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肿瘤病理变化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24326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脏肿瘤病理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肝脏肿瘤病理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肝脏肿瘤病理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肝脏肿瘤病理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肝脏肿瘤病理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脏肿瘤病理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脏肿瘤病理变化(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主讲:金 鑫,鸡马立克氏病 (Mareks disease,MD),禽病学课件,2,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疱疹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多型性、淋巴组织增生性、淋巴瘤性疾病。所谓多型性:指本病有神经型、眼型、内脏型、皮肤型。 本病的特征:(1)外周N发生淋巴样细胞增生浸润而肿大,引起一肢或两肢麻痹,所以又叫做鸡麻痹症;(2)生殖器官、个内脏器官也引起淋巴样细胞的浸润,形成肿瘤样新生物;(3)虹膜由于淋巴样细胞浸润,由正常的橘红色变为灰白色,瞳孔缩小;(4)皮肤的羽毛囊,由于淋巴样细胞浸润而增大成小结节状或瘤样物。 总之,病鸡的各组织脏器发生淋巴样细胞(单核C)的浸润。,3,鸡MD病的经济损失,主要

2、由以下两个方面造成: (1)急型性:(内脏型):能够引起雏鸡的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内脏里形成肿瘤样新生物。 (2)慢型性:以神经症状为主,主要发生麻痹、消瘦,因此,在肉用鸡中产生很高的废弃率;产蛋鸡其产蛋量明显下降。因此,本病对机械化养鸡业威胁很大。美国从1960年1967年每年由于本病损失两亿美元以上。 本病于1907年马立克先报导的,认为鸡白血病的另一型,1965年定名为马立克氏病,1967年才定病原。,4,MD在全世界所有养鸡的国家都有发生,在疫苗研制出之前,造成的经济损失极为严重。受害鸡群的发病率从几只到25%或30%不等,间或可高达60%。70年代广泛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

3、以来,本病的损失已大大下降,但疫苗免疫失败屡有发生。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现毒力极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给本病的防制带来了新的问题。,5,病原学,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是一种细胞结合性病毒,以前主要依据其嗜淋巴的生物学特性被列为-疱疹病毒。MDV分三个血清型:1型为致瘤的MDV;2型为不致瘤的MDV;3型为HVT。病毒核衣壳呈六角形,85-100nm;带囊膜的病毒粒子直径150-160nm。羽囊上皮细胞中的带囊膜病毒粒子273-400nm,随角化细胞脱落,成为传染性很强的无细胞病毒。,6,MDV基因组是双股DNA,衣壳为立体对称的20面体,由162个中空

4、的微粒体组成。,7,病毒在病鸡体内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 1、裸体病毒:是严格的细胞结合性病毒,病毒颗粒外面无囊膜,裸体病毒在肿瘤病变组织中和C紧密结合着。因此可以说肿瘤病变中的病毒大多数是裸体病毒。裸体病毒是严格的细胞结合性病毒,当C破裂死亡时,病毒的传染性就消失,是与C共存亡,细胞未死亡以前病毒仍具有感染力。,8,2、完全病毒:是非C结合性病毒,病毒颗粒外面有较厚的囊膜。完全病毒是在病鸡的羽毛囊上皮C中形成的,并存在于羽毛囊上皮C中,可以脱离C而独立存活,在传播MD方面起主要作用。完全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很强。在羽毛囊上皮中产生的病毒颗粒有囊膜(封套)而且感染性很强;在其他上皮C和培养的C

5、中产生的病毒颗粒是无囊膜(极少数有囊膜),因而是无感染性的。,9,完全病毒只有和活C结合时有感染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几乎没有感染性病毒。这些病毒,主要通过C与感染C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通过其他活的C再感染其他C。用含MDV 的C制备物进行卵黄囊接种后,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有病毒蚀斑。 MDV在鸡肾C、鸭胚肾C培养时,可以引起细胞病变,在C核内可以看到裸体病毒,通过C间接触而转移。C外能看到完全病毒。,10,现已分析出不少病毒株,各毒株之间致病性差异较大。 毒力强的毒株能引起急性(内脏)型MD病。常在内脏器官和皮肤、肌肉中形成肿瘤;毒力弱的毒株,一般引起慢性(神经)型MD病。引起N系统的病变较多,引

6、起内脏肿瘤的较少,也能引起眼型;无毒株只引起隐性感染。 MDV在抗原性和火鸡疱疹病毒很相似,后者对鸡无致病力,但与MDV有交叉免疫反应。 MDV连续通过鸡肾细胞继代培养后,使毒力可以减弱,但其抗原性和致癌性也随着减弱或消失。,11,MDV具有6种不同的抗原:以A、B、C、D、E、F。其中A、B、C三种最常见:A抗原能释放到细胞培养液中,与毒力有关,弱毒疫苗株缺少A抗原;B、C两种抗原只有在细胞破裂后才能释放出来。 MDV的抵抗力:垫料上的病毒在室温中能生存16周;干燥羽毛上的病毒在室温中生存8个月;4中7年;但对消毒剂的抵抗力弱,在常温经10min就被灭活掉。,12,MDV在病鸡体内的分布:鸡

7、感染MDV后终身带毒,病毒主要存在于肿瘤组织、神经、血液及皮肤等处。尤其羽毛囊上皮中含完全病毒的量最多。,13,流行病学,传染来源: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随羽毛、皮屑排出,使污染鸡舍保持传染性。鸡感染MDV后终身带毒,病毒在鸡只的大多数组织、脏器中存在。病毒在病鸡的羽毛囊上皮中成熟成完全病毒,因此,羽毛囊上皮C中含有大量有致病力的病毒,带有病毒的上皮C和羽毛,以皮屑和皮垢的形式脱落下来污染外界环境。病鸡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也含有病毒。,14,传播途径:消化道和呼吸道。吸血昆虫如:蚊子、鸡螨、鸡虱等也可能是传播本病的媒介着。通过鸡蛋传播的可能性:没有人证明鸡蛋能传播本病。大部分实验认为不可能

8、。也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病毒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空气源传播,经口感染不是重要的传播途径。现在普遍认为,本病不发生垂直传播,通过种蛋的表面污染而将病从母鸡传给子代的可能性也很小。节肢昆虫不能传播本病。,15,易感动物:鸡是最重要的自然宿主,幼年鸡比成年鸡易感。其次是火鸡、野鸡、珠鸡。其他禽类如:鸭、鹅、鸽、天鹅、猫头鹰、鸵鸟和金丝雀,也有发病的报道。其他哺乳动物无感受性。 但近年来报道有些致病性很强的毒株可在火鸡造成较大损失。不同品种或品系的鸡均能感染MDV,但对发生MD(肿瘤)的抵抗力差异很大,如伊莎、罗曼、海赛等蛋鸡品种和国内的北京油鸡和狼山鸡均对MD高度易感。感染时鸡的年龄对发病的影响也很大

9、,特别是出雏和育雏室的早期感染可导致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年龄大的鸡发生感染,病毒可在体内复制,并随脱落的羽囊皮屑排出体外,但大多不发病。母鸡比公鸡对MD似乎更易感。,16,发病年龄:马立克氏病主要侵害25个月龄(812周龄)的雏鸡;有的说12个月龄的多发,3个月龄时明显下降;但也有成年积发病的报导。一般认为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急性(内脏)型多发生于年轻鸡群(23个月),N型(慢性型)是3个月以后的鸡多发,母鸡比公鸡感受性大,肉用鸡多发生内脏型MD。 MD疫苗接种后的鸡,从3565日开始发病,N型比内脏型多,可是病毒的感染复制方式、病变发生、病毒的排出等没有变化。,17,发病机制:MDV通过

10、侵入门路,首先在L系统,特别是腔上囊和胸腺中繁殖,然后在肾脏、毛囊和其他器官的上皮中繁殖,在宿主的终生都存在有感染力的游离病毒,从毛囊中释放出来。目前认为,MD具有自家免疫性疾病的特征,可能是一种自家免疫性疾病。 流行特点:各种环境因素如存在应激、并发感染其他疾病和其他饲养管理因素都可使M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鸡群中存在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呼肠孤病毒、球虫等引起严重免疫抑制的感染均可加重MD的损失。,18,临床症状,潜伏期:本病是一种肿瘤性疾病,潜伏期较长。最早可在34周龄时看到临诊病鸡,一般以23个月龄的鸡发病最为严重,种鸡和产蛋鸡常在1620周龄出现临诊症状,也可延迟至2430周

11、龄或60周龄以上。 类型:根据症状和病变发生的主要部位,MD在临诊上可分为4种类型:神经型(古典型,典型型,鸡麻痹症,慢性型)、内脏型(急性型,大肝型)、眼型(鱼眼,灰眼,珍珠眼流行性盲眼)和皮肤型。,19,1、神经型:临床上多见,2个月龄5个月龄的鸡多发,3个月龄以下的雏鸡少发,5个月龄以上的更少发。 病毒主要侵害外周神经,最常侵害坐骨N、坐骨N丛、颈部迷走N、臂N。当坐骨N受侵害时,一肢或两肢发生不全麻痹,步态不稳,以后完全麻痹,不能行走,呈现特征性姿势,一腿伸向前方另一腿伸向后方的特征性姿态,形如“臂叉”。臂神经受侵害时,受侵害侧翅膀下垂。当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受侵害时,病鸡发生头下垂或头

12、颈歪斜。当迷走N(植物神经)受害时,可引起嗉囊麻痹或扩张、呼吸困难、腹泻、消瘦、贫血等症状。当腹腔N受害时,常有拉稀症状。 N型致死率不高,一般为110%,个别为1030%,N型病例中有510%与内脏型混合感染。,20,临床症状,神经型: 毒力较弱的毒株侵害臂神经时,受侵害侧翅膀下垂。,21,临床症状,神经型: 当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受侵害时,病鸡发生头下垂或头颈歪斜。,22,临床症状,神经型: 坐骨神经受侵害时,引起腿麻痹,表现为一侧较轻一侧较重,完全麻痹时,不能站立蹲伏或呈一腿伸向前方另一腿伸向后方的特征性姿态。,23,2、眼型:较少见,但鸡只的年龄越大则越常见。病变发生与一眼或两眼,轻者视

13、力减弱,对光线的反应迟钝,重者丧失视力。虹膜的正常色素消失,呈环状或斑点状褪色(由正常的橘红色变为灰白色),瞳孔边缘不整齐,严重时,瞳孔收缩,只剩下针尖大的小孔。,24,临床症状,眼型: 主要侵害虹膜,出现单眼或双眼,虹膜失去正常色素,瞳孔边缘不整齐,严重时瞳孔只剩下针尖大小的孔。有的在眼部形成肿瘤。,25,3、皮肤型: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且少见。往往屠宰时发现。可发现羽毛囊增大,形成小的结节状或瘤装物,此种变化常见于大腿部、颈部和躯干背面,严重时,病变部位皮肤变成疥癣样,表面形成淡褐色痂皮。,26,临床症状,皮肤型: 皮肤毛囊形成小结节或瘤状物,这是由于淋巴细胞性肿瘤增生所致。,27,皮肤

14、型马立克氏病,28,临床症状,内脏型:内脏型往往在死后剖检时才发现内脏上的病变。由毒力强的病毒引起的,常侵害幼龄鸡,多呈急性爆发,病性急剧,精神萎顿为特征,几天后部分病鸡出现共济失调,随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麻痹;部分病鸡死亡而无特征临床症状;很多病鸡表现脱水、消瘦和昏迷。主要发生在15月龄的雏鸡,但其损失最高的是35个月龄时,到产蛋时,其损失大为减少。肉用鸡发生内脏型的较多,在肉用鸡中致死率为580%,平均为1530%。极个别的成年鸡有时也引起内脏型MD病。,29,病理变化,1、N型:最常见的病变表现在外周神经和植物N,常受害的N有:臂神经、坐骨神经丛和内脏大神经最常见。受害神经增粗,比正常粗

15、23倍,外观似水中泡过,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横纹消失,N干上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因而使N变的粗细不均。病变常为单侧性,将两侧神经对比有助于诊断。 N干变粗是因为大、中、小淋巴细胞、MDC和浆C的浸润。有的是由于水肿的结果(发白)。N型中有510%的病例有内脏型的病变。因此,同时有内脏的病理变化。,30,病理变化,坐骨神经肿大,31,病理变化,内脏型:急性病例的100%,内脏有肿瘤样新生物,N和眼型的变化是次要或较少见。内脏器官以卵巢的受害最为常见,其次为肾、脾、肝、心、肺、胰、肠系膜、腺胃、肠道和肌肉等。在上述组织中可见大小不一的肿瘤结节或肿块,呈灰白色,呈扁平或圆球状,质地坚硬而致密,有时肿瘤呈

16、弥漫性,使整个器官变得很大。为正常的几倍,颜色变淡,病健相间,呈大理石样。 卵巢:发生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半透明的病变,严重时呈肉瘤样,象菜花状(韭菜花样)。,32,33,病理变化,肝脏肿瘤,34,病理变化,肝脏肿瘤,35,肝脏肿瘤,病理变化,36,病理变化,肺脏肿瘤,37,病理变化,脾脏肿瘤,38,病理变化,肾脏肿瘤,39,病理变化,心脏肿瘤,40,病理变化,腺胃肿大、结节,41,病理变化,腺胃壁增厚,42,病理变化,胸肌肿瘤,43,病理变化,肌肉组织下的乳白色肿瘤组织,44,睾丸肿瘤,45,46,47,病理变化,皮肤型病变往往拔毛后,才被发现,羽毛囊肿大成小结节状瘤状物。这些变化在大腿部、颈部、躯干背面的皮肤多见。严重时病灶可变成疥癣样表面,形成淡褐色的痂皮。 内脏器官的淋巴瘤病变是较一致的增生性质。细胞组成类似外周神经的A型变化,由弥漫增生的小至中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MD细胞和被激活的原始的网状细胞组成。皮肤的变化大体上是炎症性的,但也可为淋巴瘤性的。,48,诊断,MDV是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