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高密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wkq13****12046 文档编号:88563410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山东省高密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8年山东省高密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8年山东省高密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8年山东省高密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8年山东省高密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山东省高密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山东省高密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资料2017年山东省高密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计算:()231=()AB1CD2(3分)如图,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3(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x3y)2=4x6y2B =Cx8x4=x2D16(x2)=16x324(3分)下列是由5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俯视图是()ABCD5(3分)潍坊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临青岛、烟台,是山东省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海岸线全长约113km,将113k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13104mB1.13105mC11.3104mD113103m6(3分)如

2、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C,BD相交于点O,BD=6,AC=8,直线OEAB交CD点F,则AE的长()A4B4.8C2.4D3.27(3分)已知实数x、y满足(x3)2+=0,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3或17B13C17D无法确定8(3分)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cosA的值为()ABCD9(3分)如图所示,圆锥的母线长为10cm,其侧面展开图是圆心角为216的扇形,则该圆锥的高为()A5cmB6cmC7cmD8cm10(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0,BC=5若点M、N分别是线段AC,AB上的两个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为()A10B

3、8C5D611(3分)如图,在等腰ABC中,直线l垂直底边BC,现将直线l沿线段BC从B点匀速平移至C点,直线l与ABC的边相交于E、F两点设线段EF的长度为y,平移时间为t,则下图中能较好反映y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12(3分)如图,过点A(4,5)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x+6于B、C两点,若函数y=(x0)的图象ABC的边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5k20B8k20C5k8D9k2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3分)分解因式:2xy2+8x(y1)= 14(3分)已知一组数据1,2,0,1,x,1的平均数是1,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4、 15(3分)如图,线段CD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C(1,2)、D(2,0),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线段CD放大得到线段AB,若点B的坐标为(5,0),则点A的坐标为 16(3分)设一次函数y=(k为正整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Sk,则S1+S2+S3+S2010+S2011= 17(3分)如图,给正五边形的顶点依次编号为1,2,3,4,5若从某一顶点开始,沿正五边形的边顺时针方向行走,顶点编号的数字是几,就走几个边长,则称这种走法为一次“移位”如:小宇在编号为3的顶点上时,那么他应走3个边长,即从3451为第一次“移位”,这时他到达编号为1的顶点;然后从12为第二次“移位”若小宇

5、从编号为2的顶点开始,第10次“移位”后,则他所处顶点的编号是 18(3分)如图,A1B1A2,A2B2A3,A3B3A4,AnBnAn+1都是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A1,A2,An在x轴上,且OA1=A1A2,OA2=A2A3,OAn=AnAn+1,点B1,B2,Bn在直线y=2x上,已知点A1坐标为(1,0),则点B2017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19(7分)先化简,后求值:,其中x满足x2x2=020(7分)为了解学生身高情况,某校以10%的比例对全校700名学生按性别进行抽样检查,测得身高情况的统计图如下:()估计该校男生的人数;()从样本中身高在180190cm

6、之间的男生中任选2人,求至少有1人身高在185190cm之间的概率21(9分)数学活动课,老师和同学一起去测量校内某处的大树AB的高度,如图,老师测得大树前斜坡DE的坡度i=1:4,一学生站在离斜坡顶端E的水平距离DF为8m处的D点,测得大树顶端A的仰角为30,已知BE=2m,此学生身高CD=1.7m,求大树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22(9分)AB是O的直径,CD切O于点C,BECD于E,连接AC、BC(1)求证:BC平分ABE;(2)若O的半径为3,BE=4,求AC、BC的长23(9分)某种商品的标价为400元/件,经过两次降价后的价格为324元/件,并且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1)求该种商品每

7、次降价的百分率;(2)若该种商品进价为300元/件,两次降价共售出此种商品100件,为使两次降价销售的总利润不少于3120元,问第一次降价后至少要售出该种商品多少件?24(12分)如图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D、F分别在AB、AC边上,此时BD=CF,BDCF成立(1)当正方形ADEF绕点A逆时针旋转(090)时,如图2,BD=CF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当正方形ADEF绕点A逆时针旋转45时,如图3,延长BD交CF于点G求证:BDCF;当AB=4,AD=时,求线段BG的长25(13分)如图,抛物线y=x2+bx+c与直线y=x+2交于C、

8、D两点,其中点C在y轴上,点D的坐标为(3,)点P是y轴右侧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Ex轴于点E,交CD于点F(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的横坐标为m,当m为何值时,以O、C、P、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若存在点P,使PCF=45,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点P的坐标2017年山东省高密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解答】解:()231=,故选:C2【解答】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D

9、、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3【解答】解:A、(2x3y)2=4x6y2,计算正确;B、=,计算错误,应为=2;C、x8x4=x2,计算错误,应为x8x4=x4;D、16(x2)=16x32,计算错误,应为16(x2)=16x+32;故选:A4【解答】解:从上边看第一列是一个小正方形,第二列是一个小正方形,第三列是两个小正方形,故选:B5【解答】解:113km=1.13105m,故选:B6【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DB,AO=AC,BO=BD,AC=8,BD=6,AO=4,BO=3,S菱形ABCD=68=24,AB=5,SAOB=6,ABEO=6,EO=

10、,在RtAOE中,AE=故选:D7【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3=0,y7=0,解得x=3,y=7,3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3、7,不能组成三角形;3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7、7,能组成三角形,3+7+7=17;所以,三角形的周长为:17;故选:C8【解答】解:过B点作BDAC,如图,由勾股定理得,AB=,AD=2cosA=,故选:D9【解答】解:扇形的弧长为: =12,则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6,由勾股定理得,圆锥的高为: =8cm,故选:D10【解答】解:过B点作AC的垂线,使AC两边的线段相等,到E点,过E作EF垂直AB交AB于F点,来源:学科网ZXXKAC=5,AC边上

11、的高为=2,所以BE=4ABCEFB,=,即=EF=8故选:B11【解答】解:作ADBC于D,如图,设点F运动的速度为1,BD=m,ABC为等腰三角形,B=C,BD=CD,当点F从点B运动到D时,如图1,在RtBEF中,tanB=,y=tanBt(0tm);当点F从点D运动到C时,如图2,在RtCEF中,tanC=,y=tanCCF=tanC(2mt)=tanBt+2mtanB(mt2m)故选:B12来源:学科网【解答】解:过点A(4,5)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x+6于B、C两点,点B的纵坐标为5,点C的横坐标为4,将y=5代入y=x+6,得x=1;将x=4代入y=x+6得,y=

12、2,点B的坐标为(1,5),点C的坐标为(4,2),函数y=(x0)的图象与ABC的边有公共点,点A(4,5),点B(1,5),15k45即5k20,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解答】解:2xy2+8x(y1),=2xy2+8xy8x,=2x(y24y+4),=2x(y2)2故答案为:2x(y2)214【解答】解:x=16120(1)1=3,s2= (11)2+(21)2+(01)2+(11)2+(31)2+(11)2=故答案为15【解答】解: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CD放大得到线段AB,B点与D点是对应点,又点D的坐标为(2,0),点B的坐

13、标为(5,0),位似比为:5:2,C(1,2),点A的坐标为:(2.5,5)故答案为:(2.5,5)16【解答】解:x=0,y=,当y=0时,x=,面积S=()=(),S1+S2+S2010+S2011=(1+)=(1+)=,故答案为:17【解答】解:根据题意,从编号为2的顶点开始,第1次移位到点4,第2次移位到达点3,第3次移位到达点1,第4次移位到达点2,来源:学&科&网Z&X&X&K,依此类推,4次移位后回到出发点,104=22所以第10次移位为第3个循环组的第2次移位,到达点3故答案为:318【解答】解:OA1=A1A2,OA2=A2A3,OAn=AnAn+1,点A1坐标为(1,0),点An坐标为(2n1,0),A1B1A2,A2B2A3,A3B3A4,AnBnAn+1都是直角三角形,点B1,B2,Bn在直线y=2x上,点Bn的坐标为(2n1,2n),点B2017的坐标为(22016,22017)故答案为:(22016,22017)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19【解答】解:原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