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各种外固定的护理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72067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5.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各种外固定的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骨科各种外固定的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骨科各种外固定的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骨科各种外固定的护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骨科各种外固定的护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各种外固定的护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各种外固定的护理课件(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科各种外固定,童春燕,骨科外固定的种类,1.夹板外固定 2.石膏外固定 3.牵引及固定带外固定 4.外固定器固定,3,一、夹板外固定的原理,夹板固定骨折的原理是从肢体生理功能要求出发,利用肢体生物运动学原理。 布带对夹板的约束力 固定垫对骨折断端的效应力 肢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使肌肉部动力因骨折所致的失衡重新恢复平衡。,4,夹板选材要求,1、夹板厚度0.3-0.4CM。 2、夹板要平直、结实。 3、选用纤维纹理较严密的第二层杉树皮(第一层粗皮削去)。 4、夹板表层和内层削平整。 5、夹板两边削齐。 6、夹板两端修剪成小弧形。 7、夹板端头压软1cm。 8、夹板宽度比伤肢周径小,约为

2、伤肢同一平面周径3/54/5。,6,夹板固定要求,1、换药时体位正确,下肢换药时要垫木垫、必要时垫腰板。 2、绷带包扎的方法:环行法、螺旋法、螺旋反折法、“8”字包扎法。 3、内层用6cmX8cm绷带,内层绷带与夹板等长,下肢骨折外层用6cmX8cm绷带,上肢骨折外层用6cmX6cm绷带。(小儿下肢骨折外层用6cmX6m绷带,上肢骨折外层用4cmX6cm绷带,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绷带)。 4、内层绷带平板端,绷带的松紧度适宜,外层绷带能上下移动1cm。 5、骨突部有棉花垫保护。 6、长管骨折夹板包扎方法正确。(绷带包扎方法顺序,先中间、再骨折近端、最后是骨折远端)。 7、超肩、超肘、超踝、锁骨、

3、足底夹板包扎方法正确。 8、外层绷带结打在夹板上,方向统一,结头留1.5cm,结头结实。 9、小夹板之间有1.5-2cm的空隙。 10、伤肢指(趾)端外露(有伤口除外),指(趾)端清洁,以便观察血运情况。,夹板固定适用范围,小夹板固定治疗常用于肱骨、尺桡骨、胫腓骨、桡骨远端以及踝关节等部位的骨折,对一些关节骨折、关节附近骨折及股骨骨折等多部适宜小夹板固定治疗,夹板固定的禁忌症,创口较大的开放性骨折 皮肤广泛性擦伤 伤肢严重肿胀,肢端有血循环障碍者 伤肢有神经损伤的症状,局部加垫易加重神经损伤 体形肥胖,伤肢皮下脂肪丰富, 因固定不牢固易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 不能按时观察的病人 骨折严重移位,整

4、复对位不佳者,8,并发症,骨筋膜室综合症 它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最容易发生,危害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下列几种。 夹板包扎过紧,未做到及时认真的观察。 骨折复位不良,血管受压未及时解除。 局部损伤严重,或骨折后又反复粗暴、不正确的整复,此时虽然夹板等附加外固定的压力不大,但由于组织内水肿血肿,骨筋膜内压力已经增高,最终组织缺血坏死,甚至造成肢体坏疽。 未向门诊病人及其家属作必要的注意事项的交待或交待不清,未能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主动配合,9,并发症,压迫性溃疡 多发生在夹板两端或骨骼隆突部位,由于夹板边缘粗糙坚硬,摩擦挤压皮肤,或夹板过紧、衬垫不当、压力垫硬厚等,使肢体局部皮肤组织长

5、时间受压缺血而发生坏死、溃疡。,夹板外固定的护理,夹板松紧 松紧适宜,既能固定骨折,又不引起其他不良反应或并发症,使骨折顺利愈合。松紧取决于布带捆扎情况。检查方法一般以两手指提起布带后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布带移动度超过2cm,说明布带松弛,未达到应有的约束力,夹板内压力达不到固定骨折的要求;如果布带不能移动或移动不及1cm,说明布带捆扎过紧,夹板内压力过高,会对患肢软组织造成压迫,影响血液循环,易引起缺血性并发症。,11,固定及松紧,夹板外固定的护理,血液循环 缺血性并发症为小夹板外固定最常见的并发症。应严密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患肢血液循环主要护理观察指标包括: 疼痛 骨折复位

6、后一般疼痛明显缓解,如果疼痛继续存在,并呈持续性剧痛,应提高警惕,因为往往疼痛是病人患肢血液循环障碍的最早期表现之一。 患肢肿胀 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多表现为患肢严重肿胀。 皮肤温度 血循环障碍时肢端温度较健侧低,甚至冰冷。 皮肤颜色 若动脉供血受阻,患肢为贫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变为苍白;若静脉回流受阻,患肢为淤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呈青紫色。,13,观察远端甲床血液循环,夹板外固定的护理,感觉异常 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感觉纤维最早出现异常改变,表现为肢端麻木、感觉迟钝或消失。 脉搏减弱 若夹板内或组织内压力高度增加,阻断较大动脉的血液供应,肢端出现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组织缺血程度严重。 活动功能

7、障碍 肌肉组织缺血后表现为手指或足趾肌力减弱、活动受限。如严重缺血时手指(足趾)呈屈曲状态,被动牵伸时可引起剧烈疼痛。,15,健康教育,夹板、棉花垫保持清洁干燥。 抬高患肢15cm-20cm。 上肢骨折病人下床活动时,要用吊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指导病人观察伤肢指端血运的方法。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自,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观象,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16,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伤肢肿胀高峰时间为伤后3-5天,注意观察肢端血运。 告知病人保持伤肢的功能位。 病人掌握深呼吸、抬臀运动、握拳伸指、踝关节屈伸等功能锻炼的方法 告知病人不能自行拆除夹板。,18,二、石膏托外固定,石

8、膏的种类 一、帕里斯石膏(煅石膏) 二、高分子树脂石膏,石膏固定的优缺点,优点: 根据肢体的形状塑性 固定作用确实可靠 可维持很长时间 缺点: 无弹性,不可调节松紧度 固定范围大,无法关节锻炼 易关节僵硬,应用领域,维持固定,保持肢体的特殊位置。 减轻或消除患肢的负重,以保护患肢。 作患部牵引的辅助措施。 损伤治疗。 炎症治疗有助于保护肢体、控制炎症发展。 畸形预防矫正治疗。 制造肢体的石膏模型。,禁忌症,全身情况差,如心、肺、肾功能不全或患有进行行腹水等。 患部伤口疑有厌氧菌感染。 孕妇禁忌作躯干部大型石膏固定,如石膏背心等。 年龄过大,过小或体力衰弱者禁作巨大型石膏。,石膏固定后的并发症,

9、1、血循环障碍 2、缺血性挛缩 3、神经压迫 4、压疮 4、石膏综合征,护理问题,一、循环障碍和神经受损 二、压疮、组织坏死和疼痛发炎 三、石膏综合症 四、骨折固定丧失 五、石膏幽闭恐怖症 六、石膏热效应,(一)循环障碍和神经受损,相关因素: 1、外伤导致的软组织创伤 2、骨折或外科手术 3、患者的肢体水肿,石膏坚硬、不能膨胀,导致石膏内压力增加 4、石膏撞击肢体的弯曲面 临床表现: 早期:患肢疼痛、苍白、脉搏减弱或消失、麻痹 晚期:弗克曼挛缩和筋膜间隙综合征、肢体坏疽,(一)循环障碍和神经受损,护理措施: 1、石膏固定后,要用温水将指(趾)端石膏粉轻轻拭去,以便观察。 2、抬高患肢,上臂患肢

10、高于心脏,下肢患肢高于臀部,可预防和减轻水肿。 3、早期可做被动运动,按摩帮助退肿,鼓励患者进行未固定的关节活动及石膏内肌肉收缩运动,以利于静脉及淋巴液的回流,消肿止痛。 4每天评估肢体末端,观察是否有肿胀、麻木、刺痛、烧灼或冰冷等现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在受压部位开窗减压或更换石膏。,(二)压疮、组织坏死和疼痛发炎,相关因素 1、石膏边缘粗糙或过紧 2、使用手指操作湿石膏,造成石膏的凹痕产生压迫点 临床表现 局部持续性疼痛,石膏边缘有红肿、擦伤,石膏内有腐臭气味,肢体附近淋巴结压痛,(二)压疮、组织坏死和疼痛发炎,护理措施; 1、教育患者石膏干固后不能在石膏和皮肤间放置任何物品,以免造成

11、局部受压。石膏内部皮肤发痒时避免用手去抓或插进软纸、其它物品来缓解石膏引起的患者的不适,可用手指蘸乙醇伸入石膏边缘里面进行按摩。 2石膏未干前避免指尖压凹石膏,注意患者翻身及活动时的安全,避免患肢受压迫,若需移动患肢,则用手掌或软枕扶持患肢。 3、修剪粗糙的石膏边缘或撑开皮肤压迫过紧处石膏上端边缘 4、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三)石膏综合症,相关因素:石膏背心包扎过紧,患者进食后以急性胃扩张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生理改变。 临床表现:进食后,胃容量扩张,发生腹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一般无胆汁。 护理措施:石膏包扎时,胸腹不宜过紧,应在上腹部开一石膏窗或留出一定的空间,嘱患者不要进食过饱,食用易

12、消化食物,少食多餐。若发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剖开石膏,给予胃肠减压和补液治疗。,(四)骨折固定丧失,相关因素: 1、棉纸过厚,当被压平后石膏会出现松动。 2、在肢体水肿严重时使用石膏,水肿消退后石膏松动,骨折部位移位。 3、石膏制作不当,潮湿时未能形成所需的模型 临床表现:石膏与肢体皮肤间隙大,肢体在石膏内活动,不能正确地保护固定骨折部位,可导致骨的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四、骨折固定丧失,护理措施: 1、对肢体肿胀不明显者,制作石膏时适当加压。 2、经常检查肢体肿胀情况及石膏与肢体 皮肤间隙变化,肿胀消退者应重新更换石膏。 3、打髋人字型石膏后,患者无形

13、站立,床褥下应放置木板,以避免因床褥太软,造成石膏变形或断裂。足部石膏行走时可用步行蹬保护。,(五)石膏幽闭恐怖症,相关因素:是一种病态。 临床表现:患者主诉会出现呕吐或各种心理变化,要求去除石膏 护理措施:应针对主诉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感,(六)石膏热效应,相关因素:脱水的石膏浸湿后放热,程度根据石膏的用量、外界环境、石膏中水的含量和水的温度决定,厚重的石膏产热多 临床表现:患者热烧伤 护理措施:使用冷水浸泡石膏,在保证有效固定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石膏厚度。制定石膏过程中患者主诉皮肤灼热,应立即拆除石膏并检查皮肤情况。,有效功能锻炼,三、牵引及固定带固定,牵引:即牵拉的意思,是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

14、力的原理,对抗软组织的紧张与回缩,使骨折和脱位得以整复,预防和矫正畸形。,牵引的目的,1复位 2固定 3缓解疼痛 4矫正畸形 5局部制动,常见的几种牵引术,1皮肤牵引又称间接牵引法:此牵引是把胶布贴在皮肤上,通过牵拉胶布下拉到皮肤再拉到皮下组织和骨骼。 优点:操作简便,不需要穿破骨组织,对肢体损伤小,患者痛苦少,缺点是不能承受太大的重量。一般不超过5 适应症:小儿股骨干骨折、老年人下肢骨折以及关节炎症需制动者 禁忌症:对胶布、海绵过敏者、皮肤有破损、炎症者;肌肉力量强大有力者。,皮肤牵引,2兜带牵引:系利用厚布或皮革按局部体形和治疗目的制成各种兜带,托住身体的受力部位,再通过牵引装置进行牵引。

15、常用的有枕颌带牵引、骨盆牵引、骨盆悬吊牵引等。,兜带牵引,枕颌带牵引,兜带牵引,骨盆牵引,骨盆牵引带,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兜带牵引,骨盆悬吊牵引,骨牵引,颅骨牵引 尺骨鹰嘴牵引 股骨髁上牵引 胫骨结节牵引 跟骨牵引,*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 *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 *颈椎骨折与脱位; *关节挛缩畸形者。,骨牵引的适应症,骨牵引的禁忌症,*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性创伤污染严重者; *牵引局部骨骼有病变及严重骨质疏松者。,骨牵引,颅骨牵引,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骨牵引,股骨髁上牵引,骨牵引,胫骨结节牵引,骨牵引,跟骨牵引,一、一般护理 1.牵引

16、患者应列入交班项目。对牵引病人,应严格进行交接班,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情况,维持牵引处于正常状态。 2.冬季应注意患肢保暖,可用棉被覆盖或 包裹,防止受凉。 3.定期为病人做清洁卫生护理,使病人清 洁、舒适,以利于血液循环。 4.主动与病人谈心,了解其思想变化。 予心理护理。,牵引患者的护理,牵引患者的护理,二、维持有效血液循环 1、密切观察病人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包括肢端皮肤颜色、皮肤温度、感觉、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指(趾)活动情况。重视病人主诉,如有无疼痛、麻木等。 2、即评估患者有无六P征,患肢疼痛(pain)、苍白(pallor)、麻木(paralysis)、变冷(poikilothermia)、感觉异常(paresthesia)、无脉搏(pulselessness)。 3、检查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4、检查局部包扎有无过紧、牵引重量是否过大。,牵引患者的护理,三、保持有效牵引 1、检查牵引有无松脱,固定是否牢固。颅骨牵引者应每日将颅骨牵引弓的靠拢压紧螺母拧紧,防止颅骨牵引弓松脱。 2、保持牵引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