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蘑菌种的制作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88552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腿蘑菌种的制作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鸡腿蘑菌种的制作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鸡腿蘑菌种的制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腿蘑菌种的制作(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鸡腿蘑菌种的制作一、母种制作鸡腿蘑菌种主要采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纯菌种。鸡腿蘑菌丝在 养基(马铃薯200 克,葡萄糖 20 克,琼脂 20 克,加水至 1000 毫升)上生长良好。在以下加富培养基或麦粒煎汁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得更好。1、马铃薯 200 克、葡萄糖 20 克、硫酸镁 、磷酸二氢钾 、磷酸氢二钾 、维生素 克、琼脂 20 克,加水至 1000 毫升。2、小麦 200 克,浸泡 10 小时,煮 30 分钟,滤汁,加葡萄糖 20 克、蛋白胨 3克、硫酸镁 、磷酸二氢钾 、维生素 、琼脂 20 克,加水至1000 毫升。3、小麦 250 克,浸泡 10 小时,煮 30 分钟,滤汁,加马铃薯 1

2、50 克、葡萄糖20 克、蛋白胨 2 克、硫酸镁 、磷酸二氢钾 、维生素 克、琼脂 20 克,加水至 1000 毫升。菌丝最初白色,然后变成灰白色,培养基的颜色也随之加深。在恒温箱中,25条件下菌丝在 710 天可长满斜面,最快的56 天。二、原种制作采用稻草、棉籽壳、杂木屑三种原料为主制作培养基和用麦粒制作培养基。试验证明,鸡腿蘑的菌丝在这几种培养基上都可以正常生长,但在以麦粒和棉籽壳为主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各种原种培养基的配方如下:1、稻草培养基稻草(切段或粉碎)60%、麸皮 25%、玉米粉 8%、复合肥 5%、糖1%、石灰 1%。2、棉籽壳培养基 A 棉籽壳 90%、麸皮 玉米粉 石灰

3、1%。3、棉籽壳培养基 B 棉籽壳 麸皮 10%、尿素 石灰 2%。4、棉籽壳培养基 C 棉籽壳 78%、麸皮 10%、玉米粉 5%、复合肥 5%、糖 1%、石膏 1%、维生素 量。5、木屑培养基杂木屑 75%、麸皮 15%、玉米粉 8%、糖 1%、石膏粉 1%、维生素量。6、麦粒培养基麦粒加水,浸泡 1015 小时,加 1%石灰粉煮沸 30 分钟(至无白心,而皮不破),稍晾后装瓶。以上培养基的含水量均控制在 60%65%,所有培养基均保持自然 ,按常规方法装瓶,塞棉塞,常压或高压蒸汽灭菌。冷却后,在无菌箱或无菌室中无菌操作接入母种,置于 2426的温室或温箱中培养。经 3035 天鸡腿蘑菌丝

4、就可以长满全瓶。除固体菌种外,鸡腿蘑的原种也可以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制成液体原种。在各母种培养基配方中取消琼脂,即可作为液体培养基配方。鸡腿蘑菌种的好坏对子实体的产量影响甚大,应加以注意。菌株不同,菌丝的形态也不完全一样。有的菌株起初是线状的,后来逐渐产生气生菌丝;有的菌株起初是棉絮状,后来逐渐变成线状,色泽为白色或灰白色。好的菌种利用培养料的能力强,菌丝生长较快。三、栽培种制作1、栽培种培养基同上述原种培养基配方。杂木屑 78%、麸皮 20%、碳酸钙 1%、蔗糖 1%,料水比为 1:1.5,自然。蘑菇堆肥 28%、木屑 60%、麸皮 12%,料水比 1:.5,自然。2、制作方法栽培种的培养

5、容器采用聚丙烯塑料薄膜袋(长 3436 厘米,宽1417 厘米,厚度 米)。具体操作。选用上述培养基配方,按要求把原辅材料备好,加水搅拌均匀,然后装袋。装袋时先抓 23 把培养料装进袋中,用手把袋底的边角压入袋内,并压紧培养料使之成圆柱形,袋底平稳能直立于地面。在袋中插入圆形木棒或直径 2好插到底,但应避免刺破袋子,而后继续边装料边用手压实,装至袋长的 2/3(约 500 克干料),压平表而,拔出木棒或试管。这样预埋管(棒)再装斜,拔出后留下的洞穴坚固、在搬运过程中不易堵塞,灭菌时蒸汽容易穿透培养料,灭菌能更彻底,而且接种时原种落入洞底,加速菌丝生长、缩短栽培种培养时间。培养料装好后,将袋口及表面弄干净,在袋口上套上硬塑料套环(内径 米,高 米),让袋口薄膜从环内通过,并向外顺环壁朝下翻转,然后将袋口整平,塞上棉塞,进锅灭菌。为防止棉塞受潮,进锅后每层塑料袋上方都要盖牛皮纸。以 斤/平方厘米的蒸汽压力灭菌 时,或常压蒸汽灭菌 810 小时,灭菌后取出冷却。接种与培养。栽培种也应在无菌箱或无菌室内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然后与原种同样条件进行培养。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