分布广泛,故 A 正确;材料反映市场专业分区情况,没有涉及住宅区 的信息,无法体现市坊制度,排除 B;材料反映市场专业分区明确,体现政府对城市的有效管理,C 错误; 材料信息只是反映南北朝南京城市场专业分区明确,没有涉及北方经济发展情况,不能得出

8、南方经济赶上北 方的结论,排除 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南北朝南京城里有小市、牛马市、谷市、纱市等 10 个市” “南北朝南京城 里有小市、牛马市、谷市、纱市等 10 个市,苑市在广莫门内东边,盐市在朱雀门两边,纱市在城内的北耆 寺前” ,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5.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 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唐朝 A.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 三省长官相互牵制 C. 皇权受到制度约束 D. 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

9、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中可以看 出,在三省六部制度下,唐朝时期的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从侧面反映了唐朝时期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 权力,故 C 项正确,A 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三省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故 B 项排除;根据古代中央集权制的 特点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故 D 项错误。 【点睛】 “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是解题的关键信 息;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需要熟记相关知识。 6.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云:“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 ”该 诗中描绘了 A. 造纸技术的主要工序 B. 活字印刷的印刷

10、过程 C. 瓷器烧制的基本流程 D. 丝绸织造的繁复工艺 【答案】A - 4 -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浸楮” “举帘” “一幅”等词语判断这是利用树木搅碎举帘而后干燥成纸张的技术, 故推断 A 选项正确;活字印刷术主要是制作胶泥,而材料并无胶泥的信息,故 B 选项错误;烧制瓷器的原材 料是瓷土而不是树木,且计量单位也非“一幅”故 C 选项错误;丝绸制品的原材料是蚕丝,材料并无蚕丝, 故 D 选项错误。 7.王袆在送申巡检之官序中记载:“至正十一年,海内多故,天子命勋旧大臣行中书省以镇外服,且以 为去朝廷远,事有机速,不可律于常制禀命而行。凡军旅、钱粮、铨选之事,一听其便宜行之。 ”

11、这说明元 朝行省 A. 权力不再受到中央的节制 B. 获得了较大的事务处置权 C. 一直拥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D. 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天子命勋旧大臣”可知权力不再受到中央的节制的说法有误,故排除 A 项;根据“凡军旅、 钱粮、铨选之事,一听其便宜行之”可知元朝行省获得了较大的事务处置权,故选 B 项;题意主要反映了 “至正十一年”以后行省的权力内容,无法说明至正十一年以前行省一直拥有便宜行事的权力,故排除 C 项; 元代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与中央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故排除 D 项。 8.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

12、矣;众治之,而刑措(置刑法 而不用)矣。 ”据此推断他 A. 摒弃君主制度 B. 宣扬君权神授 C. 主张民贵君轻 D. 提倡君臣共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材料信息可以获知,顾炎武主张用“众治”取代“独治” ,主张简刑法。根据所学顾炎武的思 想具有早期民主启蒙但是不免时代的局限性,为此他并未直接否定君权而是反对君主专制,故 A 选项错误; B 选项材料中无直接体现君权和神权相结合,故错误;C 选项,是儒家的民本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早期的民 主思想,一个是对于人民的重视一个是对于君主的限制,不符合故错误;D 选项反映了“众治”的信息,是 顾炎武政治主张的一个重要体现,故正确。 - 5

13、 - 9.上海发昌机器厂于 1866 年创办,是中国近代较早的民族工业,至 19 世纪 80 年代已成为上海民族机器工 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这一时期促使发昌机器厂发展的因素包括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外商企业的刺激 洋务企业的诱导作用 清朝政府的政策支持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上海发昌机器厂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9 世纪 60 年代后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这有利 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题意;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符合题意;19 世纪 60 年代后在洋务企业的诱导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缓慢发展,符合题意;19 世纪 60 年代至

14、 19 世 纪 80 年代,清朝政府没有支持民族工业的政策,错误;故选 D。排除 ABC 项。 10.研读具有时代特征的图像史料,是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下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整 合的图文资料。据此推测,他们关注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1840 年到 1842 年的鸦片战争发生在中英之间,1856 年到 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英法和 中国之间,1894 年到 1895 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中日之间,排除 AB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 1900 年到 - 6 - 19

15、01 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 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符合题意,故选 D。 11.1898 年 5 月,康有为曾在列国政要比较表中列举各国土地、人口、学校、商务、铁路、电线等十三 种数据统计,并将这些外国资料与中国的状况一一比较,指出中国“事事远逊人” 。其主要意图是 A.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培养国人国际视野 C. 激发改革图强意识 D. 揭示中国落后根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康有为将中国与外国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并指出中国“事事远逊人” ,是为了让中国人认识到政治 制度的弊

16、端,激励中国人奋发努力,通过改革实现国家强大。故答案为 C 项。 “事事远逊人” ,因此要学习西 方,但并不仅限于技术,排除 A 项;通过比较,认识到不足和落后的根源,才能加以改进,实现国家强大, 而不是为了培养国人国际视野,排除 B、D 项。 12.1913 年的时报曾发文指出:“今之沪上,一般士人无论学界或商界,每有聚数十同志创为俱乐部 者麻雀也、牌九也、鸦片也、酒食也、叫局也,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少年子弟趋之若鹜,乐而忘返。 ”材料表明民国时期的上海 A. 传统习俗发生巨大变迁 B. 东西方生活方式有所交融 C. 市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D. 消费娱乐中奢侈之风大增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每有聚数十同志创为俱乐部者麻雀也、牌九也、鸦片也、酒食也、叫局也,群居终日, 言不及义”体现的是上海作为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在这一地区东西方生活方式的交融,故 B 项正确; 传统的生活习俗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只是加入了一些新的东西,故 A 项错误;材料中的内容只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