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出师表》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561415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出师表》知识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3《出师表》知识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3《出师表》知识点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3《出师表》知识点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3《出师表》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出师表》知识点整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出师表知识点梳理1、 课文理解1出师表选自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2、主旨:本文作者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3、文中回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事,表达了受恩感激之情。4、诸葛亮文中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开张圣听); 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5、出师表

2、中的成语: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 亲贤远侫 感激涕零 作奸犯科 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 计日而待 斟酌损益 察纳雅言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7、本文的名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重点词语解释41、崩殂(死,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实在) (时)3、盖追先帝殊遇(优待,厚遇)4、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5、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

3、光大)6、恢弘志士之气 (发扬扩大)7、引喻失义 (适当,恰当)8、宫中府中(皇宫中)(朝廷中)9、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罚)(善) (恶)10、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1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示)(治)1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选拔) (给予)13、悉以咨之悉(都) 咨(询问)14、必能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疏漏)1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16、先帝不以臣卑鄙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17、猥自枉屈 (辱,这里指降低身份)18、由是感激 (感动振奋)19、遂许先帝以驱驰 遂,(于是) 许,(答应)驱驰,(奔走效劳)20、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 (有通“又”,整数后的零头) 21、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夙(早晚) 效(实现)2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庶(希望)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23、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力的机会,重任)24、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怠慢、疏忽)25、以彰其咎彰,(表明,显扬)咎,(过失)26、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咨诹,(询问)雅言,(正确)27、临表涕零 涕,(眼泪) 零 (落下)28、性行淑均 (善)(平)29、攘除奸凶 (排除,铲除)30、斟酌损益 损, (除去) 益,(兴办,增加)三、通假字必能裨补阙漏 ( 阙,通“缺”当“缺点、疏漏”讲)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简,通“检”选拔)四、一词多义道 中

5、道崩殂 (路) 咨诹善道 (方法)遗 以遗陛下 (给予) 以光先帝遗德 (遗留)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重任) 不效则治臣之罪(尽力)为 俱为一体 (是)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做,但任)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评判) 每与臣论此事 (议论)无 若无兴德之言 (没有)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不论)行 然后施行 (实行) 性行淑均 (行为) 行阵和睦 (行列)益 有所广益 (益处) 至于斟酌损益 (增加)五、虚词“于”的用法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在) 欲报之于陛下也 (及于、给)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 (对)“以”的用法 先帝不以臣卑鄙 (因为) 咨臣以当世之事 (拿)遂许先帝以驱驰

6、(而)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来)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以致) 故临崩寄臣以人事也 (把)愚以为宫中之事 (认为)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表时间,地域等界限)六、词类活用以光先帝遗德(名词动用,发扬光大)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动用,发扬光大)此皆良实(形容词名用,善良诚实的人),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动用,亲近、疏远)深入不毛(名词动用,长庄稼)七、古今异义字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指品质低劣、下流。感激:古义:感动振奋。 今义指激动感谢。 痛恨: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指十分憎恨。开张:古义:扩大。 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七、重点句子翻译(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7、,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

8、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求在乱世间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官。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紧急的关头奉命出使。(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小心,所以先帝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9、。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八、理解性背诵:(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一致。(5)

10、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6)指出出师战略目标(政治愿望)的句子是: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7)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8)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9)六、七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受命和白帝城托孤。作者回顾这些往

11、事的目的是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八、24课古诗整理1.温庭筠望江南:象征着女主人的不尽情思、无穷愁怨,断肠情怀难排遣的句子是: 。 。2.范仲淹渔家傲: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的句子是: , , 。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诗句是 ,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同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3.苏轼的江城子:抒写自己人到中年却壮心不已的诗句是: , , !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 , ?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

12、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 4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是 , 化抽象为具体,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子是 , 5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是 , , 。词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词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词中 一句抒发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6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总写北国风光的句子是: , 。化静为动的句子是: , 。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主旨句): , , 。7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少时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指出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文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 !8出师表中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原因的语句是: ,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出师表中与这句语义相仿的句子是:“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两汉兴亡原因的句子是:“ ; 。”文中插入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诸葛亮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