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治“五驾马车”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02849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1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防治“五驾马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糖尿病防治“五驾马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糖尿病防治“五驾马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糖尿病防治“五驾马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糖尿病防治“五驾马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防治“五驾马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防治“五驾马车”课件(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家好!,糖尿病防治 “五驾马车”,第四军医大学 史永亮 qq 723976245 ,3,主要内容 糖尿病的 现状与危害,4,糖尿病流行趋势,老年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强度的下降,应激状态的增多,5,世界糖尿病现状,2010年有糖尿病人2.58亿, 每年因为糖尿病死亡400万人。 预计2035年达到4.38亿。,6,1、病人剧增: 患病率约9%, 病人总数9000万 世界第一 每天 增加 10000 每小时 增加 400 每分钟 增加 7 每8.5秒增加 1,我国糖尿病现状,7,2、危害巨大 生活不便、肉体及精神痛苦 最严重的危害并发症 对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甚至导致残废(失明、

2、肾衰、中风、冠心病等)和早亡。 巨大资金和资源浪费 2011年 治疗费用1700亿元,8,糖尿病的发病特点,中、老年人高于青年人 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超重或肥胖者高于体重正常者 城市高于农村 富裕地区高于贫困地区 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9,糖尿病的概念,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 主要特点是体内血糖超过正常人的标准,当血糖高于10mmol/L时尿糖可阳性。,10,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近2/3的糖尿病患者无明显症状。 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 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且伴有疲乏无力。 出现以上典型

3、表现时要高度怀疑是否患有糖尿病。轻症糖尿病患者常无症状,必须通过化验血糖来诊断。因此,40岁以上的人,及一些高危险人群建议每年测一次血糖,早期发现糖尿病。,11,糖尿病还有以下临床表现,乏力; 皮肤瘙痒; 视物模糊; 肢体麻木; 反复皮肤感染或泌尿系感染(皮肤瘙痒或外阴瘙痒); 因血糖过高而昏迷。 勃起功能障碍(阳萎)。,12,糖尿病分型,目前采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的关于修改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的建议。 型糖尿病、 型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 妊娠期糖尿病。,13,ADA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型糖尿病(细胞破坏,常引起胰岛素绝对不足) 型糖尿病(可从显著胰岛素抵抗伴相对胰岛素不足,到显

4、著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GDM)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2)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3)胰腺外分泌疾病 4)内分泌疾病 5)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6)感染 7)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8)其他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14,血糖的概念,血糖是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血糖一部分供给人体需要的能量,其余以肝糖原形式在肝脏中储存起来,在机体需要时又可以再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补充血糖供能,维持血糖水平。 正常人血糖处于动态平衡中,维持为稳定的水平。正常水平的血糖,对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是很重要的。,15,正常人的血糖标准值,正常人的血糖是相对稳定

5、的,但也随着进食、精神、应激等因素而波动。 正常空腹血糖为 3.4 -6.1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 7.8 mmol/L,16,正常人血糖有波动,17,胰岛与胰岛素,在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显微镜下就像海洋中一个个的岛屿,叫做胰岛。,18,胰岛素降血糖作用,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人体血糖水平保持恒定是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协调的结果。,19,糖尿病病因,型糖尿病病因 遗传易感性: 糖尿病内因中遗传因素是肯定的, 1型糖尿病人的父母患病率11%, 三代直系亲属中遗传率6%。,20,自身免疫

6、性: 临床发现1型糖尿病有2个自身免疫特征:胰小岛炎和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包括: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抗体等。,21,病毒感染与环境因素: 包括感染、毒物、饮食因素及化学物质的摄入等,其中病毒感染最主要。,22,型糖尿病病因:,遗传因素是内因,环境因素是外因。 遗传易感性:现已发现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及家族聚集性,2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高于非2型糖尿病人的亲属,其中病人同胞的患病率也高于病人的子女。,23,环境因素: 一是年龄因素:40岁以上患病率明显升高。 二是营养因素:总能量摄入过多,体重超重或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腹型肥胖。,24,三是体力活动:运

7、动量缺乏会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展。 四是其他因素:如胎儿发育不良、应激、外伤、烧伤、寒冷等。,25,遗传因素就像“上了膛的子弹”?,遗传因素就像“上了膛的子弹”,而不良生活方式就象“扣扳机”。人们无法改变遗传基因,但是否“扣扳机”却完全靠自己。 不扣“扳机”,“子弹”即使上膛也无法射出。,26,糖尿病的危险因素,(1)年龄在40岁以上、身体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2)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或其中的1项-2项者; (3)无明原因的消瘦,尤其是老年食量较好者; (4)反复的尿路、胆道、肺部、皮肤感染等; (5)有四肢麻木、疼痛、瘙痒等周围神经症状者;,27,(6)年龄在40岁以上伴有高血压、冠

8、心病、脑血管病者; (7)男性阳痿、性功能减退,女性闭经或月经紊乱者; (8)过早出现双眼视力下降、白内障、眼底出血等;,28,(9)有生产巨大婴儿(体重大于4 kg)史或有多次流产、死胎、死产史等; (10)有慢性胰腺炎、肝炎、肝硬化、外伤史及胰腺手术史者;,29,(11)因其他疾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等)者。 凡发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化验血糖、尿糖,以便早期诊断糖尿病。,30,哪些人易患糖尿病,与糖尿病患者有血缘关系者,得病的机会为一般人的35倍; 女性有妊娠期糖尿病史或生过巨大儿(4公斤以上)者; 年纪大的人士,糖尿病患者的年龄80%在45岁以上; 脑力工作负担重及常年不参加体力

9、活动者; 肥胖的人士,有85%的患者现在或是过去曾为肥胖者;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痛风者; 出生时为低体重儿者。,31,32,血糖升高的原因及危害,发生高血糖的机理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缺乏或发挥作用不足,使葡萄糖在肝、肌肉及脂肪组织内利用减少,和/或肝糖输出增多。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可导致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33,急性并发症,来势汹汹,去无留痕 (治好无后遗症、治不好致命) 主要有急性感染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 低血糖。,34,慢性并发症,病情隐蔽、危害全身、难以逆转 无声的杀手 1、大血管:脑、心、其他(下肢) 非特有 易 早 重 2、微血管 肾脏 眼底

10、 全身 3、神经病变 比非糖尿病高3-25倍,35,并发症糖尿病足,36,糖尿病眼病,37,糖尿病并发症严重的原因,1、认知率低 2、治疗率低 3、达标率低,38,多尿、口渴、多饮,正常情况下,糖在肾脏可被重吸收回血中,但肾脏吸收糖的能力有一定限度(肾糖阈),当血糖增高超过该限度时,尿中就会出现糖。由于糖有渗透利尿作用,大量糖从尿中排出同时带走水分,患者就会出现多尿、口渴、多饮这些症状。 糖尿病人的多尿症状使主要从尿中排出的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丢失增加,尤其是B族维生素。,39,多食、消瘦、脂肪肝,伴随高血糖,糖尿病人还有脂肪、蛋白质、电解质和维生素代谢紊乱。由于血糖不能充分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

11、,人体得不到营养补充,一方面代偿性地多吃以补偿能量的消耗,另一方面机体动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导致多食和消瘦。 在型糖尿病早期,有胰岛素分泌代偿性增加现象(以补偿胰岛素作用的下降),脂肪合成增加,加上多食的因素,病人以肥胖居多。由于糖原合成及储存减少,脂肪进入肝脏沉积,肝肿大为脂肪肝。,40,酮症、酮症酸中毒、昏迷,病情加重后,由于脂肪大量动用,而糖不能被充分氧化利用,抗生酮作用减弱,脂肪的分解产物易形成酮体(乙酰乙酸、-羟基丁酸,丙酮)。当酮体形成过多、速度过快时,则会发生酮症和酮症酸中毒。 酮体的堆积使体液呈酸性,破坏人体酸碱平衡,钠、钾易从尿中丢失,加上本身的多尿症状,常使血浆浓缩、渗透压

12、增高,可引起高渗性昏迷。,41,动脉硬化、营养不良、免疫低下,糖尿病人一般有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LDL、VLDL增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同样因为糖尿病人的血糖不能充分供应能量,机体在动用脂肪的同时也动用蛋白质作为能源,肌肉及肝脏中蛋白质的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加。这使得患者处于蛋白质营养不良状态,患者乏力、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差、易感染、创口不易愈合。,42,全身性多器官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上游”(病因) 冠心病和糖尿病 “中游”(后果) 心肌梗死和脑中风 “下游”(结局),43,一级医疗花费无本万利 不要任何经济投入,仅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二级医疗花费本大利丰 年花费下

13、限为500元,上限为7000元, 月平均费用300元以上,三级医疗花费血本无归 治疗糖尿病足2万元以上,不能避免截肢。糖尿病肾病透析年花费5万元。心肌梗塞和脑血管意外抢救。,糖尿病的经济账,“花钱致病,花钱治病” 的恶性循环,44,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 随机血糖 11.1mmol/L,45,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空腹血糖6.17.0mmol/L,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46,诊断糖尿病必须依靠血糖的测定。 糖尿病症状伴有任何时间 血糖11.1mmol/L 或空腹血糖7.0mmol/L 或口服葡

14、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如果无典型糖尿病症状,至少两次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诊断标准,47,需要做的检查,血糖测定。 葡萄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C肽测定。 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血脂分析,肾功能,肝功能,心电图等。 并发症筛查 。,48,糖尿病防治常见误区,“得了糖尿病什么也不能吃了” “糖尿病患者饥饿时可以吃无糖食品” “血糖控制好了即可放松饮食治疗” “我只吃糖尿病食品!” “因为我有糖尿病,所以要控制喝水!” “日常工作可代替运动” “爬山是最好的锻炼” “二甲双胍伤肾,不能用” “打上胰岛素就撤不

15、下来了” “中医中药能根治糖尿病!”,49,“得了糖尿病什么也不能吃了”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根据人体需要和不同病情科学地安排饮食,只要热量、营养搭配合适,可使饮食丰富多彩。,50,“糖尿病患者饥饿时可以吃无糖食品” 糖尿病患者如果经常出现饥饿状态,应首先寻找原因,是否饮食安排不当或活动量过大或用药不当,无糖食品仅仅是不含蔗糖,同样具有热量,一味饥饿便加餐,容易造成热量摄入过多,血糖控制不良,体重增加,最终代谢紊乱加重。,51,“血糖控制好了即可放松饮食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是饮食、运动、药物等的综合治疗,饮食治疗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良好、持之以恒的饮食治疗不但能减少药物的用量,尚能保持稳定的体重和

16、代谢状态。,52,“我只吃糖尿病食品!” 饮食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总热量和均衡饮食,而并不在于专门吃所谓的“糖尿病食品”。其实糖尿病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与普通食物没有什么不同。 如果不注意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而认为只要吃“糖尿病食品”血糖就没有问题,这是很危险的。,53,“因为我有糖尿病,所以要控制喝水!” 糖尿病常有口渴、喝水多的表现,病友们常认为患糖尿病后应该控制喝水,这是大错特错的。喝水多是体内缺水的表现,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患糖尿病后控制喝水会使糖尿病更加严重,可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是非常危险的。如果积极治疗,血糖控制后,糖尿病口渴、喝水多的症状就自然减轻或消失了。,54,“日常工作可代替运动” 有人认为每天做家务,上班来回走动已经很疲劳,可以代替运动了。我们所要求的运动是持续不断,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