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幻灯片绪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01076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幻灯片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幼儿心理学幻灯片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幼儿心理学幻灯片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幼儿心理学幻灯片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幼儿心理学幻灯片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学幻灯片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学幻灯片绪论(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你看见这个舞女是顺时针转,说明你用的右脑;如果是逆时针转,说明你用的左脑。,画中画 你能看见 多少张脸?,女人的变化,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 第三节 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概述,一 心理 二 幼儿心理学,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概述,一 心理 心理是心理现象的简称,是人类最普遍、最熟悉,也是宇宙中最复杂、最深奥的现象。,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概述,(一)人的心理现象有哪些? 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心理现象。我们处于清醒状态时,会体验到自己的感受;能认识和辨别许多事物;在与别人交往中,有的人大方热情,有的人胆小拘谨;在工作学习中,有的人一

2、丝不苟、聚精会神,有的人表现为心神不定,马马虎虎这些都是人的心理现象。 1 人辨别物体的颜色形状,分辨声音、气味、空间远近、时间长短等,称之为感知觉。 人可以记住和回忆经验过的事物,称之为记忆。 在艺术活动中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和想象的作用有关。 人能够思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思维在起作用。 心理学把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称为认知过程。 2 人在认识周围世界时,总会发生喜爱、憎恨、冷漠等不同的态度和体验,心理学称之为情绪和情感过程。 3 人常常为了改善自己、变革现实而自觉地树立某种目标、并努力克服困难去达到预定的目标。心理学称为意志过程。 4 其它,如人需要、兴趣、信念、志向、世界观以

3、及能力、气质、性格和不同程度的行动积极性,心理学称之为个性积极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知)、情感过程(情)、意志过程(意)。,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关系:三者是心理活动的不同表现形式,三者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心理过程是基础,是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形成的条件;个性心理又是影响和制约心理过程、心理状态的重要主观因素;心理状态则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相互联系的过渡阶段。,第一节

4、幼儿心理学概述,(二)心理的实质 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 1 心理是脑的机能 2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概述,1 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脑的机能,(一)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从胸腔、心脏到脑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神经系统 大脑半球的构造与功能,神经元,神经系统,大脑半球的构造,大脑皮层结构,大脑左半球的分区功能,(二)脑的反射活动是心理产生的基本方式 反射 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系统的

5、基本活动方式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活动。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概述,2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指在人的心理之外独立存在的一切事物,它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1)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2) 社会实践活动制约着人的心理 (3)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4)心理是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概述,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1 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的影响,从而使反映有个人主体的特点。 2 个人的经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现实的反映。 3 对个人行为的调节和支配。 4 在婴幼儿身上,表现为儿童来到这个世界

6、大脑不是一张白纸。,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基本过程: 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所谓兴奋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神经过程。所谓抑制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神经过程。,基本规律: 兴奋和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规律 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的现象,叫相互诱导。由抑制过程引发或加强了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由兴奋过程引发或加强了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概述,二 幼儿心理学 (一)概念 研究对象:3-6岁的幼儿 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学科。 幼儿心理学是以3-

7、6岁的幼儿为主要研究对象,是研究幼儿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概述,(二) 历史,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概述,1882年 德国普莱尔 儿童心理,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概述,(三)任务 第一 阐明婴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年龄特征、个别差异) 第二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第二节 研究幼儿心理学的方法,一 概念 二 实证研究法 1观察法 2 调查法 3 实验法 三 理论研究法,第二节 研究幼儿心理学的方法,一 概念 1 研究方法 旨在达到研究目的的手段。 2 心理学研究 主要是寻求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典型的变量关系是 “刺激反应”,第二节 研究幼儿心理学的

8、方法,二 实证研究法 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主要特点 采用规范的方法收集实际材料、数据、事实,再从这些材料、数据、事实中归纳出普遍性的结论。 时间上: 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斜向研究:将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起来,综合利用。,第二节 研究幼儿心理学的方法,横向研究 优点:在较短时间内找出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或特点,并从中分析出发展规律。 缺点:时间较短,不易看到发展的连续

9、过程和关键的转变点。 纵向研究 优点:较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的规律。 缺点:研究的时间较长,不易进行大量的研究;影响被试的各种条件不易查明或控制,由于被试地生活条件变化,不易有效地进行前后比较。,第二节 研究幼儿心理学的方法,类型上 (一)观察法 1 概念 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的特点和方法。 2 分类 时间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范围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规模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 观察者的参与程度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工具使用情况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设计程度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 观

10、察的目的验证性观察和探索性观察,第二节 研究幼儿心理学的方法,(二)调查法 1谈话法 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计划直接询问儿童的看法、态度;或让儿童作简单的演示,并让他们说明为什么这么做,以了解他们的想法,从中分析儿童的心理特点。 2 问卷法 根据研究目的,将要收集的问题印成书面形式,让被试回答。或将一个问题回答范围的各种可能性罗列在问卷上,让被试圈定,研究者根据被试的回答,分析整理结果。 3 测验法 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作为工具,测量儿童的某一行为表现,然后将测得的数据与心理测验提供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可以看出被试的个别差异。 4 作品分析法 研究者从儿童的艺术作品或作业、日记、考卷中分析儿童

11、的心理特点。,2006年2月13日 星期一 天气 晴 (年有过完了,父母又要走了) 望着父母所乘的车渐渐远去了,我的眼睛湿了,泪水也情不自禁的落了下来。父母所乘的车已离开了我的视野。“他们走了,他们又要到过年才回来了.”我一路边想边和弟弟往回走。两人一路无语。都在想这些日子(与父母一起度过的这二十来天)的美好时光。 那是多么的幸福,多么快乐,多么热闹的时光啊。到处都笑声不断。阳光是那么灿烂,给人以温暖和明媚;微风是那么轻柔,给人以凉爽和惬意;鸟儿是那么快乐,给人以恬静和舒适。 一阵微风吹过,我刚到一丝寒意,风依旧是那样的风,为何给我一种寒意,阳光依然是那么灿烂,为何不像以前那么温暖。四下里一片

12、寂静,连鸟儿也不鸣叫,不知躲到那伤心去了。 回到家,感到非常的冷静,看到爸妈用过的东西,我的泪水又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我趴在桌子上,抽泣着,眼泪很快浸湿了我的衣袖。脑子里全是他们的影子,心里不停地喊着:“爸爸!妈妈!妈妈 ”,第二节 研究幼儿心理学的方法,(三)实验法 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事先拟定周密的设计,把与研究无关的因素控制起来,让被研究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引发出某种行为,从而研究一定条件与某种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法是实证研究中最严密、最客观的方法,是一种有计划、有控制的观察。 抽取样组最根本的原则是要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性。,第二节 研究幼儿心理学的方法,三 理论研究法 儿

13、童心理学的发展理论,是对发展趋势、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因素等的概括和总结。 心理学是什么? 儿童心理发展的实 心理学家应如何 质是什么 ? 研究心理现象?,第三节 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一 认识教育对象,形成科学的儿童观 二 探索婴幼儿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第三节 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首先 为幼儿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其次 为儿童身心健康提供心理学依据 最后 与儿童息息相关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总之,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一切有关婴幼儿的实际工作都具有指导作用。,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一)反映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二)心理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心理学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三)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