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李志金-ppt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46522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9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吞咽障碍李志金-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吞咽障碍李志金-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吞咽障碍李志金-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吞咽障碍李志金-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吞咽障碍李志金-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吞咽障碍李志金-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吞咽障碍李志金-ppt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李志金,吞咽障碍中医康复治疗,概述,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的过程发生障碍。除口、咽、食管疾患以外,脑神经、延髓病变、假性延髓麻痹、锥体外系疾病、肌病等均可引起吞咽困难。,在脑卒中的急性期,吞咽困难的发生率高达40%50%。随着疾病的好转,多数患者吞咽功能可逐渐恢复,但是,约近10%的患者,其吞咽困难不能自行缓解,需要进行专门的康复治疗。,病因,病理性吞咽困难:吞咽通道的结构出现病理改变,使食团由口腔运送到胃受到阻碍,如肿瘤、食管狭窄及气管切开等。 神经源性吞咽困难:指因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与吞咽困难相关的肌肉无力、不协调、瘫痪或运动不精确造成的吞咽困难,如脑卒中、肌萎缩

2、性侧索硬化及帕金森等。,症状和体征,1.食欲低下,只选择易吞咽的食物 2.进食时经常有食物从口中洒落,吞咽时伴有仰头动作 3.进食或饮水时经常出现呛咳 4.进食后有咽部食物残留感、胸骨后堵塞感或食物反流 5.进食时间延长,餐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鸣、咳嗽,痰中混杂食物残渣,6.发声呈湿性嘶哑 7.体重减轻甚至脱水 8.构音障碍、流涎、口腔卫生差 9.反复发生肺部感染,临床分期及特点,1.认知期障碍:意识障碍或存在认知、注意力情感控制等控制 2.准备期障碍:口唇闭锁困难、流涎、食物容易从口中漏出;口腔内感觉障碍、咀嚼肌与舌肌运动障碍;牙齿缺损等 3.口腔期障碍:舌肌僵硬、协调运动障碍,食团形成及

3、输送困难;构音障碍等。,4.咽期障碍:误咽或吸入,频发呛咳;食物经鼻返流;湿性嘶哑等。 5.食管期障碍:食物沿食管向下输送困难,咽下的食物发生返流。,中医对吞咽障碍的认识,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属中医“中医舌本病”、“暗痱”、“喉痹”、“喉喑”、“舌喑”等。 随着中医药治疗的逐步推广,中医特色治疗和中药的介入,使得中西医多种疗法相互渗参,相辅相成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情志所伤,生活起居失宜,使人体阴阳平衡失调,以致气血亏损、气滞血瘀、血阻经络,发为本病。 病理:风(肝风、风痰),火(肝火、心火),痰(痰湿、风痰),气(气虚、气阙),血(血虚、血瘀),互相影响,中医认

4、为吞咽障碍病症在咽喉,病位在大脑,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则包含:风、火、痰、血瘀、虚之症,针对不同证型中药汤剂治疗上多以补虚、祛瘀、息风化痰、泻火等立法。,中医对吞咽障碍辩证论治,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头晕头痛,咳嗽痰多或咳痰乏力 突然或逐渐出现半身不遂,肢体麻木 口服歪斜,言语謇涩(构音不清、失语) 亦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 或有呆痴,抽搐,失明,吞咽困难 大便秘结,纳呆 舌体胖,舌质黯红 舌苔黄腻 脉弦滑或弦数,肝肾阴虚,肝阳上亢,1.头晕头痛,口干耳鸣,少寐多梦 2.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吞咽困难 3.言语謇涩(构音障碍或失语),口咽歪斜 4.大便秘结 5.舌红少苔 6.

5、脉弦或弦数,气虚血瘀,1.倦怠乏力,心慌气短 2.半身不遂,肢体无力 3.偏身麻木,手足肿胀 4.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吞咽困难,言语謇涩 5.大便溏稀或秘结 6.舌质淡或紫黯 7.舌苔薄白或白腻 8.脉细或涩,中医特色治疗,经络放血治疗 穴位注射治疗 推拿治疗 针灸治疗体针+项针、头皮针、舌针、耳针、眼针,针灸治疗,针刺治疗原理 近部取穴有疏通经络,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之功。 远部取穴调整经络气血,改善整体机能之用,头皮针,是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运用针刺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针灸刺激人体面:舌、口腔等部位在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区,促使瘫痪的舌肌、咽喉肌功能恢复。 选用语言2区、3区、运用区治疗,体针,

6、主要选取经络走行直接或间接与咽、喉相联系的穴位,或依据穴位的近治、特殊治疗作用而选穴,“心开窍于舌”,心经经脉循行于舌体,内关乃心包经要穴,通里为心经腧穴,“脾经脉连舌根、散舌下”,足三里为脾经穴位,循经通舌故取该穴而治呛咳。“面口合谷收”,颜面口腔疾病多取合谷穴。 内关,通里,足三里,合谷是临床治疗吞咽障碍常用的针刺穴位。,项针,颈项针主要通过近治作用刺激穴位附近的吞咽、迷走神经感觉纤维,进行兴奋传递,使突触重塑,大脑细胞进行功能重组,因而使被破坏的神经反射弧重新建立起来,促使麻痹神经功能恢复。,项针局部选穴: 双侧凤池 双侧翳明 双侧供血,项针局部选穴: 廉泉穴 双侧吞咽穴 外金津玉液 治

7、呛咳 治呛咳+双吞咽即为:舌外三针,吞咽障碍的针灸治疗,吞咽穴(经外奇穴) 定位:舌骨与喉结之间,正中线旁开0.5寸凹陷中 解剖:该穴平C4-5之间,针经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肩胛舌骨肌、甲状舌骨后缘,达咽缩肌,内有喉上神经分支。 主治:吞咽困难,构音不清。 操作:押手经向外推开颈总动脉,针刺向内侧3分,捻转5-10秒后出针 注意:不可向外侧刺,以免伤及甲状腺上动脉。,外金津玉液(经外奇穴) 主治:舌肿,舌强,失语,舌瘫,舌肌萎缩,流涎,吞咽困难,构音不清 操作:针尖向舌根方向,刺入1.2寸,捻转10秒后出针,廉泉穴 主治:舌下肿痛,舌急缩,舌纵涎出,舌强,中风失语,舌瘫,舌肌萎缩,流涎,吞

8、咽困难,构音不清 操作:向舌根方向斜刺1.2寸,捻转10秒后出针,治呛穴(经外奇穴) 定位:在舌骨与甲状软骨上切迹之间 解剖:针经皮肤、甲状舌骨正中韧带,舌骨会厌韧带,达会厌。由迷走神经支配。 主治:呛咳、吞咽障碍 操作:向舌根部刺约0.5寸,捻转5-10秒出针 注意:针刺时患者发生面红,呼吸困难应立即出针。,眼针、耳针疗法 人体的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循行分布都直接或间接与眼、耳有着密切的,多以全息理论为基础应用治疗。,吞咽障碍的中医饮食治疗,吞咽障碍的患者药膳当辩证选用,根据其虚实之不同秉持补虚泻实之原则,又当顾及其辩证之证型不同。 故在吞咽障碍患者的药膳处方中,当以证候为基础,以患者的主诉为处方靶向,症证病三者结合,综合处方。,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