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507502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3,4,8,9,10,142.生长素的合成、分布和运输2,5,6,7,11,12,13,15A级基础练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化学本质是有机物A.B.C.D.解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当缺乏O2或有细胞呼吸抑制剂时,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速度将(B)A.加快B.减慢C.不变D.不能确定解析: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为主动

2、运输,当缺乏氧气或有氧呼吸受抑制时,其运输的速度会变慢。3.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生长素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解析:该实验的对照组是将胚芽鞘尖端放在另一去尖端的胚芽鞘对侧,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该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生长,但此时还不能确定该物质是吲哚乙酸,也不能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为排除光照不均匀造成的弯曲生长,拜尔在

3、黑暗中进行了该实验。4.某科学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以检验达尔文的假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达尔文的假说是可能有某种“影响”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B.选择明胶和云母片的原因是化学物质能够透过明胶却不能透过云母片C.当时的实验结论是的确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向下传递D.若把单侧光改为黑暗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就不能支持达尔文的假说解析:如果把单侧光改为黑暗进行实验,用明胶处理的幼苗直立生长,用云母片处理的幼苗不生长,因此实验结果也能支持达尔文的可能有某种“影响”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的假说,D错误。5.对胚芽鞘做如下图所示处理后,其变化情况将是(D)A.向左弯曲B.向右弯曲C.直立生长D.不生长也不

4、弯曲解析: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题图中切取的PQ段胚芽鞘切段中P点代表形态学上端,Q点代表形态学下端;把PQ段胚芽鞘切段倒置后,Q点代表的形态学下端放到了切段的上方,P点代表的形态学上端放到了切段的下方,所以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从Q点运输到P点及以下,P点下面的一段不能生长也不能弯曲。6.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B)解析:A项和D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由于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尖端

5、的阻挡作用,生长素均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无法使其在琼脂块中分布不均匀。B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先发生横向运输,然后纵向运输到尖端以下的不同的琼脂块中,再通过测定不同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大小,即可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7.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分生组织是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B.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合成生长素的部位生长素浓度不一定高D.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浓度一定最高解析:生长素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但并不是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浓度一定最高,如:顶芽比侧芽生长旺盛,但生长素浓度比侧芽低。8.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

6、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B.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解析:据图分析:A中对照实验自变量为尖端是否感光,感光,向光弯曲生长,否则直立生长;B中,无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尖端与下部隔断的胚芽鞘可以生长,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中对照实验自变量为尖端所放置的位置,结果胚芽鞘向放置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D中缺少空白对照,应设置一组不放置琼脂块的胚芽鞘作为对照,因此不能得出该结论。9

7、.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1)通过实验、比较说明,植物的生长与弯曲都与有关。有人推想此部位可能产生某种物质并起作用,通过实验、比较说明,该部分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由于此物质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在生物学上叫生长素,而其化学名称为。可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是。(2)通过实验、比较说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即此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侧分布,而向光侧分布,从而导致了植物性的产生,其对照实验组是。(3)通过实验、比较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实验分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实验的单一变量。答案:(1)胚芽鞘尖端吲哚乙酸胚芽鞘尖端(2)胚芽鞘尖端多少向光(3

8、)生长素分布不均B级能力练10.下列关于胚芽鞘生长与向光性的各种实验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目的不一致的是(D)A.将胚芽鞘置于黑暗与单侧光下,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B.用锡箔帽和锡箔环套在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面一段,研究其感光部位C.将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与完整的胚芽鞘一起培养,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D.将含IAA琼脂块与空白琼脂块分别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研究其向光性原理解析: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无单侧光,黑暗与单侧光形成对照;研究感光部位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部位,所以用锡箔帽和锡箔环套在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面一段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感光部位;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

9、有无尖端,所以将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与完整的胚芽鞘一起培养,能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研究向光性的自变量是单侧光,而不是是否含有IAA,所以将含IAA的琼脂块与空白琼脂块分别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不能研究其向光性原理。11.某同学利用发生了向光弯曲的燕麦胚芽鞘,制作成切片并观察。他绘制了背光侧和向光侧的细胞形态示意图(如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的结论是(B)选项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是能促进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A细胞分裂B细胞伸长C细胞分裂D细胞伸长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背光侧部位的细胞比向光侧部位的细胞体积大,所以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的伸长。12.如图在暗室中将几个燕麦胚芽鞘水平放置

10、,并在不同的位置插上云母片,其生长的情况是(B)A.水平生长,向上弯曲生长,直立生长B.不能生长,向上弯曲生长,水平生长C.向上弯曲生长,向上弯曲生长,水平生长D.不能生长,水平生长,向上弯曲生长解析:中生长素不能向尖端下部运输,下部得不到生长素而不能生长;生长素可以向尖端下部运输,还可在重力作用下向近地侧运输,故向上弯曲生长;生长素能向尖端下部运输,但不能在尖端向近地侧运输,故近地侧与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同,水平生长。13.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图1、图2所示的实验:探究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

11、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B.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ca=b=d,则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D.胚芽鞘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解析:由图1可知单侧光使生长素横向运输,导致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多,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图2中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是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移向了背光的一侧;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C=DB(2)实验设计:A、B、C、D四块琼脂块分别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实验结果:四个胚芽鞘均生长,它们的高度是 AC=DB(3)等于(4)重力单侧光照C级拓展练15.如图是某小组探究一种植物的枝条生根状况实验,S为枝条的形态学上端,X为枝条的形态学下端(已知生长素有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请回答:(1)通常选取一年生且带有芽和幼叶的枝条进行扦插,其原因是 。(2)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观察指标是 。(3)下表是小组进行的“某种植物枝条倒插生根法”研究的结果。表中“方法一”指枝条仅正插处理(如图甲);“方法二”指先倒插处理(如图乙),一段时间后,再作正插处理。年份处理处理方法实验数量(枝)成活数量(株)成活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