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一章绪论.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46405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一章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一章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一章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一章绪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一章绪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一章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一章绪论.ppt(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技术经济学,知识准备,技术及其与科学的关系 经济及其与技术的关系,技术及其与科学的关系,技术的概念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技术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技术是制作的技术 狄德罗:技术是为某一目的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定义要点: (1)技术是“有目的的”。 (2)技术实现通过广泛的“社会协作”完成。 (3)技术存在两种表现形式:硬件和软件。 (4)技术是成套的“知识体系”。,亚里士多德(384 BC - 322 BC ),狄德罗(1713-1784 ),到20世纪90年代,技术被定义为硬件、软件、组件、才件以及其他无形资产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 然的实践中,

2、按照科学原理及一定 的经验需要和社会目的而发展起来 的,用以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知 识、经验和技巧。,技术与科学的关系,经济及其与技术的关系,经济与大经济观 技术与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经济与大经济观,经济的含义: 其一:“国民经济”,指社会再生产的整个过程(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或国民经济的组成(例如:一、二、三产业等)。 其二:“经济基础”,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其三:“经济或不经济”,指节约或节省,含效益之意。 大经济含义: 是视经济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大系统,系统内各生产力要素协调组合,人流、物流、信息流有序运行,形成经济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与体制。 特点:科技化、信息化、

3、系统化、效益化,科技化,科技与经济 紧密结合,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劳动密集型向技 术密集集约型转化,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发展,信息化,社会信息化 经济信息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 全球资源共享,系统化,系统结构的复合性 系统平衡的动态性 系统目标的整合性,效益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节约使用,技术与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1)当“经济”理解为“国民经济”时,两者关系表现为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当“经济”理解为“经济基础”时,两者关系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3)当“经济”理解为“节省、节约”时,两者的关系表现为科技活动与经济可行性的关系,第一章 绪 论,1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形成 2 农业

4、技术经济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3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特点及研究内容,一、农业技术经济学形成的条件 二、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形成过程,1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形成,1.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者重视价值观念;,自然经济,生产的目的是生活需要,不进行成本和价值量的核算,商品经济,生产的目的是盈利,要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2.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较多的成熟技术可供选择; 3.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特殊需要。,1.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 2.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 3.停滞阶段(20世纪70年代) 4.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 5.完善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萌芽阶段,引进苏联科学技术:计

5、划工作、基本建设工作和企业管理 部分留学归来人员:大农业机械使用和农场管理 “大跃进”、“浮夸风”、“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发展阶段,党中央提出了“调整、整顿、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党中央制定的1963-1972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于光远 新建设1963年第5期 “加强农业技术经济问题研究” 新疆八一农学院首先开设了农业技术经济的专题,停滞阶段,文化大革命中: 经济管理学科都被批判。整个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学、科研队伍被拆散,机构瓦解,教学科研工作停顿,成熟阶段,197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了1978-1985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原国家教委设立了技术经济教学指导组 全国成立了中国农业技术经济

6、研究会 各有关高等院校恢复了农业技术经济课程的教学 1980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为标志,我国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完善阶段,1990年召开全国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研讨会后,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经济学将不断吸收各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概念 二、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性质,2 农业技术经济学概念及研究对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概念,1、概念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依据农业的特点,研究农业技术政策、

7、技术措施、技术方案运用的经济效益及可行条件的科学。 2、三要素 技术、经济和计量,(1)技术 定义:人们在农业生产和改造自然的经济活动中,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所采取的方法、手段和工具设备的总称 。 三种形态:物化形态、设计形态或知识形态、能力形态或经验形态。 (2)经济:劳动节约和经济分析(建立在技术方案选优基础上的资源节约程度的分析评价) (3)计量(应用数学原理、方法和计算技术,对农业技术经济命题或某一经济事物赋以量的规定性。),三种代表性观点: (1)以技术进步为主线 (2)以经济为主线 (3)以技术和经济的关系为主线(以农业领域中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矛盾运动规律为对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

8、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以农业生产力中技术要素的配合、 运用及其发展的经济效益和条件为研究对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性质,结构特征:交叉科学 性质:经济学 它既可以从经济的角度,也可以从技术的角度来研究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它既有经济科学的属性和特点,又有技术科学的属性和特点。这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本质特征。 有人形象的将其比喻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种间杂种”,它同时具有“父本”和“母本”的某些特征,表现远缘杂交种的强大优势。农业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3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特点及研究内容,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特点 二、农业技术经济领域的矛盾 三、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特点,1、综合性:多学科工作者具备多种能力 2、计量性: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定量分析为主 3、比较性:比较的观点;原理和方法 4、预见性:尽可能接近实际,但不可能完全精确 5、实用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6、时空性:时空性决定了技术经济评价结论不能简单移植,二、农业技术经济领域的矛盾,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之间的矛盾 技术措施、生产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 技术措施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如瓶颈资源) 技术措施和使用条件之间的矛盾 先进技术和使用负面效应之间的矛盾,三、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