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amp#183;任诞(节选)》.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563534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说新语&amp#183;任诞(节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世说新语&amp#183;任诞(节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世说新语&amp#183;任诞(节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世说新语&amp#183;任诞(节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世说新语&amp#183;任诞(节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amp#183;任诞(节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说新语&amp#183;任诞(节选)》.ppt(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说新语任诞(节选),刘义庆,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子,封临川王,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 刘义庆为人“性简素,寡嗜欲”,“受任历藩,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 “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 终年42岁,谥为临川康王。,一、作者作品,刘义庆著作丰富,所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又曾仿班固典引作典叙,记述皇代之美;此外还有集林200卷,世说新语10卷。,一、作者作品,刘义庆著作中,最著名的就是千古流传的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他和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是志人小说集。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遗闻轶事。 鲁迅先生称它为“名士的教科

2、书”,一、作者作品,自汉朝末年,经三国魏晋南北朝,直至隋统一,中国社会经历了长达四百年的动荡时期。 魏晋南北朝,始于东汉建安年代,迄于隋统一,历时约四百年。这个时期的特点,一是全国长期分裂,二是政权更迭频繁,三是社会动乱。,二、创作背景,“汉末魏晋六朝时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高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美学散步,创作背景,“从汉末到六朝为篡夺时代,四海骚然,人多抱厌世主义;加以佛道二教盛行一时,皆讲超脱现世,晋人先受其影响,于是有一派人去修仙,想飞升,所以喜服药;有一派人欲永游醉乡,不问世事,所以好

3、饮酒。”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创作背景,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混乱的过渡时期,但是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从人生的角度看,它是“人的觉醒” ( 美的历程)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人的自我意识的寻觅,真正意义的人对社会压迫的反叛,应该说始于魏晋南北朝。,创作背景,三、关于世说新语,世说新语计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门。 记述魏晋时期的士族阶层人物的轶事,展示出当时士族名流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志人小说的先驱和典范,此书不仅保留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而且语言简炼,文字生动鲜活,又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 鲁迅先生评价世说新语“记言

4、则玄远冷隽,记事则高筒瑰奇”。,三、关于世说新语,三、关于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的艺术特征,重人,不重事 形象生动,饶有趣味 语言简洁隽永,世说新语有梁刘孝标注本。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宋刊本。 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嘉趣堂刊本等。 后人注释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三、关于世说新语,焦点问题:,此文何以在简短的篇幅中塑造出传神的人物? “魏晋风度”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气质?,题解: 任诞篇共收录54则。 “ 任诞”为任性放纵之意。 魏晋名士“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晋书儒林传),始于竹林七贤。,四、文本内涵解析,本书所选篇为痴竹为友、 雪夜访戴

5、、 试为我一奏。三篇采撷了王徽之生活的三个细节片段,生动地刻画出王徽之的清逸不俗之气。,四、文本内涵解析,四、文本内涵解析,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好竹:欣赏竹子、痴迷竹子,呼其为“君” 无物我界限,四、文本内涵解析,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雪夜访戴:雪夜之美,触发访友之兴兴之所至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不刻意造作 无功利色彩,三、文本内涵解析,王子猷出都,

6、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赏笛:对音乐之美的欣赏,无关地位,无关名利与桓伊之交,未交一言,心意相通有情调之美,四、文本内涵解析,王徽之形象的艺术魅力: 清逸不俗之气超越功利,自由无拘、率真自然的生命本色 兴之所至,不计得失的超然旷达,透露着强烈的主体意识。 超凡脱俗的人生情趣赏竹、赏雪、赏乐,五、文本风格分析,简洁、生动之美 选取生活中最具戏剧化的片段 遗貌取神的人物塑造手法,四、文本内涵解析,.“魏

7、晋风度” 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的生活方式,魏晋风度的基本特征,自然的发现山水灵动之致 情感的宣泄内心涌动之情 玄谈(清谈)不谈国是,不言民生,不谈俗事,专谈老庄、周易 越名教而任自然 风华绝代而炫世,六、思考与讨论,对于魏晋文人,你还知道哪些有代表性的轶闻趣事? 就本文所提供的信息,谈谈你对“魏晋风度”的看法。,思考与讨论,仔细品味这三个短故事,揣摩一下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 参考答案: 重人不重事。不是单纯地写事记人,而是选择人物生活中最具戏剧化、最能体现人物精神气质的片段,加以适当地渲染。 语言以简洁隽永见长,着墨不多,重在神似。抓住人物最有特点的动作和语言,寥寥几笔,不求

8、巨细无遗,只求传神写照,表现出人物的神情气质。遗貌取神,意味深长,形成一种简澹、疏落而有意境、有余韵的美学风格。,思考与讨论,何氏语林是明人何良俊仿世说所作之书,对比两书所选段落,看在情趣与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世说玄虚空灵,语林政治功利色彩浓;世说言约旨远,语林摹写具体,有较强的故事性。,“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 宗白华美学散步,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渺渺而临云。 陆机文赋,越名教者,任

9、自然,名教,指以正名分、定尊卑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自然则指天道之无为,人类无须以人力干预也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的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欲。 儒家重名教,道家尚自然。 魏晋玄学以老庄思想释儒,认为维护社会秩序最好的途径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无为而治。主张超越名教的束缚,返归于自然,以虚静之心任性任情。,世说新语 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时人目王佑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世说新语 容止 “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刘孝标注引语林 张载 “

10、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 “左太冲(即左思,字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晋书 ),潘安(李熠霖),一千八百年前 一个翩翩少年 他有非凡人气 一生爱美成癖不折不扣的才子 他出世又入世 眉目如画的美男子 春风得意时代的万人迷 趋炎附势却身不由己 多少遗憾都留在洛阳 多少个选秀今天在录像,有没有再世潘安 是否传说中的尚书郎 是不是白了头的沧桑 招一阵风雨演一场生命的悲剧 谁是英俊无比同时人格美丽 谁追赶八千里路名和利谁愿回归故里 下载歌词是否一首悼亡诗,世说新语一书计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容止、自新、

11、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溺、仇隙三十六篇,除德行、言语、文学、政事属孔门四科,其中有部分传承儒家礼教的内容外,其余篇类大都洋溢着自由浪漫的人生格调,显示了独立自觉的文学内涵。,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嵇康、阮籍不满于司马篡位,又目睹统治集团的阴险残忍、倾轧杀伐,因此蔑视他们标榜的名教和礼法之士的虚伪,转而崇尚老庄玄理,向往虚静淳朴、天真无为,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继而将老庄自然

12、无为思想发展到了极致,纵酒放达、诋毁礼法、傲视权贵、愤世嫉俗,开魏晋名士旷达任诞之风气。,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刘伶裸形,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於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醀然已醉矣。,刘伶病酒,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

13、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世说新语虽是古代的一部小说,但一直为研究汉末魏晋间的历史、语言和文学的人所重视。”“所涉及到的重要人物不下五六百人,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士庶僧途,都有所记载,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时人物的风貌、思想、言行和社会的风俗、习尚,这确实士很好的历史资料。” 周祖谟,相关评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鲁迅,相关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