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88494728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初中语文期中考试试题辽宁省大石桥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蛰伏(zh) 镂空 (lu) 池沼(zo) 妇孺皆知(r) B堕落(du) 锃亮 (zng) 禁锢(g) 鞠躬尽瘁(chu) C酒肆 (s) 失怙 (h) 抽噎(y) 蹑手蹑脚(ni) D发窘(jing) 簪子 (zn) 犒劳(ko) 轻举妄动(w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纶巾 粲然 隐匿 相题并论 B言讫 犀利 荒诞 瞠目结舌 C暝目 皎

2、洁 衍生 正襟危坐 D恍惚 窥伺 风糜 鹤立鸡群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这则广告把没有橘子汁的早餐比作没有阳光的日子,新颖独特,别具匠心。B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C班主任今天穿着一身崭新的衣裤,在教室里招摇过市,非常漂亮。D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4将相关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_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 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_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_。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A传播 恪守 规则 B传

3、承 保守 规则C传承 恪守 准则 D传播 保守 准则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孔子曰:“孝,德之本也。”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A. B C D6对题目谁是最可爱的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名词 助词 形容词 动词 代词 代词B. 名词 动词 副词

4、形容词 代词 名词C. 代词 助词 介词 动词 助词 名词D. 代词 动词 副词 形容词 助词 名词7.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弯弯的月牙虽没有耀眼的光辉,但同样可以照耀人间; _, ;清澈的溪流虽没有博大的胸怀,但同样可以滋润大地。8.名著阅读(3分)“以思想和力量来胜过别人的人,我并不称他们为英雄;只有以心灵使自己更伟大的人们,我才称之为英雄。”上述文字是_国作家_在 中所说。9.文言诗文填空(每小题1分,共13分)(1)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的爱莲说)(2)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山随平野尽,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5、(4) ?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的饮酒) (5) 斯是陋室,(刘禹锡的陋室铭)(6) 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7)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8) 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乡思愁绪的句子是: ? 。(9)雁门太守行中引用典故写出将士欲以身躯报效国家的豪情的诗句是: _ , _。(10)春望中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诗人忧伤国事的深沉感情的诗句是: _ , _。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1019题(16分)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

6、,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山门圮于河( ) 阅十余岁( )11.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7、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2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 ,_。(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1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1分) _(乙)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

8、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隐。次日伺之,复然。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经年:一年左右。干:求见。沟恤:沟渠。歘(x):火光一现的样子。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自谓可将十万 ( ) 会有土寇 ( )16.用“”给下面的句子画出两处停顿。(2分)自 练 乡 兵

9、与 之 角 全 队 溃 覆 几 为 所 擒。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2分)A风清月白之夕 当求之于上流 B几为所擒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使试于一村子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D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分)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_19刘羽冲临死前却感叹曰:“古人岂欺我哉!”你认为古书真的欺骗了他吗?对此你有什么感受?(1分) _ _(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早 作裘万顷(宋)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注释】(1)井梧:井边的梧桐树。(2)缄:包藏。(3)斗:北斗星(4)河:

10、银河。20诗中“井梧飞叶”与“_”处的景致非常具有秋天的味道。诗句“_”点明了文题中的“早”字,意为此诗是诗人在黎明破晓之时创作。(2分)21诗人怎样营造出山中清晨宁静的氛围?请结合第四句做分析。(2分)_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15分) 锁在抽屉里的信任女儿今年14岁,她上初三之后突然发生的种种状况让一向淡定的我一下乱了阵脚,先是在她的QQ里发现了有男生向她表白的留言,后是在她14岁生日时发现有男生送她五颜六色的指甲油,最后听说有男生趁晚自习到讲台上向她当众表白。作为母亲的我,立刻像刺猬一样竖起了一身想保护女儿的刺。我还没来得及采取行动,周末回来的女儿一进门就开始跟我抱怨,说班上有好几个女同学被妈妈“软禁”了。我问为什么,她说,“为了防止早恋呗,不仅关注QQ,不让随便添加陌生人,周末还不让出门,24小时监控聊天记录。”最后不忘义愤填膺地总结,“简直太不像话了,现在周末回家成了从一个监狱被押解到另外一个监狱。”我有些心虚地解释,“唉,那是父母太紧张,怕你们犯错误呢。”女儿情绪稳定后说,“其实,你们平时跟我们说的话,我们都记得呢,谁也没那么傻。要是真有什么事儿,想瞒也瞒不住啊!再说,能有什么事儿呢。好在啊,我有个信任我的好妈。”到了晚上,女儿提出想换一个抽屉带锁的书桌。她说心理课上老师说,12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