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试卷】天津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II历史 (附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510622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试卷】天津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II历史 (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名校试卷】天津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II历史 (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名校试卷】天津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II历史 (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名校试卷】天津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II历史 (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名校试卷】天津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II历史 (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校试卷】天津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II历史 (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试卷】天津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II历史 (附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天津市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II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

2、习六艺之文,不考百工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表明顾炎武( )A提出“经世之用”的主张B提出了对程朱理学的批判C意识到心学遭遇困境D主张儒学体系进行改革220世纪初,国籍法在中国引起了社会热议。一时间,发表了许多有关国籍、国籍法内容的文章。如:论今日宜定国籍法论政府亟宜制定国籍法论改籍协约为国际最要之向题等。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出国留学人数与日俱增B西方法制精神深入人心C西方各国排华日益严重D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3苏格拉底在受审时说:如果你们指望用死刑来制止大家公开谴责你们错误的生活方式,那你们就错了尽善易行的方式不是堵住别人的嘴巴,而

3、是要尽力向善。这是我对你们投票判我有罪的最后告诫。这段话体现了苏格拉底:( )A捍卫言论自由原则B反对雅典民主制度C反对贵族专权暴政D主张维护法律尊严4据载,唐代四川和江淮一带民间已经每岁“以板印历日”,在市场出售,以致不等朝廷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这表明( )A唐代的历法已相当科学完备B唐代的雕版印刷已相当发达C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松弛D唐代民间印刷技术高于官方5古希腊早期,法庭审判时不允许代理辩护,而判定罪罚的陪审团是由普通民众组成的,他们往往受双方在法庭上演说的影响,结果常是善辩的当事人获益,口拙的人吃亏,由此产生了教人辩论、授人辞章的“智者”。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人文思想

4、产生与民主政治有关B法治的建立经历了漫长过程C城邦经济政治获得高度繁荣D民主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6大约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的鬼谷子有这样的记载:“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这一记载表明,司南在当时已被应用到( )A寻找矿石B长途旅行C观察风水D水上航行720世纪10年代,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其言论可能发表在( )A时务报B民报C新青年D光明日报819世纪70年代,西方绘画领域出现了印象画派。下

5、列主张不属于该画派的是( )A“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B“光线是绘画的主宰”C“不要失掉你所感觉到的第一印象”D“从风景变化的光线中,捕捉色彩的魅力”9古代中国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一诗一词一曲一小说的变化过程。变化反映了(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城市经济的繁荣ABCD10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统时代风貌11“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

6、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属于后者的是( )A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B郑板桥的竹石图C汤显祖的牡丹亭D吴敬梓的儒林外史12“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 )A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B“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D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131921年3月上海时事新报刊登了一篇驻德国记者的特约稿,评论说:“爱因斯坦的革命事业,比之昔日的德国路德之宗教革命

7、,其影响还要重大,这位先生把旧科学概念一起推翻。”材料中“旧科学概念”是指( )A牛顿的绝对时空观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普朗克的量子理论14马丁路德宣称:“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他意在( )A宣扬“因信称义”B宜扬翻因行称义”C否定神的权威D反对封建专制15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阁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A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B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知识的发展C三种字

8、体演变体现古人对科学认识的进步D楷书演绎了古人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16“美德即知识”是谁的名言( )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安提丰17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最能体现此“二元性”的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傩戏18章太炎:“代议政体者,封建之变相。其上王贵族院,非承封建者弗为也不悟彼之去封建近,而我之去封建远。去封建远者,民皆平等;去封建近者,民有贵族黎庶之分。与效立宪而使民有贵族黎庶之分,不如王者一人秉权于上”这一观点旨在( )A

9、反对实行代议制B主张建立封建制C反对分封制D主张实行立宪制19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表明( )A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B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 D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20英国金融时报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1992年创业高潮的原因之一是(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C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21

10、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主张不包括( )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B提倡“法制”,反对“人治”C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D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22011年7月杨恒均著的新书黑眼睛看世界:一个民主小贩眼里的世界中写到“在90年前新文化运动的传承下,今天的知识分子能对先贤的理论补充些什么?能对当下的民众启蒙些什么?毕竟在光明中拉开灯不算什么本事,在一片黑暗中找到火烛以达黎明,才是伟大之处。”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尊孔复古逆流泛滥C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D主张维新变法23古代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史

11、上占有重要地位。文人画( )A在理学影响下兴起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C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D强调个性追求写实24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从侧面说明了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B内心反省C读万卷书D格物致知25据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记载:“(中国古代)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导致中国古代天文记载呈现这一特点的思想是( )A人定胜天B天人感应C道法自然D相生相克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非选择题26儒家学说和中国思想文化史上

12、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封建统治者的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自古以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仲舒)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

13、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明)李贽藏书卷材料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核心,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境遇及原因。(2)据材料二,分析李贽与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分析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理学中所蕴藏的优秀精神文化遗产。27人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些基本权利的总称,其内涵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

14、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方人权思想,萌芽于古希腊时代。希腊思想家们从人性(自然)的角度审视城邦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享受城邦民主与自由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材料二 近代人权主要是针对基督教神权而提出来的。解决神性与人性的矛盾冲突,途径只有两条。要么索性撕开神性的虚伪,理直气壮地给人性,给人的感觉和享受以合法的地位;要么坚守神性的理想,追求内心的圣洁和灵魂的自由,借以提升人性。两条途径看似大相径庭,实则殊途同归。材料三 启蒙学者把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权”、“自由”具体到政治和社会领域。使启蒙运动成为近代西方观念变革的集大成者。以上材料摘编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1)据材料一分析古代希腊人权思想萌芽的基础及其人权思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