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507503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依据,也是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立体整合:高中生物共3个必修模块,一个选修模块。其中必修3共包括6各部分,该模块内容跨度大,实际上就是一堆零散概念的堆积,不能形成整体,但这六个部分却是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各层次的稳态为主线的。 章结构: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第3章的第2节,是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一个延伸和拓展,也为第3节的学习做了知识储备。 深入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 通过分析课本“问题探讨”中的曲线图和文字内容,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图解中隐含的信息,理解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

2、植物。由此引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生长素两重性特点的理解,让学生利用这种特点解释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并指导实践应用,最后引出“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这一探究实验。 二、学情分析 知识技能: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什么是植物激素,并对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有了相应的知识准备。对于探究实验训练,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探究实验的一般设计步骤,但由于地域特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普遍较弱。本节课实验重在巩固该技能过程。 生活经验:本节课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践密切相关,比如植物向光生长、顶端优势、扦插繁殖等,学生对这些现

3、象司空见惯、耳熟能详,这是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但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善于发现、挖掘和利用这些生活经验,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自身特点:高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较活跃。但对于探究的目的性、过程和结论的形成缺乏系统的思考,应加强引导,细化问题,做好知识铺垫。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重点) 2、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 3、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小组之间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2、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

4、,也有许多要探索的。 如:尝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难点) 3、在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想。 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生物学图表。 2、掌握实验的探究方法。 3、学会设计实验,收集和处理数据,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 四、教学模式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我校确定的的教学模式是“明确任务自主预习,反馈矫正合作学习,巩固训练探究研习”。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结合高中学生及生物学科特点,我制定了如下高中生物新授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即“教师主导创设情境,启发点拨交流点评,自主探索完善认知,应用新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回顾反思,分

5、层训练拓展拔高”。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基本原则及理念。 五、教学方法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有: (1)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以及实物演示。 (2)自学导思法和探究教学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学法上采用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由教师引导设问,学生自行观察分析,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合作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

6、学设计 教师主导,创设情境: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以发芽土豆的培养照片回顾植物的向光性,进而根据弯曲原因提出问题“是不是生长素的浓度越高,生长越快?”。 把教学内容还原于生活,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入手,巧妙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设计意图】 启发点拨,交流点评: 引出探究一“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 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中特别增设了一个教材中没有的“研究案例”,即不同萘乙酸浓度对白菜种子胚轴生长情况的影响。首先借助多媒体展示实验结果的照片,学生根据照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并作出猜测。 然后教师展示萘乙酸浓度与胚轴长度的关系表格,分析规律引出坐标曲

7、线图。 学生根据表格数据,合作完成描点连线作图并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评价分析,师生共同解决学生作图过程中的失误原因,展示完整坐标曲线图。 引出生长素浓度对根的影响的曲线图。通过曲线图,分析“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即问题探讨第2题,及几个代表性的点、线段、整条曲线含意: 再进一步引入教材问题探讨中坐标曲线图,分析“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吗?”,即问题探讨第1题,以及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情况的分析。 特别增设的“研究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转换成直观的曲线图,并归纳总结出相关的结论,为后面的探究实验作热身活动。这是我本节课的创新之

8、处。【设计意图】 自主探索,完善认知: 出示自主学习指导,以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本部分基础知识: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2.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发挥生理作用时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顶端优势?顶端优势的原因是什么? 4.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什么作用? 通过自学,让学生完善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再以读、写、记等多种形式及时跟进落实。【设计意图】 应用新知,合作探究: 知识源于生活,亦用于生活。学生快速记忆检测后,运用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顶端优势,以学生熟知的莘县燕塔作对比,教师借助侧柏枝条给学生以直观演示,再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站在棉农、果农、杨树林主人的角度上,运用所学知

9、识来指导生活实践。 再由杨树的扦插繁殖引出探究二,回顾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变量,明确预实验的作用及与正式实验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寓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学到理论知识,要学会在生活中得以应用,这样才达到了学习的目的。教师要刻意引导学生分析所学生物学知识的应用点,举一反三,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回顾反思: 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先出示问题,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学习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把握本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学生畅谈个人收获,并就本节课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教师作最后总结。

10、对学习过程归纳反思,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进行整理归纳,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设计意图) 分层训练,拓展拔高: 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反应有快有慢,分层训练可让低层次的学生吃得了,高层次学生吃得饱。(设计意图) 最后说一下: 七、板书设计: 最左侧为小组风采加分区,意在激励评价;最右侧为学生板演区及小组成果展示区,目的是反馈学习效果;中间为教师的主板区,用于梳理本节知识主干。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改革的重点就是开始注重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由此可见,生活经验对于教学的重要性。而我们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承担者,应该潜心研究课程标准,潜心发掘隐藏在年轻的生命中的无形资源。这可以提高我们的研究、教学能力,更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