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医药行业情况概述

上传人:徐展****is 文档编号:88562064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国医药行业情况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9年中国医药行业情况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9年中国医药行业情况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9年中国医药行业情况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9年中国医药行业情况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国医药行业情况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国医药行业情况概述(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中国医药行业情况概述目录1.行业定义及分类1一、行业定义1二、行业分类22.行业概况及现状23.政策及环境114.竞争分析135.市场分析15一、研发重点和重点需求分离17二、不要捏最软的柿子196.发展趋势207.重点企业221.行业定义及分类一、行业定义医药是预防或治疗或诊断人类和牲畜疾病的物质或制剂。药物按来源分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医药也可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减少痛苦,增进健康,或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或帮助诊断疾病的物质。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

2、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行业分类医药行业从运营情况来看,主要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类;其中医药工业可分为七大子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药制造业、化学制剂制造业、生物制剂制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卫生材料制造业、中成药制造业、中药饮片制造业。2.行业概况及现状近几年来我国医药市场需求旺盛,终端规模持续上升,医药行业持续高增长。到204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预计将达到28%,仍有巨大上升空间,60岁以

3、上老年人才是医疗需求的主力;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快速上升,对新一代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治疗方案需求十分迫切,驱动产业创新。从国际比较经验看,处于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卫生总费用GDP占比仍将持续提升。中国医疗产品供应链面临质量标准的全面提升:1)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标准全面向欧美最高标准看齐,创新药、市场亟需产品有望获得加速审批;2)仿制药一致性再评价势在必行,推动已上市药品质量快速提升;3)“两票制”逐步落地、“营改增”加重代理渠道税票处理难度,医药流通行业迎来集中度快速提升的第二次浪潮。未来几年,医疗产品供给端质量标准全面提升,唯有创新型企业强者恒强。在中药注射剂、

4、辅助用药、抗生素等品种的驱动下,我国医药行业经过近10年的快速增长,当前国内医药行业增速逐步开始显现出下滑趋势,不少投资者对医疗行业的发展前景产生疑问。我国医疗行业真的饱和了吗?我们认为国内的医疗环境没有发生实质改变,中国有庞大的消费人群,与之对应的庞大临床受试群体;中国拥有全球具竞争力的中间体和原料药制造技术和低成本;随着中国企业实力提升,未来中国制造中会出现中国创造,我们坚定看好行业发展前景。我国终端药品销售情况我国终端市场药物销售构成我国医疗支出GDP占比、人均卫生费用、医师密度、病床数等都落后于中等发达国家,提升空间大。部分国家医疗卫生费用占GDP比例部分国家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对比医药的

5、需求按照消费层次划分可以分为: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按照种类划分可以分为:医药产品需求和医疗服务需求。医药的刚性需求是指满足大部分国民基础救治的医疗保障,刚性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与人口结构的变化,疾病谱的变迁密切相关。我国人口老年化加剧,肥胖人群增多等都将驱动医药刚性需求的上升。到204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预计将达到28%,65岁以上老年人的年均医疗开销是青壮年的3倍,老年化社会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十分巨大。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同年龄段的年均医疗费用随着经济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与世界都将面对慢性病负担比率逐渐增高的问题。目前中国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人。影响慢病的主要社会决定

6、因素包括工业化、城镇化和老龄化。我国终端药品销售情况除了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迁移导致的刚性用药需求外,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追求的是用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高端药物、创新技术,我们将其定义为对医药的弹性需求。最具代表性的领域是抗体生物药、精准医疗、互联网医疗等。精准医疗市场规模预测全球互联网医疗投资额我国制药企业数量过多制药工业集中度依然偏低2015年,我国制药企业数量达到7,116家,但是规模均偏小,国内2005年工业百强的市场集中度为36%,到2013年市场集中度提升到45%,但是和全球百强药企80%以上的集中度相比,市场依然比较分散。我国医药制造内外资收入占比我国

7、医药制造内外资利润占比2016-2021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国内医药制造业中内资药企的收入占比不断提升,2012年达到76%的水平,至2014年均稳定在该比例附近,仿制药已经达到极限2014年,内资制药企业的净利润占比达到75%,较多低质量高价格仿制药“劣币驱逐良币”成为受益者。3.政策及环境国是目前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制药大国,可生产化学原料药1300多种,总产量80余万吨,其中有60多个品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医药行业的发展亟待政策的支持,下文是对医药工业十三五规划分析。2003年英国金融时报500强企业所属行业中,制药业是仅次于银行业的全球最有投资价值的行业。9月2

8、3日从工信部网站获悉,为进一步落实中国制造2025工作部署,促进医药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1+X规划编制工作要求,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在京组织召开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更多最新医药行业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近两年来我国医药工业继续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在各工业大类中位居前列,利润率显著高于工业整体水平。但行业发展仍存在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产品结构亟待升级、质量安全有待提高等问题。通过规划的编制,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对于引导医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9、义。辛国斌要求,一是把医药产业发展融入到制造强国建设的总体战略中去考虑,做好与中国制造2025的衔接;二是强化科学决策,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支持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好决策咨询、行业引领和调查研究的作用,保证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三是加强沟通协作,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做好与其他相关部门政策的衔接,形成推动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作为本次规划编制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桑国卫院士在讲话中指出,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编制,要把创新驱动的精神贯穿始终;要与深化医改的要求相契合,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要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上多下功夫;要加强部门联动,从顶层设计入手,兼顾产业链

10、的各个环节,找准政策发力点,使各有关部门的决策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会议确定由医药行业各领域著名院士专家和主要行业协会、重点骨干企业、医药类高校、科研机构、专业机构代表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对规划编制给予全程指导。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共同编制和发布。之前媒体报道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将为医药十三五规划编制的两大突破口,证券分析认为,医疗器械公司面临产业重构的历史性机遇,相关部门或出台更多的政策来支持高性能医疗器械发展,医疗器械企业创新的热情或被激活,相关概念股的价值有望进一步重估。A股中海王生物、乐普医疗等上市公

11、司,涉及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相关业务。4.竞争分析六方采购平台主要定位于实现三方面共享服务功能,一是战略品种、代理品种的采购平台,将为各成员企业引进代理和战略产品,降低采购成本;二是作为自有工业产品的共享平台,通过有效机制,促使六方在各自优势区域内相互支持自有工业产品的市场准入和渠道销售工作,降低运营成本;三是作为原辅材料采购的整合信息平台,六方将以工业原辅材料集中采购为合作点,减少原辅材料价格波动对企业影响,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六方组建的联合采购平台公司重要的业务就是战略品种和代理品种的采购,并将依托南沙自贸区的跨境贸易优势,有望成为全球采购平台。据经济日报记者了解,本次合

12、作的六大医药企业均为行业龙头,拥有药品批文近万个,销售收入合计近3000亿元,销售网络覆盖华南、华北、华东、华西、东北等医药市场。在业界看来,如此高起点、高规格的医药企业“牵手”在行业内尚属首次。如果六方合作顺利达成,不仅会提升企业在商品、原材料采购谈判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统一谈判、统一采购形成的规模优势也将有助于提升产品引进能力和议价能力,同时通过合作互通,有效降低自有品种在各企业的准入门槛,最终实现采购和运营成本降低。六大药企之所以“抱团”发展,主要源于医药行业增速放缓。近年来,药品生产销售收入增速放缓趋势明显,自2011年起,医药行业增速从20%、18%、13%降到9%左右。医药行业急需转

13、型,“抱团”发展无疑是医药企业突围的有效路径。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平台的搭建顺应了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及国家医改政策。一方面,通过放大区域资源优势,加强企业间工、商业网络合作与互通,提升自有品种的渠道销售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商品、原材料的统一采购形成规模优势,加强了产品引进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这也意味着医药行业开启了从竞争走向竞合、互补发展的新模式,不仅有利于促进行业规范标准的建立,对我国医药行业也将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5.市场分析在全球4万亿元的创新药市场中,中国只占六十分之一。一边是亟待满足的巨大市场需求,一边却是创新药的审批积压和研发进展乏力。近年来,政策和资本积极推动,但新药研发却被诟病为

14、“简单重复”,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扎堆”,而儿童用药等门类却显得相对冷清。在医药投资领域,新药10年磨一剑几乎是常态,创新药也成为一场资本的冒险游戏。在资本不断流入之后,药物研发“不差钱”,但硬币的另一面则是资本不均衡现象,研发早期投资者寥寥,而后期可预见新药上市的阶段,大量资本则蜂拥而上。随之而来的则是投资泡沫。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适当的泡沫或许有益于产业,但这也意味着更多机构跟着风潮去投资,资本的专业和有序成为业界呼声。创新药市场4万亿元的大蛋糕正在等待着切分,但中国药企却颇显乏力。按照世界各主要医药研发国家创新贡献分布的三个梯队中,中国目前尚处于第三梯队,对全球医药创新的贡献小于5%。此外

15、,在医药创新布局从低端精益仿制到中端渐进性创新直至塔尖的原始创新三个领域中,中国的医药创新还未攀升到塔顶,目前的医药创新的“质”还有待提升,多为渐进式创新。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吴浈也在第八届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暨2016医药产业创新论坛大会上强调,目前新药的概念从“中国型”转化为“全球型”,意味所需新药不是简单重复做仿制药。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专职副主席何维称,中国新药创新不要捏最软的柿子,要把有限的资金放在最重要的地方。“基础研究的积累是创新药产业化的土壤。”康辰药业董事长王锡娟向记者表示,创新药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自己苦练“内功”精心琢磨。一、研发重点和重点需求分离恰逢创新药市场蓬勃发展的“风口”,与国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国医药产业“瞄准”了从医药大国到医药强国的发展目标。据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5年全世界创新药市场近600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4万亿元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创新药研发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