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2课《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课件3 语文版必修2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522163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2课《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课件3 语文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中语文 第2课《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课件3 语文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中语文 第2课《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课件3 语文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中语文 第2课《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课件3 语文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中语文 第2课《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课件3 语文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2课《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课件3 语文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2课《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课件3 语文版必修2(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青年时代鲁迅,哲思短章 80楼与80岁 有一对兄弟,他们的家住在80层楼上。有一天他们外出旅行回家,发现大楼停电了!虽然他们背着大包的行李,但看来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就爬楼梯上去!于是,他们背着两大包行李开始爬楼梯。爬到20楼的时候他们开始累了,哥哥说:“包包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包包放在这里,等来电后坐电梯来拿。”于是,他们把行李放在了20楼,轻松多了,继续向上爬。,他们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是好景不长,到了40楼,两人实在累了。想到还只爬了一半,两人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大楼的停电公告,才会落得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60楼。到了60楼,他们累

2、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弟弟对哥哥说:“我们不要吵了,爬完它吧。”于是他们默默地继续爬楼,终于80楼到了!兴奋地来到家门口兄弟俩才发现他们的钥匙留在了20楼的包包里了,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反映了我们的人生:20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的压力、包袱,自己也不够成熟、能力不足,因此步履难免不稳。20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卸下了包袱,开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这样愉快地过了20年。可是到了40岁,发现青春已逝,不免产生许多的遗憾和追悔,于是开始遗憾这个、惋惜那个、抱怨这个、嫉恨那个就这样在抱怨中度过了20年。到了60岁,发现人生已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再抱怨

3、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余年。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想起自己好像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原来,我们所有的梦想都留在了20岁的青春岁月,还没有来得及完成,修身名句坚毅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孟子滕文公下 赏读:不忘:不怕。沟壑:此指弃尸山沟。元:首、脑袋。志士不惧怕死亡,勇士不惧怕掉脑袋。英雄都是拥有超人的胆识和勇气的人。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季冬纪 赏读:石头可以被击碎,但不能改变其固有的坚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不能改变它原有的红色。引申指高贵的品德可以倍受考验而绝不改变。,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

4、可销而不可易其刚。 北齐刘昼刘子大质 赏读:燔:焚烧。销:融化。朱砂可以被研磨但不能改变它的红色,兰草可以被焚烧但不能消除它的芳香,玉可碎但不能改变它的洁白,金可融但不能改变它的刚韧。引申指坚贞的品格永不会改变。 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赏读:荣:心喜。幸:侥幸。不惧怕为正义而死,不因侥幸存活而心喜。,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曹聚仁(19001972),浙江兰溪人,著名作家、记者、学者。曾主编涛声芒种等进步文化刊物,并在复旦等大学任教。与鲁迅先生交往甚密。抗战中带笔从戎,为战地记者,曾率先报道淞沪、台儿庄等战役。1950年赴香港,主办循环日报等报刊。一生著作颇丰,留下文字四千万

5、余,著作七十多部,主要有鲁迅评传文坛五十年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我与我的世界等。,2写作背景 鲁迅评传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在当时特定的时空里,作者的思想,也少“羁绊”,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可以自由地写鲁迅评传,包括自由的传记”。 鲁迅评传引言中这样叙述写作的源起: 193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鲁迅先生在我家吃晚饭,一直谈到深夜。他是善于谈话的,忽然在一串的故事中,问了我一句:“曹先生,你是不是准备替我写传记?”他正看到我书架上有一堆关于他的著作和史料。我说:“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适当的人,但是,我也有我的想法。我想与其把你写成为一个神,不如写成为一个人的好。”,曹聚仁说他写鲁迅既不仰望,也不俯

6、视,把鲁迅视作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的人。作者通过对鲁迅心路历程、文艺观、思想政治观的述评,剖析他的作品,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鲁迅。他认为,鲁迅可以说是现代中国文坛的彗星,他的眼光远大,头脑清晰,那是我们不可企及的,但他绝不是“十全十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3审美视窗 曹聚仁眼中的鲁迅 曹著鲁迅评传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得益于作者的写作原则,即把鲁迅作为一个“人”来写。这样的原则现在看起来再正常不过,但了解了对鲁迅评价的历史后,才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之难,因为即使在鲁迅健在时,人们对鲁迅的评价已经判若天渊,用陈独秀的话说:“世之毁誉过当者,莫如对于鲁迅先生。”褒之者在九天之上

7、,贬之者在十八层地狱之下。在这样的背景下,曹氏独抒己见,有“天下皆醉我独醒”之概,其胆其识均令人感佩。,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之下,曹氏对长期流行的说鲁迅为人老于世故、猜忌刻薄的说法进行了抉剔、辩驳。在另一方面,曹氏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鲁迅平凡和有缺点的一面。例如鲁迅的外貌、举止一点都不像伟人:“他那副鸦片烟鬼样子,那袭暗淡的长衫,十足的中国书生的外貌。”以至于真的鸦片烟鬼曾向鲁迅打问在哪里可以买到鸦片。鲁迅第一次到女师大给许广平等上课,曾引起她们哗笑。鲁迅并不像后来在电影、图片里那样器宇轩昂、光彩照人。这才是真实的鲁迅!,对于鲁迅思想发展的轨迹,曹氏也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对于鲁迅后期的思想,曹氏举

8、出鲁迅自己的话,说鲁迅将自己比做一头瘦牛,“张家要我耕了一弓地,可以的;李家要我挨一转磨,也可以的;要专指我为某家的牛,将我关在他的牛栏内,也不行的,我有时也许还要给别人家挨几转磨”。这十分有力地说明鲁迅的独立意识是非常之强的。所以,曹氏说:“到他死去为止,他只是一个文化斗士,从未参加政治组织。”,曹氏还从生活的细微之处描写了鲁迅。鲁迅在衣着上虽然不修边幅,但眼睛特别有精神。写鲁迅擅长说笑话,大家笑,但他自己不笑。鲁迅的书房,收拾得井然有序,纹丝不乱,不像钱玄同、胡适那样一塌糊涂。他写作时虽然烟茶并进,通宵达旦,但也注意调剂生活,不忙时看看电影,而且买最贵的票,侦探片、打斗片、滑稽片、生活风景

9、片,他都喜欢看,“把心神松下去,好好欣赏一番的”。这就给了读者一个丰满、立体的鲁迅形象。,曹聚仁为什么能够成功呢?这是由曹氏客观、主观两方面的条件造成的。从客观方面说,他和鲁迅是同乡,又同是章太炎的弟子。他对鲁迅作品中涉及的人物、环境、风土人情等都有研究的便利,而且曹氏果真进行了实地踏勘。他还是鲁迅认可的忘年交,有过深入的交往,相互通过四十多封书信,有过几次深谈。从主观方面说,曹氏兼学人、报人、史家于一身,曾执教于数所大学,多年从事报刊的记者、总编辑工作,于史学有深厚的造诣,鲁迅就曾请他代查历史典故。为了写作该书,他进行了多年准备。他精湛的国学修养又使他的表述思路清晰,文字简洁精练,显出大家气

10、象。自然,该书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只谈托尔斯泰、尼采对鲁迅的影响,而不谈马克思主义对晚年鲁迅的重要影响,就显见得有些矫枉过正了。,3近义辨析 (1)苦楚苦处 苦楚:多指生活上所受的痛苦、折磨。苦处:指所受的痛苦或痛苦的所在。 例句1:你凭什么既能担负起我的_,又能担负起他的罪恶呢? 例句2:人生路途坎坷,其中_非身临其境,不能体会。,主旨归纳 真善美是文章追求的最高境界,本文是作者追求这种理想境界的一个具体表现。文章围绕鲁迅以狂人日记为开端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作品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揭示了鲁迅在“新青年时代”从原来不问世事、埋头抄碑,到后来创作狂人日记等白话小说、投身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变化及其

11、历史意义。,3阅读第2段,思考:钱玄同来访时,二人通过设喻所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提示 (1)“铁屋子”用来比喻黑暗的、禁锢得极为严密的旧中国。 (2)“熟睡的人们”用来比喻处在长期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的愚昧、麻木的国民。“不久都要闷死了”预示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麻木的国民可怕可悲的前途。 (3)“大嚷起来”用来比喻为唤醒广大民众而发出的“呐喊”。 (4)“毁坏这铁屋”用来比喻摧毁这黑暗的旧世界。,4对鲁迅开始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一事,许寿裳是什么态度? 提示 许寿裳认为“这是鲁迅生活的一个大发展,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章”。 5鲁迅对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一事又是什么态度?他是想

12、推动白话文革命吗? 提示 鲁迅却说自己“在当时只是一种助阵的意思”。 由周作人的观点可见,鲁迅对于改写白话文的问题,当时无甚兴趣。,6由鲁迅对于新青年态度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 由此也让我们看出鲁迅并非如有些人所说的是个未卜先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思想导师和无处不在的领导者,更不是具有改变历史力量的神,他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矛盾挣扎的过程的。他是一个想用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思想来改造国民精神的文学家。,7阅读第7段,怎样理解鲁迅的“听将令”和“遵命文学”? 提示 这里的“听将令”和“遵命文学”,只是“与先驱者取同一的步调”的意思,并非真的接受什么人的命令。鲁

13、迅一向是反对奉命写作的,他一直是坚持独立思想的。他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中说过:“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是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利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如果先挂起一个题目,做起文章来,那又何异于八股,在文学中并无价值,更说不到能否感动人了。,鉴赏评价传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做到这几点:在文“内”充分挖潜。要对作品本身内容有准确的把握,不仅要把握作品直观显现的内容,而且要弄清作品隐含的内容,这是鉴赏评价的首要工作,其实就是弄清对象。在文“外”大胆引联。就是围绕作品作相关、相似的引申或联想。有些寓意相对丰富深刻的作品,要联系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及其它相关资料,将其置于特定的氛围中才能对其正确

14、认识评价;有些作品只有通过多方引申联想,才能在动态中、在纵横比较中评价它。,鲁迅听后笑着和曹说:“就凭这句话,你是懂得我的了。”),他的评价应是切实中肯的。因而,这样组材,全面、客观、准确地写出了“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而且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的鲁迅。 (2)作者将材料和时代背景、研究资料以及自己的切身观察感受等内容融为一体,做到了理论性、史料性和可读性的统一。 (3)本文主要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句子不长,比较接近口语,语言自然、平和、朴素,又不失文采。曹聚仁说,他撰写的这部鲁迅评传只是“一本通俗的鲁迅传记,而不是一部专家的著述”。因而作者采用朴素自然、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平等的姿态与读者进行文化对谈,

15、丝毫没有摆出学问家的架子和教师爷的面孔。,2写作迁移 【角度】 本文写人物,在叙述人物经历的基础上,恰当地加入自己的评论,使人物有血有肉,真实丰满。请你用叙评结合的方式写一个片段,表现一个人物。,【示例】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

16、;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淫。,【漫漫古典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人们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