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讲座(上)剖析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54745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讲座(上)剖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心电图讲座(上)剖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心电图讲座(上)剖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心电图讲座(上)剖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心电图讲座(上)剖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图讲座(上)剖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讲座(上)剖析课件(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电图诊断(上),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徐 浩,诊断学基础讲稿,心电图是怎样产生的?,静息膜电位的形成 化学力和电学力达到平衡,心电是怎样形成的?,极化?,动作电位,0相:Na+ 快速内流所致 1相: K+快速外流所致 2相:K+ 外流和 Ca2+ 、 Na+内流所致 3相:K+ 快速外流所致 4相:K+ 内流和 Ca2+ 、 Na+外流所致,心电是怎样形成的?,除极?,复极?,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Na+(Ca2+),刺激,K+,心电图是怎样产生的?,心电图原理,离子的内外流导致的细胞 内、外膜电位变化,电活动在心肌 细胞间传导,经体外连接心电图机 放大、描记,标准12导联心电图,各波形及间

2、期的意义,心电图各波段意义,P波:反映左、右心房除极 P-R间期:反映激动从窦房结发出后经心房、房室交界、房室束、束支及普肯野纤维网传导心室肌所需要的时间 QRS波群:反映左、右心室除极 S-T段:反映心室早期缓慢复极 T波:反映心室晚期快速复极 Q-T间期:代表左、右心室除极与复极全过程 U波:心室肌的后继电位,12导联ECG的空间定位: 双极肢导(额面) I: RA (-) to LA (+) (右左、侧面) II: RA (-) to LF (+) (上下) III: LA (-) to LF (+) (上下) 加压单极肢导(额面) aVR: RA (+) to LA & LF (-)

3、(向右) aVL: LA (+) to RA & LF (-) (向左) aVF: LF (+) to RA & LA (-) (向下) 单极胸导(水平面) V1, V2, V3: (后前) V4, V5, V6:(右左、侧面),心电图的波形方向,心电向量环与心电图,心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电位,既有数量大小,又有一定方向,称为心电向量。,心电图测量方法与各波段异常意义,心电图测量方法,心率的计算 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测量 各波的振幅(电压)P/QRS/T 各波的时间P/QRS/T 室壁激动时间 (VAT) 间期PR间期,QT间期 S-T段移位 心电轴测定,心率60/R-R(或P

4、-P )间距平均值(s) 【正常范围60100次/分】,P 波 P波代表着右房和左房的顺序激动,因此,P波出现切迹和双相波是常见的 窦性P波在II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II、V1导联最明显 P 波时限 - 0.02 mms,右房大 (RAE),P 波电压 0.25mv,IPI 0.03 mms,左房大 (LAE),P 波时限 0.12s (通常II导联) 肢导联 P 波常有切迹,两峰间期 0.04s V1导Ptf(P-terminal force) - 0.04 mms,PR 间期,正常: 0.12 - 0.20s PR间期缩短: 0.12s 预激综合征: 结性心律逆传心房(II, III

5、, aVF导联P波倒置):逆行P可见于 QRS波前 (通常PR间期缩短), 埋于QRS中, 或在QRS后出现 异位心房节律(起源于房室结附近):由于心房激动靠近房室结所致,P波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 正常变异,PR 间期异常,PR间期延长: 0.20s I 度 AVB (PR间期通常是恒定的) II 度 AVB(PR 间期可能正常或延长; 有些P波未能下传) I 型 (文氏现象):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P波 II 型 (莫氏): 固定 PR 间期加上P波未下传 II 度 AVB(房室分离): 有些PR间期可能延长,但P波与QRS波是分离的 (即不匹配).,房室传导阻滞(AVB),I度AV

6、B,房室传导阻滞(AVB),II度I型AVB,房室传导阻滞(AVB),II度II型AVB,房室传导阻滞(AVB),III度AVB(房室分离),QRS 波,正常时限 0.06 - 0.10s QRS 时限延长(0.10s): QRS 时限 0.10 - 0.12s 不完全RBBB or LBBB 非特异性室内传导延缓(IVCD) 某些左前/后分支传导阻滞患者 QRS 时限 0.12s 完全性 RBBB or LBBB 非特异性IVCD 室性异位节律(如室速、起搏器心律),V1导联终末R波提示晚期的向前除极 I, aVL, V6终末S波提示晚期向右除极 aVR导联终末R波提示晚期的向右除极,室内传

7、导阻滞 RBBB,V1导联终末S波提示晚期的向后除极 I, aVL, V5,V6终末R波提示晚期向左除极;通常为宽的单相R 波,另外,从V1到V3 R波递增不良也很常见,室内传导阻滞 LBBB,最常见的室内传导阻滞 电轴左偏,通常-45 -90度; II, III, aVF导联呈 rS 波 I 和/或 aVL 导联小q波,室内传导阻滞LAFB,LAFB,I AVB,RBBB,LAHB,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IVCD),QRS时限 0.10s 不符合特定束支或分支阻滞诊断标准 引起不定型IVCD的原因: 心室肥厚(尤其是LVH) 心肌梗死(所谓梗死周围阻滞) 药物,尤其是IA 和IC类抗心律失常药

8、 高血钾,QRS形态和电压异常,正常胸导联QRS形态较恒定,肢导联变化大,但也有一定规律性。QRS 振幅因人而异,在不同导联差别也很大,主要取决于心室大小及胸导电极与心室间距离 V1、V2导联多呈rS型,R/S1,RV52.5mv,超过此值常提示左心室肥大 II导联 QRS波绝大多数是直立的, aVR导联 QRS波是倒置的。RaVR0.5mv,超过此值提示右心室肥大; aVL、aVF导联QRS形态不定, RaVL1.2mv, RaVF2.0mv,超过此值常提示左心室肥大,QRS形态和电压异常,胸前导联: 小r波见于V1或V2导联,并逐渐递增至V5,V6导联R波通常小于 V5导联R波. 相反,

9、s波见于V6 或V5导联,并逐渐加深至 V2导联. V1导联S波通常小于 V2导联S波. R/S移行见于 V3或V4导联. 小的“间隔” q波可见于 V5和V6导联.,顺钟向转位?,逆钟向转位?,LVH,LVH RV52.5; RaVF2.0; SV1+RV54.0(男) SV1+RV53.5(女),RV11.0mv; R/S1;RaVR0.5mv,电轴右偏 105; 右房大,RVH,QRS形态和电压异常,若6个肢导中正向波与负向波电压的绝对值之和均小于0.5mv,或(和)每个胸导联的QRS波群电压的绝对值之和均小于1.0mv,称为低电压,前者又称为肢导低电压。常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水肿

10、、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胸腔积液、气胸等,也可见于少数正常人。,QRS形态和电压异常,Q波 正常人除aVR导联可见Qr、QS型,V1、V2导联可呈QS型外,其它导联Q波时限应0.04s,振幅1/4 R,而且无切迹。 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称为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死。,ST段,ST段移位 选择基线较平直的导联; 一般应与T-P段相比较,如因心动过速等原因T-P段不明显时,可与P-R段相比较; 斜行向上的S-T段,以J点作为判断S-T移位的依据 斜行向下的S-T段,应在J点后0.08s处进行测量,ST 段下移 上斜性upsloping 水平性horizontal 下斜性downsl

11、oping,ST段,ST下移超过正常范围 心肌缺血、心肌损害; 低血钾; 洋地黄作用; 心室肥厚;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室内传导阻滞; WPW; 室性节律;,Note: “horizontal“ ST depression in lead V6,LAH,LVH,ST段,ST段上抬 早复极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弓背向上); 室壁瘤; 变异性心绞痛; 急性心包炎(弓背向下),正常ST 段抬高: 见于有大S波的导联(如V1-3), 通常形态是凹面向上的 (concave upward). ST 段呈凹面向上抬高也可见于其他导联,通常称作早复极 (early repolarization),如见于

12、V4-6导联,ST段弓背向上或平直抬高(Convex or straight upward) ,提示透壁损伤或梗塞,T波,形态 不对称的宽大、光滑的波,前支较长,后支较短; 方向 正常 T 波通常与 QRS 主波方向相同(右胸导联除外),正常ECG上, I, II, V3-6 导联T波通常是直立的,aVR导联是倒置的 电压 在以R波为主导联中,T波不应低于R波的1/10 胸导联(V2V4)T波有时可高达1.5mv,但V1的T波一般不应超过0.4mv 若胸导联T波均直立,则TV5不应低于TV1,T波,T波倒置、低平或双向 心肌缺血/心梗; 心肌炎; 低血钾; 洋地黄作用 心室肥厚; 室内传导阻滞

13、; WPW; 室性节律;,ST 段和 T 波 从某种意义上讲,ST段这种说法并不恰当,因为ST段很难与T波截然分开。通常ST-T起自 J点(QRS结束处),是一平滑、连续的波形,缓慢上升至T波峰点,继而较快速地降至等电位线或U波起始处。因而,T波是不对称的。 有些正常人,尤其是女性,T波是对称的,也可以见到水平的界限分明的 ST段,ST-T共同反映心室复极情况 原发性ST-T改变(心室除极顺序正常) 提示心肌病损 继发性ST-T改变(心室除极顺序异常) 不一定有心肌的损害,如WPW、室性节律、束支传导阻滞,ST-T异常,ST-T改变的特异性更多地来自临床资料,而非心电图本身,因此常用“非特异性

14、ST-T改变”的术语。但这并不是说心电图改变不重要!临床医生有责任去探究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ST-T异常,QT 间期,QT 间期 QT间期长短与心率快慢密切相关; 在心率60100次/分,QT间期正常值为0.32 0.44s QTc = (QT)/ RR (秒)的平方根,QTc 0.44s,QT 间期,QT 间期延长 心肌缺血、心肌损害; 心室肥大; 室内传导阻滞; 低血钙、低血钾; 药物因素(奎尼丁、胺碘酮) QT 间期缩短 高血钙 洋地黄效应,QT 间期,长 QT 间期综合征-易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晕厥和猝死,典型心律失常为尖端扭转室速. 常见原因: 药物(许多抗心律失常药, 三环类

15、,吩噻嗪,其它) 电解质紊乱( K+, Ca+, Mg+降低) CNS 疾病(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风, 脑外伤) 遗传性 LQTS 冠心病 (某些心梗后患者),U波,出现于T波后0.02s0.04s 电压低于同导联T波 其方向与T波方向一致 一般以胸导联(尤其V3)较清楚,U波,U波升高(T/2) 血钾低(ST段下移、T波低平及U波明显三联征) 服用奎尼丁、洋地黄 U波倒置 高血压性心脏病 冠心病心肌缺血,LQTS患者V6 导联显示巨大的负向TU融和波; V1导联U波明显直立,额面QRS电轴,正常: -30+90,I III,电轴正常 电轴左偏 电轴右偏 极度右偏,简易测量电轴方法,首先

16、寻找肢导联中等电位(负向波、正向波大小基本相等)的导联,电轴方向即与之垂直; 如没有,找一下肢导联中有无高度或深度差不多的导联,电轴方向即位于二者夹角正中。,额面QRS电轴,电轴左偏: -30o 左前分支阻滞 (LAFB): rS complex in leads II, III, aVF, small q in leads I and/or aVL, and axis -45o to -90o 某些II导联呈Qr 的下壁心梗患者 (making lead II negative) 同时合并下壁心梗和LAFB (QS or qrS complex in lead II) 某些 LVH患者 某些 LBBB患者 某些 WPW 综合征 (large negative delta w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