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在一起 15分享真快乐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511646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在一起 15分享真快乐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在一起 15分享真快乐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在一起 15分享真快乐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在一起 15分享真快乐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在一起 15分享真快乐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在一起 15分享真快乐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在一起 15分享真快乐教案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分享真快乐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2、引导学生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分享。3、帮助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教学重点: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分享的技巧与方法,倡导分享但不强求必须分享一切。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教学准备:器材:课外阅读书、纸牌、手工纸、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故事阅读,初步理解分享的意义;2、操作演练,体验分享的快乐,产生乐于分享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教师创设情境导入师:教师出示一块椰子糕,问:这是什么?想吃吗?生:这是李青在海南旅游

2、时给同学们带回来的椰子糕师:大家都知道啊请品尝过的同学举手师:(小结)我们虽然没和李青一起去过海南,但我们和他一起品尝了当地的美味,这就叫分享。读绘本,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享。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享,哪些行为是分享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不断明晰分享的概念。二、分享阅读更有趣1、猜谜语。(谜面教材P59的儿歌,稍有改动。)有一个魔法师,他有神奇的魔法:可以把一个人的快乐,传递给大家;把一个人的办法,变成大家的办法。请你猜猜它是什么?指名猜。预设:(1)猜出。(直接过渡到绘本故事)(2)没有猜出。(阅读了绘本故事之后再来猜一次)2、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中的

3、绘本故事。(教材P58)3、说说读懂了什么?指名交流。预设:故事中,妈妈给小女孩一本很好看的书。她把它带到了学校跟同学一起看,同学们很高兴。同学们看了小女孩的书之后又一起参加故事会,把故事演给大家看,这样更多的小朋友看到这本书了。小女孩分享了自己的书本,自己获得了快乐,同学们也获得了快乐。4、小结:在分享中获得的快乐真不少呀!板书课题:15、分享真快乐5、说说自己类似的分享经历。(1)指名交流。(2)同伴交流。6、初步理解“分享”。指名交流。预设:分享就是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好吃的、好看的、好听的、好玩的等等自己的东西。7、小结:与他人分享的物品真不少,获得的快乐也不少!板书:物品三、分享的魔

4、力1、过渡:分享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不仅仅是物品可以分享,还有什么也能分享呢?2、借助教材,说说还能分享什么?(1)借助教材P59页图片,同桌讨论。(2)指名交流。预设:学习方法游戏玩法(情绪分享、劳动成果分享)板书:学习方法游戏3、操作演练,体会分享的快乐。(1)学习方法分享24点操作办法:四人一组,3分钟内算算24点。(教师事前准备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纸牌,学生能够通过加减来完成,且一组牌有好几种解法)(2)随机采访完后的感受,说说有什么收获。(3)游戏分享玩新游戏操作办法:请一位学生来教大家玩游戏的方法,提供场地,全班一起玩。(4)采访指导大家玩游戏的学生,玩了游戏之后的的感受。四、

5、回顾学习,课堂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总结:我们在物品分享中看到了好看的、听到了好听的、吃到了好吃的、玩到了好玩的;学习方法分享中学到了本领;游戏分享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随机媒体播放学生在教室里劳动的照片)同学们打扫好的教室干干净净,大家这里上课很舒服,这也是一种分享。你今天乐呵呵的,我也乐呵呵的,大家都乐呵呵的,快乐的情绪也会分享。还有好多好多可以分享,分享的魔力真大呀!3、作业布置:想一想怎样分享才能快乐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实际操作,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2、创设情景,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教学过程:一、分享有

6、方法1、组织学生分享活动。时间:5分钟人员:4人一组分享内容:(参考教材P60)折纸组、故事组、作品欣赏组等学生分组活动,教师观察并记录。2、反馈分享活动情况。(1)小统计:分享活动中快乐的人数,不快乐的人数。(2)分享快乐的原因。指名交流。预设:故事分享得有趣,听得看得说得开心。折纸时有困难,同学愿意耐心教,最后做成功了,很开心。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表扬,欣赏到了很漂亮的作业,很开心。(3)说说不快乐的原因。指名交流。(随机媒体出示物品)预设:故事书有被撕坏的,看不了了,不开心。折纸的时候,一个地方怎么也折不好,他教了我两次,就不教了,还说我笨,不开心。他讲的故事很没有意思,不开心。刚才在玩的时

7、候,他特别凶,都玩不起来了,不开心。3、针对实际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1)同桌选择一个问题讨论解决方法。(2)指名交流。预设:(1)故事书有被撕坏的,看不了了,不开心。作品分享小心点。(媒体随机出示)(2)折纸的时候,一个地方怎么也折不好,他教了我两次,就不教了,还说我笨,不开心。方法分享仔细点。(媒体随机出示)(3)他讲的故事很没有意思,不开心。故事分享生动点。(媒体随机出示)(4)刚才在玩的时候,他特别凶,都玩不起来了,不开心。与人分享礼貌点。(媒体随机出示)4、再分享一次,实践分享的方法与技巧。5、小结,出示完整儿歌(教材P60),师生配合读一读、记一记。二、分享有原则1、过渡:有一个

8、小朋友,他也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可是他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让我们来帮帮他吧!2、情景创设(一)不爱惜分享的物品(1)教师叙述情景。(2)随机指名解决问题。预设:如果不爱惜别人的物品,别人就可能不愿意再与自己分享物品了,所以要爱惜物品。2、情景创设(二)有特殊意义的物品(1)教师叙述情景。(2)随机指名解决问题。预设: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东西不必勉强与人分享。3、情景创设(三)自己从不分享(1)教师叙述情景。(2)随机指名解决问题。预设:总是单方面付出,没有获得互利的体验,分享行为便不可持续。所以要懂得分享。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小结:分享要快乐,讲方法,用技巧,还要讲原则,这样的分享才会快乐!2、作业布置:课后,找两个小朋友分享这节课上的收获。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