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分析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22855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分析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分析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分析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分析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分析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分析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分析解析(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濉溪县医院2015年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培训,朱 博 2015年6月2日,近四十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占总死亡比例不断增加,与发达国家接近。 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我国平均期望寿命延长,老龄人口增加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等,导致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概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通常又称慢性病,它是一类病程长、病因复杂而且有些尚未被确认的疾病的总称。在我国常见慢性病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鉴于心脑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的高发病率

2、、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病,这些疾病多有终生带病倾向,对这些疾病的研究和防治也已远远超出临床范围,而需要应用流行病学的方法,来研究其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因此,对这些慢性病又称之为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我国主要慢性病情况:,1高血压患病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3次高血压普查显示: 15岁以上人群中,1959年全国总患病3 000万人,患病率为 5.1;1979年为 6000万人,患病率为7.7;1991年为9000万人,患病率为11.9%。 目前我国现患高血压人口超过1亿,每年新发病例300多万。 2.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 1957年,我国城乡人口心血管病死亡率

3、为 47.2/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39.010万;到1995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为87.9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9.910万;现存脑卒中患者600万,每年新发150万。现存的600万脑卒中患者中有75%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40重度残疾,全国每年死亡100万以上。,3、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1973年,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率为87.2/10万,农村为78.3/10万;到1994年,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281/10万,农村为1051/10万,20年间死亡率分别增加了40.610万和27/10万。目前我国年癌症发病160万,死亡130万,每死亡5人中,就有1人因癌症而死。,冠心病在中

4、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上升趋势,是中国居民死因构成中上升最快的疾病,已成为威胁中国公众健康的重要疾病。在中国居民死因构成中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占据第1、2位。,心脑血管疾病概念,WHO:心血管疾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周围末梢动脉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包括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病。 关于心血管病,国内外称呼有时略不同: 我国有时称心脑血管疾病,有时称心血管病; 国外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单词,只有(cardiacvascular diseases, CVD)直译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6-2013,为何要开展心脑血管事件报

5、告?,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疾病,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危害日益加剧,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全国心血管病2.9亿人 每5个成年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 每10秒钟死亡1人!,每5例死亡中2人死于心血管病!,疾病负担重 2010至2040中国慢病流行将不断加剧,慢病在疾病负担中占比68.6%。 所有慢病负担中,心脑血管疾病(心梗和中风)比重将超过50%。 2010年至2040年间,如每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1%,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2010年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68%,或多达10.7万亿美金。,综合监测框架,25项指标,死亡率和发病率,危险因素,国家系统的应对,30-70岁人群

6、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无条件)概率,每十万人口癌症发病率(按癌症类别),有害使用酒精(3),蔬菜和水果,身体活动(2),食 盐,血糖/糖尿病,血 压,超重和肥胖(2),烟草使用(2),总胆固醇,饱和脂肪酸,WHO全球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综合监测框架,死亡率和发病率,9个自愿性全球目标(2025),主要慢病的总死亡率相对降低25%,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目标(2015年),目标3,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60%;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降5%;,人群监测指标,我国慢病监测现状,常规监测 死因监测 慢病危险

7、因素监测 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 肿瘤登记(国家癌症中心) 脑卒中、心脏病(部分省),中国居民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技术方案(试行),一、目标,掌握发病率,二、报告内容,报告对象:本地户籍居民,人口统计问题,户籍人口: 优点:人口资料比较完整 缺点:对人口长期进入或迁出严重的地 区可能会影响结果 常住人口: 优点:适合人口进入或迁出严重的地区 缺点:人口学信息不全,统计分析不利,报告单位,二、报告内容,不含: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慢性脑动脉硬化,二、报告内容,报告病种,冠心病编码,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卡,三、信息收集方法,国家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系统,手工填报,信息交换,死亡补报,查漏补填,四、报

8、告程序,医院漏报 居民漏报,基层监测组织,医疗机构,信息交换,1. 按照国家统一的接口标准对本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接口配置,按照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最小数据集内容进行交换,2.按照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最小数据集内容据批量导入,死亡补报,查漏补填,基层监测组织(个体医生、村卫生室),发现上述需要报卡的病例,街道、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登记,面访核实,填卡,录入,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当月内对报告卡核对信息,查错、查重、,2. 导出本辖区户籍的病例卡片信息,乡镇、街道防保医师,年底随访,核实信息,报告CDC,病例报告: 报告的是患病的患者数 事件报告: 报告的是发生事件数 一个患者

9、在某时段可发生多起事件 事件的时间概念: 28天(MONICA标准),五、报告要求,一个人在多个时间段(间隔28天)发病,可报告为多起事件 一个人同时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报告为2起事件,报告的是事件而非病例,报告规则,报告时限,六、质量控制,加强领导: 组织机构 县、乡、村三级逐级报告系统; 省、市、县技术指导和协调 健全制度 各种制度 县CDC每年2次医院漏报调查 质量督查 卫生行政部门年度考核 4. 能力培训,七、统计分析指标,人口数 统计以户籍人口为准,按公安部门的人口登记资料统计平均人口数,填报人口统计表。 平均人口数=(本年末人口数+上年末人口数)/2 发病率 一般以年为观察期间,用

10、10万分率表示。 某病发病率=(某年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数/同年该人群平均人口数)10万,八、组织机构及职责,原则: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九、考核 评价指标,考核方式 网络报告资料考评与现场考评相结合 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下 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至少每年考评一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报告单位至少半年考评一次 医疗机构内部至少每季度考评一次 所有考评均需有书面记录,九、考核 评价指标,组织管理 网络建设 人员培训 报告质量 卡片:填写完整率95%,准确率95%; 报告率:漏报率10%,死亡病例同时具有发病报告的比例90%; 及时性:报告单位报告及时率95,审核及时率95。 资料分析与利用 包括年度分析报告质量,数据质量分析频次等。,远离心脑血管疾病,生活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