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发绀及心脏检ppt文档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22815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悸发绀及心脏检ppt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心悸发绀及心脏检ppt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心悸发绀及心脏检ppt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心悸发绀及心脏检ppt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心悸发绀及心脏检ppt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悸发绀及心脏检ppt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悸发绀及心脏检ppt文档(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症状学常见症状,诊断学的重要内容全科、终生受益 内科重要症状:发热、皮肤黏膜出血、水肿、咯血、胸痛、紫绀、呼吸困难、黄疸、晕厥、意识障碍,心血管病常见症状,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水肿、紫绀、晕厥、心悸,常见症状 心悸,心悸(palpitation):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和心慌感 正常人安静的时候不应该感觉到心跳,一、病因,(一)心脏搏动增强:最常见,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 (二)心律失常:见于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 (三)心脏神经官能症,生理性心脏搏动增强,1、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时 2、饮酒、浓茶或咖啡后 3、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素、咖啡因、阿托品、甲状腺片等,

2、病理性心脏搏动增强,1、心室肥大:各种原因的心脏病 2、心搏出量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由于基础代谢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心率加快。贫血,以急性失血时心悸为明显。贫血时血液携氧量减少,器官及组织缺氧,机体为保证氧的供应,通过增加心率,提高排出量来代偿,于是心率加快导致心悸。发热时基础代谢率增高,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也可引起心悸。低血糖症、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肾上腺素增多,心率加快,也可发生心悸。,心律失常,1、心动过速:各种原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均可发生心悸。 2、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心率缓慢,

3、舒张期延长,心室充盈度增加,心搏强而有力,引起心悸。 3、心律不齐:房性或室性的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由于心脏跳动不规则或有一段间歇,使病人感到心悸甚至有停跳感觉。,心脏神经官能症,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心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 多见于青年女性; 临床表现除心悸外尚常有心率加快、心前区或心尖部隐痛,以及疲乏、失眠、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表现; 在焦虑、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更易发生。,二、发生机制,心悸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心脏活动过度是心悸发生的基础,常与心率及心搏出量改变有关。 在心动过速时,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当心室收缩时心室肌与心瓣膜的紧张度突然增加,可引起

4、心搏增强而感心悸; 心律失常如过早搏动,在一个较长的代偿期之后的心室收缩,往往强而有力,会出现心悸。,心悸出现与心律失常出现及存在时间长短有关,如突然发生的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悸往往较明显,而在慢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可因逐渐适应而无明显心悸。 心悸的发生常与精神因素及注意力有关,焦虑、紧张及注意力集中时易于出现。 心悸可见于心脏病者,但与心脏病不能完全等同,心悸不一定有心脏病,反之心脏病患者也可不发生心悸,如慢性心房颤动可因逐渐适应而无明显心悸 。,三、伴随症状,伴心前区痛: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包炎,亦可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伴发热:见于急性传染病、风湿

5、热、心肌炎、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伴晕厥或抽搐:见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伴贫血: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失血,此时常有虚汗、脉搏微弱、血压下降或休克,慢性贫血则心悸多在劳累后较明显。 伴呼吸困难: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心包炎、心肌炎、心力衰竭、重症贫血等。 伴消瘦及出汗: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四、问诊要点,发作诱因、时间、频率、病程; 有无心前区痛、发热、头晕、头痛、晕厥、抽搐、呼吸困难、消瘦及多汗、失眠、焦虑等相关症状; 有无心脏病、内分泌疾病、贫血性疾病、神经症等病史; 有无嗜好浓茶、咖啡、烟酒情况,有无精神刺激史。,常见症状-发 绀,指血

6、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与粘膜呈现青紫色,广义的发绀,包括由于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 (如高铁血红蛋白、硫化血红蛋白),皮肤粘膜青紫现象,一、概念,二、病因和分类,原因,肺性紫绀,心性混血性紫绀,如呼吸道阻塞; 肺部疾病(肺气肿、肺淤血、肺水肿) 胸膜疾病 肺血管疾病(肺栓塞),如法乐氏四联症,1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 (1)中心性发绀,发生机制,动脉血氧饱和度 血红蛋白氧含不足,心肺疾病,临床表现,全身性,皮肤是温暖的,除四肢与颜面外 还累及粘膜与躯干皮肤,原因,淤血性周围性紫绀,缺血性周围性紫绀,如右心功能不全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血栓性静脉炎等,如严重休克 肢体小动脉强烈收缩(如遇寒冷时)

7、,如雷诺病,(2)周围性发绀,发生机制,过多的血红蛋白 被还原,周围血液循环障碍,临床表现,多发生在末梢部位,皮肤温度是冷的,如手指或足趾、鼻尖 及耳廓等处,加温或按摩使之温暖后发绀可消退,原因为前二者并存,可见于全心功能不全时,因左心功能不全,肺淤血、肺水肿,使血液在肺内氧合不足,加上右心功能不全,造成周围血液回流障碍,血液在周围毛细血管中脱氧过多所致。,(3)混合性发绀,原因,药物或化学药品中毒所致 (如亚硝酸盐、非那西丁、伯氨喹啉、苯胺等),临床表现,紫绀呈骤然出现 病情严重 静脉注射亚甲蓝溶液或大量维生素C可使紫绀消退,2、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1)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原因,药

8、物或化学药品中毒所致 (如亚硝酸盐、非那西丁、伯氨喹啉、苯胺等) 但须有便秘或服用硫化物,在肠内形成大量硫化氢为先决条件,临床表现, 持续时间长,可达几个月或更长 血液成蓝褐色,(2)硫化血红蛋白血症,三、伴随症状,()伴呼吸困难常见于重症心、肺疾病和急性呼吸道梗阻、气胸等。 (二)伴杵状指常见于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及某些慢性肺部疾病。 (三)伴衰竭状态和意识障碍常见于某些药物或化学药品急性中毒、休克、急性肺部感染或急性心功能不全。,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的鉴别诊断,_ 中心性发绀 周围性发绀 _ 原因 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静脉淤血,动脉缺血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 除四肢与颜面外, 多发生于

9、末梢部位, 还累及粘膜与躯干的皮肤, 如手指皮肤、鼻尖及耳廓 皮肤温度是温暖的 等处,皮肤温度是冷的 _,心脏检查 (examination of heart),心脏检查是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基本功,通过视、触、叩、听发现心脏工作的一些表现或变化,对判断有无心脏病以及病因、性质、部位、程度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心脏检查的意义,心脏检查的内容,视 诊 inspection 触 诊 palpation 叩 诊 percussion 听 诊 ausculation,心脏检查注意事项,根据病情需要采取仰卧、半卧或坐位,检查者在其右侧; 充分袒露胸部,不可隔着衣服进行检查; 身体勿左右倾斜,以免影响心脏位置;

10、 环境安静,光线最好是来源于左侧; 室温不低于20; 规范检查手法,仔细检查; 重症患者,应尽量减少活动,保持安静、舒适的体位。,一、视 诊,心脏视诊方法,受检者取卧位,头部和躯干抬高1530度; 医生应站在病人右侧,先观察体位、呼吸、皮肤、胸廓外形等一般检查; 医生两眼与病人胸廓同高,以便观察心前区异常搏动和隆起; 当发现异常时,检查者站在床尾,取切线方向观察有助于发现搏动最强处。,视诊内容,(一)心前区隆起 (二)心尖搏动 (三)心前区异常搏动,(一)心前区隆起与凹陷,正常人心前区(相当于心脏在前胸壁上的投影)与右侧相应部位对称,无异常隆起及凹陷。 异常改变: 1.先心病或儿童时期患风心病

11、伴有心脏增大,尤其是右室增大时; 2.大量心包积液时; 3.鸡胸和漏斗胸。,(二)心尖搏动(apical impulse),正常人心尖搏动 心脏收缩时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所致。 正常人心尖搏动位于L5锁骨中线内侧0.51cm处,与第一心音一致出现向外搏动,搏动范围直径约为22.5cm。 应在病人胸廓表面切线方向上观察,过胖或女性心尖搏动不易看到,常需触诊帮助。 注意心尖搏动的节律、速度、部位及性质。,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1)生理条件下因体位和体型不同有所变化 仰卧时略上移。 左侧卧位可左移23cm。 右侧卧位可右移12cm。 小儿、矮胖体型、妊娠时,心脏横位,心尖搏动向上外移,

12、可达第4肋间左锁骨中线外侧。 瘦长型,心脏呈垂直位,心尖搏动向下移,可达第6肋间。,2)病理因素影响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 心脏疾病 左室增大向左下移位:AI 右室增大向左(上)移位,但不向下移位:MS(右室位于右后,顺钟向转位); 左右室增大向左下移位,并可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 右位心在胸骨右缘第5肋间。,胸部疾病:凡使纵隔及气管移位的胸部疾病,均可致心尖搏动移位。 一侧胸腔积液或积气,可将纵隔推向健侧,心尖搏动随之稍向健侧移位。 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纵隔向患侧移位,心尖搏动随之稍向患侧移动。 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如无移位,提示心包纵隔胸膜粘连。 胸廓或脊柱畸形时,心脏位置发生改变,心尖搏动亦相应

13、变化。,横膈移位 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使腹内压增高,膈位置升高,心脏横位,可使心尖搏动位置向上外侧移位。 肺气肿时,横膈下移使心脏呈垂位,心尖向内下移动。,(2)心尖搏动强度及范围的变化,1)生理情况下 胸壁增厚(如肥胖、乳房大)或肋间变窄时,心尖搏动减弱,搏动范围也减小。 胸壁薄(如消瘦、儿童等)或肋间增宽时,心尖搏动强,范围也较大。 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由于心搏有力和心率加快,心尖搏动也可增强。,2)病理情况 心尖搏动增强 心尖搏动强而有力,其范围直径大于2cm。 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左心室肥大(如高血压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甲状

14、腺功能亢进、发热、贫血等。,心尖搏动减弱 心尖搏动微弱无力、范围小、甚至不能触及者。见于: 心脏收缩力下降:心肌炎及心肌病等在急性心脏扩张时,心尖搏动减弱且较弥散; 心包病变: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心外因素:肺气肿、左侧胸腔积液或气胸及严重休克时;,负性心尖搏动(inward impulse,Broadbent征) 心脏收缩时心尖区胸壁内陷者。 见于粘连性心包炎与周围组织有广泛粘连时。在右心室明显肥大时,因心脏顺钟向转位,亦可出现。,(三)心尖区以外的异常搏动,1.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 见于肺动脉扩张或青年人。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多示右室肥大。 2.胸骨右缘第2肋间及其邻近部位或胸骨上窝

15、搏动 见于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弓瘤。,3.剑突下搏动: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右室肥大,亦可见于腹主动脉瘤。鉴别方法: 病人深吸气,如搏动增强则为右室搏动,搏动减弱则为腹主动脉瘤; 以手指平放于剑突下,指端指向剑突,从剑突下向上后方加压,如搏动冲击指尖且吸气时增强,则为右心室搏动;如搏动冲击掌面且吸气时减弱,则为腹主动脉瘤或主动脉腹部搏动。,二、触 诊,触诊内容: 1、心尖搏动 2、震颤 3、心包摩擦感 由于心尖搏动外向运动标志着心室收缩期,内向运动为舒张期,故以此来帮助确定震颤、心音和杂音的时期,触诊方法,1.通常以右手全手掌、手掌尺侧(小鱼际)或食指、中指和环指并拢,以指腹触诊。 2.可先用手掌触诊心尖搏动,然后再用一个或两个手指指腹触诊心尖搏动,以便确定心尖搏动的准确位置和范围。 3.常用手掌尺侧进行触诊发现震颤。 4.由于心脏搏动的突起冲动标志着收缩期的开始,可利用心尖搏动的触诊来判断震颤、心音及杂音出现的时期。 5.触诊压力要适当,以免影响检查效果。,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用触诊法确定心尖搏动位置、强弱和范围,较视诊更准确,尤其在看不清心尖搏动时。 抬举性心尖搏动(heaving apex impulse)心尖搏动强而有力,向心前区冲击,呈抬举样。范围增大直径大于2cm,用手指触诊时,可使指端抬起片刻。,抬举性心尖搏动常见于:,1.二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