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优质高效畦栽的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88570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腿菇优质高效畦栽的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鸡腿菇优质高效畦栽的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鸡腿菇优质高效畦栽的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腿菇优质高效畦栽的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鸡腿菇优质高效畦栽的技术 鸡腿菇栽培有袋栽和畦栽两种方式,袋栽易成簇出菇,菇个不匀,采大碰小,严重影响商品价值。随着食用菌贸易国际化、生产标准化的发展,商家对鸡腿菇的感官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畦栽省工、省力,出菇整齐均匀,正品率高,目前应大力推广。一、体一般是座北面南,北高南低,前后留有直径 30通风口,每隔 8个,侧面进出口建有缓冲间,顶部覆盖大棚膜,膜上覆盖草苫,草苫之间留 3透光间隙,以棚内光线能看清报纸为宜。一般标准棚40棚内留出人行道,然后挖坑建畦,人行道宽 1m,畦埂宽 深 15养料入棚前 4,在畦内撒一层石灰粉,用量约 500g/平方米,然后大水漫灌一遍;3 天后畦内呈白色、有龟

2、裂,这时用 5%的石灰水向四壁、走道、人行道均匀喷洒一遍,再用氯氰菊酯 2000 倍液喷洒一遍。培养料入棚前 1 天,向棚内喷一遍 200 倍的菇虫净或 100 平方米菇棚用药液 15后用甲醛或硫磺熏蒸(甲醛 10g/立方米或硫磺 15方米)。二、培养料配方现介绍 5 中常用的培养料配方:配方一:棉籽壳 40%、玉米芯 麦秸 5%、麦麸 5%、饼肥 钙镁磷肥1%、尿素 石膏 1%、石灰 3%。配方二:玉米芯 85%、麦麸 8%、饼肥 钙镁磷肥 1%、尿素 石膏1%、石灰 配方三:棉籽壳 75%、麦秸 15%、麦麸 4%、饼肥 1%、钙镁磷肥 1%、石膏 1%、石灰 3%。配方四:棉籽壳 30%

3、、玉米秸 57%、麦麸 饼肥 尿素 石膏1%、石灰 3%、磷酸二氢钾 配方五:棉籽壳 40%麦麸 6%、饼肥 石膏 1%、石灰 3%花生壳 50%过磷酸钙 1%。每 100 平方米栽培面积投干料 2000加 酵剂 2、物秸秆提前粉碎或切成 2的段,玉米芯粉成直径 碎块,拌料前 1 天用 2%的石灰水预湿软化;饼肥粉成粉状,用水预湿;麦麸、饼肥、钙镁磷肥、石膏、醉剂等混合成小料备用。择水泥地面或砖地作拌料场,将要配制的主要物料平铺在场内,堆成长条,然后向料内加水(料水比为 1:边加水边用脚踩,使水料混合均匀。小料分次或一次撒到料面上,其中干石灰粉要直接撒入,尿素溶于水洒入。然后将料混合均匀,含水

4、量控制在 55%间, 8 以上。四、混合均匀的栽培料堆成高 度依料量而定的长形堆;料堆四周每隔 一直径为 3通气孔,从上向下达到地面,然后覆膜保温。当料温达到 55时开始记时,10时后开始第一次翻堆。堆要求上下内外换位,第一次翻堆时,用 2%的石灰水调节水分,使含水量达到 55%翻堆后,重新建堆、打孔、覆膜发酵,翻堆时间的掌握同上,一般翻堆 4,当发酵料颜色为咖啡色,有大量放线菌、不粘不臭,有发酵香味时发酵结束。酵结束后开始晾料,使料温降到 30,并调节含水量达到 65%,调节 为 料入棚前 1 天,料堆表面喷 1000 倍的氯氰菊酯,或 200倍的 喷 5%的甲醛最后覆膜,等待入棚。五、菌袋

5、表面用 克霉灵浸泡消毒,菌块,放在盆内备用。发酵料运至棚内,先铺料再播种,分三次完成,每次铺料量为1/3,厚度约 5种量分别为 30%、30%和 40%,每平方米播种量为 4完后用消毒木板轻轻压平,让料和菌种紧密结合,表面喷 克霉灵,盖上黑膜用土块压好。种后棚内温度控制在 25左右,料温不超过 28,空气相对湿度为 65%要求棚内空气新鲜。前三天一般保温保湿不通风,从第四天开始,每天抖开薄膜通风一次,棚内适当通风。六、择透气性好,持水量大,无病虫、无杂质、无有害物质的土壤,以粘土、菜园土为宜,在表土 20下挖土,用 9 目筛子筛去大块。 100 平方米栽培面用覆土 4 立方米,加生石灰 80霉

6、灵 4合均匀后,将含水量调到 20%左右,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每立方米覆土用 5%的甲醛水溶液 10翻边喷,然后覆膜堆闷 48时,掀开翻一遍散去甲醛味备用。后 7,当菌丝向下长到 3,即可覆土,覆土要厚度均匀,表面平整,厚度为 3间比两边稍高一点,覆土后立即覆膜。17后如果发现有小菇蕾出现,立即掀膜进行出菇管理。七、出菇管理揭膜后,喷水保湿,使空气湿度保持 85%左右,喷水时要向空中喷水;禁止向料面喷水,喷水后及时通风,应注意风不能直接吹向料面和菇蕾。棚内气温保持在 16宜,并严格控制光线,防止强光直射,影响菇质。八、采收从现蕾到七成熟,一般需要 7 天左右,菇体高度长到 4可采收。采收时,手持菇柄下部,轻轻旋转拔起,勿拔断菇柄。采下后,用竹片或玻璃刮去杂质,沿菇柄方向切除基部老化菌根和泥土。采用上述栽培方法,生物学效率达 150%以上,一级菇率达 80%以上,效益非常可观,适合对外加工出口和国内超市生产基地应用。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