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红平倡导健康文化促进全民健康(2014-03-27)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11839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吕红平倡导健康文化促进全民健康(2014-03-27)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吕红平倡导健康文化促进全民健康(2014-03-27)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吕红平倡导健康文化促进全民健康(2014-03-27)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吕红平倡导健康文化促进全民健康(2014-03-27)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吕红平倡导健康文化促进全民健康(2014-03-27)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吕红平倡导健康文化促进全民健康(2014-03-27)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吕红平倡导健康文化促进全民健康(2014-03-27)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倡导健康文化 促进全民健康 健康文化理论研究课题组,报告人 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4年3月27日,序 言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人们幸福感的基石;健康权利公平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象征;健康水平提升是每一个人的夙愿,也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对健康问题和健康促进的认识,既是健康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健康水平的必要前提;推进健康文化,不仅有利于促进个体健康,而且也是实现健康中国、全民健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工程。所以,研究健康文化意义重大。,报告内容,四、推进健康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三、我国健康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一、

2、研究健康文化理论的意义和作用,一、研究健康文化理论的意义和作用,是落实中央文化大发展精神的部门工作创新,1,是保障国家战略实现的重要基础,2,是推进“以全民健康促全面小康”的文化支撑,3,是落实渥太华宪章、树立大国形象的重要文化工程,6,一、研究健康文化理论的意义和作用 (一)是落实中央文化大发展精神的部门工作创新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中央的领导和部署下,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动员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卫生计生系统作为政府部门,理应参与到这一系统工程中来,尤其是卫生计生宣传部门,更是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构建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形势需要的健康文化,既是卫生计生宣传部门的职责所在,

3、也是落实中央文化大发展精神的部门行为和工作创新。,一、研究健康文化理论的意义和作用 (二)是保障国家战略实现的重要基础 我国十二五规划全面规定了2011-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其中很多内容都涉及以文化和健康。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文化发展时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也都提出了与健康有关的发展目标。,一、研究健康文化理论的意义和作用 (三)是推进“以全民健康促全面小康”的文化支撑 李斌主任在“以全民健康促进全面小康,为实现中国梦而

4、不懈努力”的报告中提出:健康是幸福的起点,一人之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之健康是立国之基。守护全国13亿多人的健康,是卫生计生工作的神圣职责。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或者说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前 提条件;而全民健康的前提条 件则是形成一种科学、文明、 健康的文化观念,养成一种有 利于健康促进的生活方式。说 到底,就是构建和推广科学的 健康文化。,一、研究健康文化理论的意义和作用 (四)是促进人力资本提升的前提条件 人力资本,主要包含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这4个要素中,健康与我们讨论的健康文化直接相关,而其他3个要素也都以健康为前提。研究健康文化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提高健康意识、增进健康知识、培

5、养健康技能、促进健康行为、达到健康结局。而且人的全面发展,也要以健康为前提。,一、研究健康文化理论的意义和作用 (五)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思想基础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应当以医患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为基础。医务人员要把医德放在重要位置,向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和服务;广大群众也要理解医疗中的风险和医务人员的辛勤工作,知道并非所有的疾病都可以手到病除的道理。,一、研究健康文化理论的意义和作用 (六)是落实渥太华宪章树立大国形象的重要文化工程 渥太华宪章提出了“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主要资源,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部分”的观点,以及到2000年乃至更长时间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

6、健的目标”。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口大国,有责任、有义务带头履行国际公约,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健康促进工作做的如何,不仅关系到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也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世界人口健康素质的提高。,一、研究健康文化理论的意义和作用 (七)是确立科学健康观的理论基石 健康意识决定健康行为,科学的健康观是健康行为的航标。就身体健康来说,虽然主要取决去营养状况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但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吸烟、酗酒、随地吐痰、不讲卫生、膳食不合理、生活不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不利于健康的重要因素,表面上看,属于不健康的行为,究其深层原因,则是缺乏健康意识和健康

7、观念,而健康意识和健康观念都是健康文化的核心内容。,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 健康文化是文化的子系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和对健康认识的深化,健康文化的内容不断丰富,并且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促进健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健康文化的概念与核心理念,健康文化的主要特征,(三),健康文化的传播,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 (一)健康文化的概念与核心理念 1.健康文化的概念 健康文化,就其字面含义而言,涉及健康和文化两大领域。然而,健康文化既不是两个概念的简单合并,也不是两大领域涉猎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着特定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目的的完整概念。当然,

8、要搞清健康文化的概念,首先需要对文化和健康的概念作出明确的诠释。,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 (1)文化。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对文化的研究博大精深。在长达数千年的传统社会里,我国对文化的理解可概括为“文治和教化”,即以伦理道德教化于民。至现代,文化的意义更加丰富。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写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

9、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辞源对文化的解释是:文化即“文治和教化”,“今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我国文化大师梁漱溟从通俗意义上对文化做了定义,他认为文化“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 。,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 (2)健康。健康,曾经长期被主要视为一个医学命题,认为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否则,就是不健康或亚健康。但是,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认识的深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仅仅把人的肌体出现的异常现象视为疾病(即不健康);而是把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进而把人在社会交往中是否适应问题也纳入了健康视

10、域。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做出的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 (3)健康文化。健康文化指的是人们对健康的认知、观念、知识、制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与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相适应,健康文化的概念同样需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广义的健康文化与广义文化相联系,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与人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性和道德修养有关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涉及健康的价值观念、健康意识、制度规范、知识能力、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器物用品等内容。,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 狭义的健康文

11、化与狭义文化相联系,指的是关于健康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具体指人们理解和应用健康信息的能力,侧重于对健康的认知和技能,主要通过意识、观念、行为方式、制度规范等反映出来,还涉及对健康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识别、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判断、对健康知识的应用、对健康行为的选择等内容。例如,看得懂用药说明,看得懂检查结果。我们在这里谈到的健康文化,侧重于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 2.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 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健康文化主要包括健康观念、知识能力、制度规范、生活方式等内容。无论对于个人和家庭幸福,还是国家昌盛和社会发展,健康都是一个重要极其重要的基础和目标,

12、这是因为:健康是立身之本、幸福之基,健康是重要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为便于记忆、促进健康,我们把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合理饮食、讲求卫生、养心为上、防重于治、劳逸结合、适当运动、知行合一、顺其自然、宣传先行、制度保障。,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 (1)合理饮食,就是要求在饮食上讲求营养价值的科学搭配,而不是追求多、精、高。饮食营养是影响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营养不足和营养不平衡都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诱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痛风等,无不与营养不平衡有关,都是吃出来的病。我国营养学会根据国情制定的膳食指南就包括,“食物要多样,饥饱要适当,优质

13、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 (2)讲究卫生,就是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既要讲究个人卫生,又要讲究公共卫生;既要讲究外部卫生,又要讲究心理卫生。我国在爱国卫生运动中提出了很多宣传口号,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开展除四害活动,预防传染病发生;讲究卫生,摒除陋习,预防传染性疾病;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传染病毒从口入。这些内容现在也不过时,但是对心理卫生还不够重视。,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 (3)养心为上,强调的是心理卫生的重要性,就是要求努力避免和减少心理障碍,

14、求得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没有心理障碍,则是预防和减少一些疾病的重要途径。养心为上,就是指在健康问题上,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养心为上的根本是顺其自然,即保持心理的自然平衡。汉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说道:“忍者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心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已,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吕氏春秋曰: “心必平和然后乐。”,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 (4)防重于治,就是指预防为主,在人体未发病之时,就注意饮食平衡,保持身心健康,注意防止疾病,防患于未然。用李斌主任的话说,就是尽量“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防重于治,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治未病”,指的是“不治已病治未病”,

15、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内容。我国解放后提出并坚持至今的“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就是这一传统医学思想的当代发展。,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 (5)劳逸结合,说的是工作和休息相结合。指既要积极工作,又要适当休息。这一理念是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健康是工作的基础,也是人们履行职责、实现价值的前提;健康的过分超支,是健康的大敌;适当的休息,是健康的必要条件;只有身体健康,才能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过去宣传的英雄人物,很多都属于“过劳死”的英模;“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也往往成为受到激励和表彰的典型,从健康文化的视角看,不值得我们反思吗?,二、健康文化的一

16、般理论 (6)适当运动,指的是锻炼身体。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我国的传统养生文化就非常注重运动,“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性质变了,很多人的工作不再需要耗费很多的体力,甚至整日伏案工作;再加上出门就坐车,很少有锻炼的机会,适当运动就显得更为必要了。,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 (7)知行合一,指的是知识与行为的统一。一般而言,“知”与“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知”是“行”的前提与指导,有了“知”,“行”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和能力;反之,如果无“知”,“行”便缺乏科学依据,就是盲目的“行”。只有“知”而没有“行”,就是纸上谈兵;因无“知”而盲目的“行”,就不会带来好的结局。“知”与“行”的这种关系,完全适用于健康。,二、健康文化的一般理论 (8)顺其自然,指的是健康之道源于顺其自然,也就是说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再具体一点,又可以分成三句话:一切源于健康,健康源于快乐,快乐顺其自然。为什么说“一切源于健康”呢?人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发奋图强,靠的是什么?是健康的身体。老年人坎坷一生,操劳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