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510595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根据表格中有关商纣的历史评价,可以推知“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恶莫须有。般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冤当解除。”郭沫若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罕十九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商朝老百姓很拥护他。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纣的罪恶在周人的尚书中只有六点,战国书中增加了二十七事,西汉书中增加了二十三事,东汉时增加了一事,东晋时增加了十三事,于是商纣就变成了自古未有的残忍暴君了。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顾颉刚)A商纣其实是一个仁德之君 B历史研究服务于政治须要 C历史叙述不等于历史事实 D后代评述更接

2、近历史真相25右图是战国水利工程图。春秋战国时期,孙叔敖治楚,西门豹治邺,颇有成效;秦”渠就,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这一现反映了 A水利兴修影响地方治理 B区域位置决定经济水平 C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D争霸战争促进经济发展26李世民曾与长孙皇后论及国事,后对日:“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武则天为唐高宗皇后,参与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据此可知,唐高宗时期A皇权走向了衰落 B国家核心决策过程异变 C出现“垂帘听政” D外戚逐步把持朝中政局27有学者指出:“周易等著作中包含有某些数学知识,诗经、礼记以及春秋等著作中包含有某些天文学的知识,尚书等著作中包含有某些地理

3、学知识。”由此可知A儒学决定科技发展 B中国古代科技善于经验总结 C儒学具有科技内涵 D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理论探讨28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时代的节点,是千年荣耀的骄傲与近代百年屈辱的交汇点,中国知识精英在这个节点重新寻找方向,开始踏上救赎国家,救赎民族,乃至自我救赎的道路。材料中“一个时代的节点”指的是五四运动A发动了人民群众 B引进了马克思主义 C发展了民主革命 D建立了中国共产党29宋子文认为通货膨胀的威胁已经过去,因此不再拍卖敌伪财产;另一方面,继承敌人的统制体系,要造成化公为私的国营企业,其中最大的便是中纺与中蚕。这A激化了国民政府与民众的矛盾 B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新生 C有利于国

4、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为抗日战争提供物质基础30五四宪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宪法的A社会主义性 B完备性 C过渡性 D人民性3120世纪60年代,我国曾试办托拉斯,用经济组织管理经济;改革企业管理体制,要求国家对企业实行“五定”,企业对国家实行“五保”,并建立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等等。这说明当时A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调整了国民经济政策 C企业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D左倾错误得到了纠正32全球通史写到:“罗马人疯狂地争夺

5、金钱,暴发户故意炫耀地挥霍浪费,以及对人类一切社会准则的冷漠无视,成为共和国末期的主要特征。”材料反映,当时罗马A成文法的制定迫在眉睫 B公民法的调整势在必行 C万民法的推行激化矛盾 D自然法的观念深入人心33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和其他集团的敌视,但在19世纪后期,其在政治上为各国的民族主义者所赞同;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拥护。据此可知A社会达尔文主义被普遍接受 B自然科学与宗教信仰不能并存 C进化论推动马克思主义诞生 D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契合时代34表1: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变化(单位:万)年份1929193019311932失业人数130300435600

6、纳粹党人数1530100140根据上列表格,可知纳粹党A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 B植根于普通人民群众 C因经济危机加剧而发展 D极具欺骗性、煽动性351999年-为防止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二十国集团成立。其中包括原八国集团,十一个新兴经济体(来自亚非美澳四大洲)以及欧盟。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举行了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峰会。材料反映了A全球治理成力国际共识 B冷战思维不复存在 C国际经济旧秩序已崩溃 D世界多极格局形成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一场连续贯穿于中国改革发展40年并仍在持续的革命。材料一

7、 在汉朝以前,三公的办公场所称为“府”,是当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到了汉成帝时,开始了机构改革,三公行政级别平行,联合执政,打大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在三公之下,又设置了太常等9个“卿级”官员,卿的办公场所祢为“寺”。“九寺”是汉代的九大部委,综合了现今国务院各个部委。九寺中的太常寺,相当于现代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药监局、气象局。一直到明清时期,也都有不断的机构改革。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创设“四辅官”,几个人共同为皇帝出谋划策延续到了清朝。中国古代历次机构改革材料二 亨利八世从1519年起,连续八次、历时七年,以宗教改革为主题召开议会,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案,使英国摆脱了教皇的神

8、权控制,成为完全的民族国家,直接推动了国家机构改革。都铎时期,英国国家机构由国家元首英王、立法机关议会、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组成,它们在开始分权的同时,事实上已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都铎君主审时度势,提高议会地位;改组政府机构;分立法庭专司审判,明确国家机构各机关职责。都铎时期英国国家机构的变革(朱正梅)材料三 1906年6月,编制馆在载泽的主持下拟定改革方案:“一、宜仿责任内阁之制,以求中央行政之统一二、宜定中央与地方之权限,使一国机关运动灵通。三、内外各主要衙门,皆宜设辅佐官,而中央各部主任官之事权尤当统一。四、中央各官宜酌量增置、裁撤、归并。”其中,归并工商二部为工商部;更户部为度支部,刑

9、部为法部;分兵部为陆军、海军二部。 晚清丙午中央官制改革及其影响(王晓辉,赵文英)(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中英机构改革的差异,并说明英国机构改革的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丙午中央官制改革的原因。(9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英国家机构改革的启示。(4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71年4月间,马克思就开始写作全面论述巴黎公社的光辉著作法兰西内战,对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总结。马克思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

10、放的政治形式。”材料提供了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相关论述,蕴含了国家政权建设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950年7月,政务院公布的税政实施要则中,就曾列举有时个人所得课税的税种,当时定名为“薪给报酬所得税”。但由于我国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实行低工资制,虽然设立了税种,却一直没有开征。1980年9月10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直至1980年以后,为了适应我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我国才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

11、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倒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上述三个税收法规发布实施以后,对于调节个人收入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按内外个人分设两套税制、税政不统一、税负不够合理。为了统一税政、公平税负、规范税制,1993年10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失常委会四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的决定,同日发布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简称税法)。1994年1月28日国务院配套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第

12、二次修正,井于当日公布生效。 个人所得税(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建国后我国个税改革。(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后我国个税政策的变化。(5分)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一战之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军事力量作了严格的规定。德国不甘心这些严惩和限制,1932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以后,开始暗中加紧恢复国力。作为战胜国的意大利,因为没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1931年,日本用嫁祸于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

13、变,紧接着出兵占领了中国的东北。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33年,希特勒获得独裁权力后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河军事区,并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6年,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1939年又占领了阿尔巴尼亚。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国家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即三国轴心。而此前,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局部地让步和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维护和巩固本国的既得利益,甚至力图把战火引向苏联。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9月3日,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14、,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的教训。(5分)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应诏入对垂拱股,向宋孝宗面奏三扎: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但当时汤思退为相,主张和议。朱熹的抗金主张没有被采纳。十一月,朝廷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朱熹辞职不就,请祠归崇安。宋朝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党禁”正式发生。监察御史沈继祖以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状”,朝廷权贵对理学掀起了一场吏所罕见的残酷清算。朱熹被斥为“伪学魁首”。有人竞提出“靳朱熹以绝伪学”。朱熹以伪学罪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