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8学时ppt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08493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1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泌尿8学时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泌尿8学时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泌尿8学时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泌尿8学时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泌尿8学时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泌尿8学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8学时ppt课件(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1、人和高等动物保持一定的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体温的维持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 3、人和高等动物能够在体内外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因为机体内具有完善而精确的体温调节机制。,尿的生成和排出,Urine formation and excretion,基础医学院 生理学教研室,本章内容(8学时) 第一节 肾的结构特点和肾血流量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第三节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第五节 尿生成的调节 第六节 清除率 第七节 尿的排放,本次课要求,1、掌握排泄的概念和排泄途径

2、,原尿生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2、熟悉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机制。 3、了解肾脏排泄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意义,肾的功能解剖。,概 述,是指机体将物质代谢的终产物和进入体内的异物(毒物、药物)以及过剩的物质,通过血液循环由某些排泄器官向体外排除的过程。,排泄(excretion)的概念,排泄的途径,呼吸器官:CO2、少量水和挥发性药物 消化器官:少量的铅和汞(唾液腺)、胆 色素(肝)和无机盐(大肠)等 皮肤:水、NaCl、KCl、尿素和乳酸等 肾脏:是排泄的主要器官,清除代谢终产物和进入体内的异物及过剩的物质 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肾脏的功能,尿生成的基本过程,肾小

3、球的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第一节 肾的结构特点和肾血流量,一、肾的结构,右肾的冠状切面,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近端小管,降支粗段,髓 袢,远端小管,升支粗段,近曲小管,远曲小管,滤液(原尿),滤过,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 与分泌,终尿,肾单位,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球旁器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二、肾血流量的特点及调节,1、血液供应极丰富:1200ml/min 2、血液分布不均:皮质 94% 外髓 56% 内髓 1% 3、形成两次毛细血管网: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一)肾的血供特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肾动脉 肾静脉 叶间动脉 叶间静脉

4、弓形动脉 弓形静脉 小叶间动脉 小叶间静脉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 出球小动脉,4、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5、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压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高,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二)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在没有神经支配下,动脉血压在80180mmHg的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仍然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GFR,肾血流,“肌源性学说 ”,动脉血压,入球小动脉血管壁受到牵张刺激,血管平滑肌紧张性,血管口径,血流阻力,肾血流量相对恒定,血流量,动脉血压 180 mmHg 平滑肌已达收缩极限,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 小管液NaC

5、l致密 斑 肾小球 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收缩肾 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管-球反馈 ”,小管液的流量变化影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 率的现象称为管-球反馈。,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球的滤过作用(glomerular filtration)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物质经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微穿刺法:用显微操纵仪将外径为610m的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囊内抽取肾小囊内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肾小囊内液体是血浆的超滤液。,成分 血浆 肾小球滤液 终尿 (g/L) (g/L) (g/L) 葡萄糖 1.0 1.0 0 蛋白质 80.0 0 0 Na+ 3.3 3.3

6、 3.5 K+ 0.2 0.2 1.5 CL- 3.7 3.7 6.0 HCO3- 1.5 1.5 0.07 磷酸根 0.03 0.03 1.2 尿素 0.3 0.3 20.0 尿酸 0.02 0.02 0.5 肌酐 0.01 0.01 1.5 氨 0.001 0.001 0.4,血浆、肾小球滤液和终尿中溶质含量的比较,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一个体表面积为1.73m2的正常成人为125ml/min。 一昼夜超滤液量 = 180L Kf:滤过系数(滤过膜的面积及其通透性的状态) EFP:有效滤过压,G

7、FR = EFPKf,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 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正常值为约19%(125/660)。,表明:流经肾脏的血浆约1/5形成原尿。,GFR,肾血浆流量,660,125,0.19,=,超滤液是怎样生成的?,前提条件:足够的肾浆血流量,一、肾小球滤过的前提条件,(一)滤过膜的组成,滤过膜,毛细血管内皮C(内层):窗孔 70-90nm 基膜(中间层):网孔 2-8nm 肾小囊脏层上皮C(外层):裂孔 4-11nm,二、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膜),1、机械屏障作用(mechanical barrier) 滤过膜阻止分子量70000、有效半径4.2

8、nm的大 分子物质滤过。 2、电学屏障作用 (electrical barrier) 滤过膜的三层中,每层都有带负电的糖蛋白。阻止带负电的物质通过。,(二)滤过膜的通透性,因此,不同物质通过滤过膜的能力取决与被滤过物质的大小及其所带的电荷: (1)r4.2nm,不能通过 (3)2.0r4.2nm,随r的增大滤过量减少,三、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EFP),EFP=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1、促进滤过的动力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囊液胶渗压 2、阻止滤过的阻力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EFP = 动力 阻力,入球端

9、EFP: 45-(25+10)= 10mmHg 出球端EFP : 45-(35+10)= 0mmHg 滤过平衡:EFP降为0时,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EFP=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 压+肾小囊内压) 肾血浆流量 滤过膜面积和通透性,80Bp180mmHg GFR不变(自身调节) Bp80mmHg 少尿 Bp40-50mmHg 无尿 交感N兴奋 入球小A收缩 肾小球cap压 高血压晚期 入球小A硬化 肾小球cap压,(一)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二)囊内压 结石、肿瘤压迫 囊内压 GFR 磺胺浓度过高,溶血等均可致GFR。,(三)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蛋白降低;大量快速输入生理盐水

10、血浆 胶体渗透压 EFP GFR 尿多,肾血浆流量 血浆胶渗压的上升速度 EFP 减小速度 滤过平衡就靠近出球端或达不到平 衡点 滤过面积 GFR,(四)肾血浆流量,只有从入球小动脉端到滤过平衡这一段才有滤过作 用。滤过平衡越靠近入球小动脉端,有效滤过面积 就越小,肾小球滤过率就低。,(五)滤过膜的面积及通透性,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口径,血流量,活动的肾小球数目,滤过面积,GFR,尿量(少尿),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复习,1、肾脏是排泄的主要器官。以尿的形式排除代 谢终产物和有害及过剩的物质。尿生成有三个基本过程。 2、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生成超滤液。用肾小球滤过率和

11、滤过分数可衡量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的大小。 3、超滤液生成的机制:前提条件,机械和电学屏障,有效滤过压 4、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1、熟悉肾小管和集合管对K+、Ca2+和氨基酸 的重吸收。 2、掌握重吸收的主要部位,肾小管和集合管 对Na+、Cl-、水、HCO3-和葡萄糖的重吸收。,本次课要求,第三节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一、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特点,(一)选择性和有限性 (二)主要部位:近端小管 (三)方式 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渗透 主动转运:原发性(H+泵、钠泵、钙泵等) 继发性(同向转运和逆向转运) (四)途径:跨细胞转运和细胞旁转运,二、几种物质的重吸收,(一) Na+

12、、Cl-和水 (二) HCO3-吸收 (三) 葡萄糖的重吸收 (四) K+的重吸收 (五) Ca2+的重吸收,1、近端小管Na+、Cl-的重吸收 (1)前半段 方式:主动重吸收 途径:跨上皮细胞 机制:Na+与G、AA同向转运 Na+与H+逆向转运,picture,(一)Na+、Cl-和水,(2)后半段 方式:被动重吸收 途径:经细胞旁路和跨上皮细胞 机制: CI-顺浓度差(生电性转运) Na+顺电位差 (被动转运) HCO3-与Cl-、Na+与H+逆向转运,picture,return,HCO3-,Cl-,Na+,H+,K+,Cl-,Cl-,渗透压作用下被动吸收,与体水是否缺乏无关。,水的吸

13、收,2、髓袢对Na+、Cl-、水的重吸收,速尿(呋喃苯胺酸、呋塞米),3、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水的重吸收,(1)远端小管始段 NaCl :Na+-Cl-同向转运体 水:通透性很低 (2)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 主细胞 闰细胞,图,塞嗪类利尿剂抑制,氨氯吡咪,Na+受醛固酮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的重吸收(12%) 受抗利尿激素调节,1、部位:近端小管(80%),髓袢升支粗段和远曲小管和集合管(20%)。 2、吸收形式:CO2形式,与H+分泌伴行。 用乙酰唑胺抑制CA尿量 (图) 3、髓袢:主要发生在升支粗段,机制同前。,(二)HCO3-吸收,CA,乙酰唑胺抑制,近端小管重吸收HCO

14、3-的细胞机制,4、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三)葡萄糖的重吸收 1、部位:近曲小管,葡萄糖浓度 超滤液 血液 4.486.72mmol/L (0.81.2g/L),2、方式:继发性主动转运(同向协同转运),肾糖阈(renal threshold for glucose)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的最低血糖浓度。正常值:160180mg100ml 。 糖尿: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时,部分肾小管细胞对G的重吸收能力已达极限,尿中即可出现G,称为糖尿。,3、近端小管对G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血糖300mg100ml,所有近端小管细胞重吸收G的能力都达到极限,尿糖的增加与血糖的升高呈线性关系(男性为375mgmi

15、n,女性为300mgmin)。,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1、部位:65-70在近球小管,25-30在 髓袢。 2、机制:逆浓度差重吸收,具体机制不清。 尿K+主要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四)K+的重吸收,1、部位:近球小管(70),髓袢(20),远端小管和集合管(9),随尿排出(1)。 2、方式:顺浓度差重吸收,再经基侧膜上的Ca2+ATP酶和Na+Ca2+交换机制转运出细胞。 主要受甲状旁腺激素的调节。,(五)Ca2+的重吸收,1、熟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2、熟悉尿的浓缩和稀释。,本次课要求,1、部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2、分泌形式:Na+-K+交换,Na+-K+交换与Na+ -H+交换具有相互竞争现象 。 代谢性酸中毒 血钾可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