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课件1(26张ppt)综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20569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9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课件1(26张ppt)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陋室铭》课件1(26张ppt)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陋室铭》课件1(26张ppt)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陋室铭》课件1(26张ppt)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陋室铭》课件1(26张ppt)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陋室铭》课件1(26张ppt)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课件1(26张ppt)综述(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陋 室 铭,唐刘禹锡,自学反馈,1、“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的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用韵的,一、基础知识,2、本文选自 。作者 , 代诗人,哲学家。字 ,洛阳人。有刘宾客集。被白居易称为“ ”。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全唐文,刘禹锡,唐,梦得,诗豪,安徽和县 陋室,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

2、,作者简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 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在于,动词 出名,灵验,神奇,此, 这,只,香气,此指品德高尚,动词 长到,蔓延,没有学问的人,弹奏,不加装饰的琴,原借代乐器,此处为奏乐的声音,官府公文,使劳累,身体,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表判断,2、说一说下面红色的词的意思。,就,映入,博学的人,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不译,扰乱,1、全文的主旨句是 。全文从 、交往人物的不俗、 三个方面 衬托 陋室不陋,表明作者 惟吾

3、德馨 的。 自然环境的清幽、 交往之人的不俗、 室中之事的高雅(生活情趣的高雅) 2、既然是作者自己所居的陋室,开头为什么要写山和水(开头的作用)? (1)第一句运用了 的写法,把不高的山、不深的水类比为 ;把仙人、龙类比为 ;把名、灵类比为 (2)引出本文的 。 (3)暗示“ ”; 2、类比 陋室 德 馨 主旨句 陋室不陋,山 不 在 高,有仙 则 名。水 不 在 深,有 龙 则 灵。斯 是 陋 室,惟 吾 德 馨。 苔 痕 上 阶 绿,草 色 入 帘 青。谈 笑 有 鸿 儒,往 来 无 白 丁。可 以 调 素 琴,阅 金 经。无 丝 竹 之 乱 耳,无 案 牍 之 劳 形。 南 阳 诸 葛

4、 庐,西 蜀 子 云 亭。孔 子 云:何 陋 之 有?,3、品析居室自然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入”的精妙之处。 (1)两字生动传神的描绘了陋室环境的清幽雅致, (2)化静为动,使景物富有生机 (3)流露出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 4、作者的交往之道是“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之道,你如何看待? 孤高自傲、孤芳自赏 5、室中之事两句分别从 面和 面来写的。正面是实写,表现室主人从容淡静,反面是虚写,表现室主人 的情感。 正面 反面 对世俗生活的厌弃,山 不 在 高,有仙 则 名。水 不 在 深,有 龙 则 灵。斯 是 陋 室,惟 吾 德 馨。 苔 痕 上 阶 绿,草 色 入 帘 青。谈

5、 笑 有 鸿 儒,往 来 无 白 丁。可 以 调 素 琴,阅 金 经。无 丝 竹 之 乱 耳,无 案 牍 之 劳 形。 南 阳 诸 葛 庐,西 蜀 子 云 亭。孔 子 云:何 陋 之 有?,6、结尾为什么要写诸葛庐和子云亭? (1)运用类比,作者以古代贤人自比, (2)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贤人的高雅志趣 (3)暗示陋室不陋 7、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 (1)这句话总结全文,与开头的“惟吾德馨”相呼应 (2)且画龙点睛,表明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山 不 在 高,有仙 则 名。水 不 在 深,有 龙 则 灵。斯 是 陋 室,惟 吾 德 馨。 苔

6、 痕 上 阶 绿,草 色 入 帘 青。谈 笑 有 鸿 儒,往 来 无 白 丁。可 以 调 素 琴,阅 金 经。无 丝 竹 之 乱 耳,无 案 牍 之 劳 形。 南 阳 诸 葛 庐,西 蜀 子 云 亭。孔 子 云:何 陋 之 有?,合作交流,1、本文题为陋室铭, 文末作者却说“何陋之有”,你认为“陋室” “陋”吗?为什么?,A、自然环境清幽,B、交往人物不俗,C、生活情趣高雅,“陋室”不“陋”,2、本文的写法是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 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生活情趣。,1、作为现代人,我们应怎样看待作者的这种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

7、处世之道?,称颂: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自己。 批评:逃避世俗,缺少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拓展延伸,3、给下面红色的字注音。,惟吾德馨 苔痕 鸿儒 案牍 诸葛 西蜀,wi xn ti hngr,d zh sh,4、说一说下面红色的词语的意思。,有仙则名( )( )有龙则灵( )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 )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 ) 阅金经( )( )无丝竹之乱耳( )( ) 无案牍之劳形( )( )( ) 南阳诸葛庐( ) 何陋之有( ),二、文本感知

8、,1、提挈全文的一个词语是: ,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2、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明自己的生活情趣和高尚情操,这种写法叫什么?,5、翻译句子。,(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托物言志,一、阅读陋室铭,回答15题。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 有仙则名 惟吾德馨 往来无白丁 无案牍之劳形 2. 翻译“孔子云:何陋之有?” 3. 全文的文眼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的? 5.联系

9、本文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1.出名;品德高尚;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使劳累。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 文眼是“德馨”二字,因为全文是围绕品德问题展开,同时“馨”字统领全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4. 通过对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的情景描述来表现“惟吾德馨”,以“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5. 如以兴国为己任(言之成理即可)。,(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

10、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6(1)出名(或:著名)(1分)(2)品德高尚(1分)(共2分)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孔子说:颜回多么贤能啊!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屋子里,别人受不了这种苦,颜回却不

11、改变自己的快乐。颜回多贤能啊!,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18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1分)19刘禹锡:陋室不陋 颜回:不改其乐(1分) 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陋 室 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

12、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8、翻译下面句子。(6分)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9、这段文字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10、文中写到哪三位古人?为什么要写这三位古人?(5分) 答案:8、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9、对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的情景表现陋室不陋 10、诸葛亮 子云 孔子 写这三位古人,用于证明只要住的人品德好,陋室就不显得简陋了,(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

13、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 融然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套。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适:满足。 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畜:同“蓄”。 徽:系琴弦的绳子。 注环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微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B 无案牍之劳形 劳其

14、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 博学善属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D 弦徽不具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B,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陶潜,字元亮,年轻时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凭任自己的体会,不受拘束。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曾在五柳先生传说:“(五柳先生,陶潜)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甚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

15、辞焉。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当有亲朋带着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辞。 。每一醉,则大适 融然 。每当喝醉的时候,就舒舒服服的睡觉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他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是见酒就喝,如果没酒,也可以不停的吟诵。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套。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弦也不调音,每当朋友门来喝酒。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就弹琴唱歌,说:“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5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表现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志趣高洁;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B甲文列举“诸葛庐”、“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话,其目的在于强调“陋室”不陋。 C乙文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描写陶渊明,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和乙文中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分别写出刘禹锡与陶渊明居所的萧条冷落。 6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7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