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88508050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201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201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201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201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子赣(贡)既学于仲尼(孔子),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即子贡)最为饶益。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反映出当时A. 商人地位遭到了一定抑制 B.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盛行C. 商业发展冲

2、击了等级制度 D.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 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A. 工艺分工日益精细 B. 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C. 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D. 生产管理特别严格3.战国策记载:“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大时已。通韩之上党于共、莫,使道已通,因而关之,出入者赋之共有其赋,足以富国。”这体现了当时A. 商业税收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 B. 关税收入对于诸侯国的重要性C. 交通便利使韩魏间商业活动频繁 D. 长途贩运促使了商业获利丰厚4.秦朝时期,秦始皇明

3、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这反映了秦代A. 劳动力极其缺乏 B. 社会等级森严 C. 徭役比较繁重 D. 厉行抑商政策5下面是汉代牛耕画像石出土地点统计表。从表中可以推断出的结论是出土省区 出土地点陕西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汉墓、陕北山东 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山西 平陆枣园内蒙古 和林格尔(两幅壁画)江苏 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A汉代时开始出现牛耕技术 B汉代时南方无开发迹象C北方牛耕普及程度领先南方 D农具获得技术上的突破6.有学者总结了汉初的经济政策,如下表所示。这些政策时期 经济政策汉文帝 丁男徭役减为“三

4、年而一事” “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汉景帝 复收田租(“十五税一”)之半,即三十税一A.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确立 B. 促进了盐铁官营的实施C. 有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 D. 协调了农工商业的关系 7.东汉班固著汉书,其中沟洫志记载:自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起,引泾增修六辅渠和白渠的由来与过程;黄河决口改道的历史及治理方策的多次论争等。这一记载A. 反映汉代政府重农抑商 B. 推动了西汉农业发展C. 说明江南水利重大发展 D. 为后世治水提供借鉴8.下表是西汉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以南郡数统计 全国所辖郡数 秦岭淮河以北郡数 秦岭淮河以南郡数西汉 103 74 29西晋 162 86 76此

5、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 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B. 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C. 西汉王国问题已解决 D. 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9. 唐初,“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代中后期,士人经商已成为一股潮流。地方上的军政大吏,如节度使、观察使等也多经商。唐宪宗元和八年,允许赐给王公、百官等人的庄宅、店铺等进行典卖。唐代中后期这一现象反映出 A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B社会奢靡现象严重C官商勾结吏治腐败 D商业地位有所提高 10.“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对图片所含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图1 唐三彩 图2 司(后)母戊鼎 图3 素纱禅衣 图4 水排A. 图4可反映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B.

6、图1是唐代制瓷业的代表产品C. 图2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D. 图3可反映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11.学界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的制瓷业特点。两者的兴盛时代不一致,邢窑白瓷主要繁荣时期是初唐和盛唐,安史之乱后衰落;而越窑青瓷的兴盛则在中晚唐。这一现象说明A. 社会动乱阻断南北交流 B. 北方地区手工业的全面衰退C. 南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D. 休养生息政策利于经济发展12.宋史食货志将“城郭之赋”与“民田之赋”并列,将城镇居民所缴纳的房地产税与乡村居民所缴纳的土地税区别开来,成为两税之外的特有税目。上述材料反映宋代A. 房产税成为主要财政收入 B. 城市私有房屋产权逐步确立C. 市民

7、阶层的地位不断提高 D. 政府对市民的控制更加严格13.在洪武年间,每过二、三年就可以见到申谕(谕知;晓谕之意)海禁的记载。如,在洪武14年、17年、20年、23年、27年、30年,都有这种严厉的申谕。这说明洪武年间A. 中外海上贸易几近断绝 B. 闭关锁国已经形成C. 民间对外贸易依然持续 D.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14.有学者曾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苏杭地区的工商业面向全国,呈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息。”结合右侧图片,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太湖地区的丝织业始终居全国之首B.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性市镇网已形成C. 该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海港集聚地D. 该地区已经成为新的经

8、济贸易中心15自唐中叶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其次才是东西差距。到近代,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已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A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B西方列强入侵缓和了南北经济差距C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格局的变迁 D经济重心南移淡化了东西经济差距16.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以后,他们又相继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等,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 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 B. 近代工业体系已逐步建立C. 民族资本主义初

9、步发展 D. 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共识17.下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下面记载:“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札饬筹办等因,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由此可知A. 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官督商办B.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C. 洋务企业受西方经营方式影响D. 煤矿业获得了稳健快速发展18.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确是封建制度的忠贞不二的卫道者。他们发起“洋务”事业的初衷,在援西洋之长,以扶封建统治大厦之将倾。但是,“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换(1ie)拧拨了一

10、下,当机换一旦转动,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这样评价洋务运动主要是因为A. 洋务运动客观上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 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C. 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 D. 洋务运动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19.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棉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棉花的出口。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量种植。“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当时中国A. 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 B. 棉纺织业取代传统丝织业C. 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D. 农村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20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年份 英国 日本

11、其他国家1894 6949 626 24251900 6299 1120 25811905 5571 1404 30251910 5089 1614 32971914 4831 2039 3130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1 19世纪9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分布表企业性质 工人人数外商经营的近代企业 34000人洋务派经营的军事企业 9000至10810人洋务派经营的民用企业 5500至6000人近代采矿业 16000至

12、20000人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 27250人总计 91750至98060人据上表可知,中国无产阶级A分布在近代企业 B最早产生于外商经营的企业C集中于沿海地区 D具备了登上政治舞台的力量22.下表是晚清政府颁布的部分工商实业方面的法规表,这些法规 年代 法律法规1904年 商人通例 公司律 公司注册试办章程 商标注册暂拟章程1906年 破产律1907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A. 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B. 促成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C. 限制了外国在华企业的发展 D.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23.民国初期的农村农产品市场,交易以农民之间的生活必需品交流为主,是一种农产品的余缺、品种调剂,是从一个农家流向别的农家,流出本区域的很少,更不要说流到外县、外省甚至国际市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 战争造成的市场阻隔 B. 国内军阀割据的局面C. 传统经济模式的顽固 D. 政府对农村管理失控 24.1917年12月,北洋政府税务处宣布:“以后凡属手工所织之布,除仍照案由海关征收每百斤出口正税银l两外,其应纳50里内常关税项应予一体豁免。”这一规定旨在A. 促进自然经济瓦解 B. 保护国货市场竞争力C. 改善对外贸易环境 D. 推进民族工业近代化25下表是19131920年间中国轻纺业工厂数量的变化表。 时间 织布机(台) 纱厂(家) 缫丝厂(家) 新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