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70423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课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部分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信息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学 信息资源管理评述,信息,信息的概念 信息的性质 信息的产生过程 信息与数据、知识、情报,信息的定义引子,【唐诗】 “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南唐.李中暮春怀故人 )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唐.杜牧寄远) ;,信息的定义,Many things to many people,人们信息的认识,信息是客观事物自然性状的外露和表现;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有用,对其决策和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信息来源于物质,具有一切物质的属性,而又不是物质本身,乃是物质的转化物; 信息是由多方面传达

2、过来或调查得到的知识。 信息是对不确定性的消除信息论,信息的经典定义1,申农,1948年,通信的数学理论,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维纳,控制论动物和机器 中的通信与控制问题,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的名称;接受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就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环境的偶然性变化的过程,也是我们在这个环境中有效地生活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意大利信息学者G朗高提出了一种关于信息的新认识。他在信息论:新的趋势与未解决问题一书的序言里,明确提出“信息就是差异”的学说。,信息的经典定义2,20世纪80年代以来,齐振海主编的管理哲学一书

3、认为:“信息可以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状态及它的特性、关系的表征或标志。信息本身不是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关系,而是事物及其属性、关系的标记。”,钟义信在信息科学原理一书中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芮廷先编著的信息科学概论一书认为: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的最新反映以及经过传递后的再现。信息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形式反映出来,是事物存在的状态、运动形式、运动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征。,信息的经典定义3,对申农信息论的思考,申农用统计的方法(概率论)建立了通信系统中信源信息的度量、信道容量的度量以及保障通信系统传输有效性和可靠性的编码原理。 申农很严谨,认为自己

4、所创立的通信论并不能代表信息论(信息的获取(感测)、信息的传递(通信)、信息的处理(认知)、信息的再生(决策)、信息的执行(控制)的所有内容,如在通信意外的其他领域,特别是认知和决策领域,申农的理论不能普遍成立 申农在1948年创造的是通信论而不是信息论,这是当时的社会需求和科学能力决定的。当时的社会需求是发展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这样的一些应用性新技术,对智能理论没有提出明确的需求。另一方面,当时的科学能力也无法研究智能理论,如模糊集合、混沌理论等必要的数学工具尚未产生。 申农的信息论(通信)问题考虑的是语法因素的复制,而不考虑语义因素和语用因素,注重的是统计型的语法信息,舍去了语义因素和语

5、用信息。,不同领域对信息认识的进展(1),图书情报领域的认识 美.巴克兰德 信息可以定义为事物或记录。未能区别信息、信息载体;信息,信息源。 美.萨克立夫 信息是人和人所生产的记录跨越时空与其他人所交流的内容。强调人对信息的感知。 西班牙.库拉丝 信息是一种现象和一个过程。信息不能等同现象和过程,因为物质和能量也可以被认为是现象。,不同领域对信息认识的进展(2),心理学领域的认识 信息不是知识。区分了信息与知识。 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认识 欧洲信息资源管理简称为信息管理。 美 史密斯和梅德力认为,信息是数据处理的最终产品。 霍顿 数据 信息 知识的关系。数据的评价是信息,成熟的信息是知识。,不同

6、领域对信息认识的进展(3),通信和信息科学领域的认识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信息不同于消息,消息是信息的外壳,信息是消息的内核。 本体论意义的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强调客观状态)。 认识论意义的信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关于该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包括这种状态/方式的形式、含义和效用(强调人的主观认识)。,个人的看法,数据是客观实体的属性值,包括数字、声、文、图、像。 是抽象符号,其本身不能确切的给出具体含义; 信息是具有一定含义的数据加工处理后的结果;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是知识的原料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

7、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 情报是激活的知识,是进入到人的交流领域的运动着的知识。,一般认为,信息不同于消息,因为消息只是信息的外壳,而信息则是消息的内核。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常常会从各种各样的信源中获得许多消息。在这些消息中,有的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而有的则只是包含了少量的信息。消息作为“信息的载体”,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离散消息”(如书信、电报、数据等有次序的符号序列),一是“连续消息”(如语声、图片、活动图像等)。,消息,信息,信息与消息,信息与数据、知识与情报,数据是客观实体的属性值,包括数字、声、文、图、像。是抽象符号, 其本身不能确切的给出具体含义。 信息是具有一定含义的数据加工处理后

8、的结果;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 是知识的原料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 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 情报是激活的知识,是进入 到人的交流领域的运动着的 知识;,信息的性质,普遍存在性 客观性 无限性 相对性 抽象性 动态性 异步性 依附性 可传递性 共享性 可转换型 可伪性,信息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普遍性是信息存在的最基本属性之一。信息的这种属性是由物质存在及其运动的普遍性决定的。信息是客观的,它的内容就是“比特”。虽然信息没有重量,也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对于人类来说,却是可以被信息接受体感知、处理和利用的。从本体论角度来说,信息是物质存在、变化与运动状态的表征;而客观事

9、物及其状态、属性和变化等又不是以人类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所以反映和表征这些事物客观存在的信息,无疑会带有明显的客观属性。,信息的无限性与相对性,物质世界的时空无限性,决定着信息也必然是无穷无尽的。即便是在我们人类认识的有限的世界中,由于事物本身的多样性和事物运动的连续性、关联性,也使信息的存在具备了无限多样的属性。然而,如果从人类自身的认识论角度来说,信息又具有相对性的特征。,信息的抽象性与具体性,一般认为,人类所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并不是信息本身,而只是信息的承载体。此外,对于人类社会的主体来说,获取(捕获)信息与开发利用信息都需要具备抽象能力。信息的抽象性给人类增加了认识和利用方

10、面的难度。对于我们所能认识和把握的信息而言,信息又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感知力、理解力以及抽象思维等能力,对所认识到的信息加以记录、积累、加工和处理利用。,信息的动态性与时效性,信息所表征的必然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物质存在与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当人类于此时此刻获得了这种信息后,物质本身却依然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这就意味着人类所认识到的信息已经是一种“过时信息”或“历史记录”了。人们一般称信息的这种属性为信息的动态性或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依附性与传递性,信息的依附性是指信息的记录、存贮、传递、交流等,都必须借助于某种载体,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学者将信息所依附的载体区分为三

11、种:即表意型载体、无形的承载型物质载体及有形的承载型物质载体。,信息的可传递性是指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上的信息,可以在空间上从一点传到另一点,在时间上从一个时期传到另一个时期的属性。,信息的共享性,信息的共享性是指同一信息可以同时被两个以上的用户所使用,并且信息的重复使用不会使信息的内容丢失的属性。,信息的可转化性是指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能量、时间、效益等的属性。 信息的可伪性是指由于信息的相对独立性,以及人类认识的主观性、孤立性、局限性、目的性等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虚假信息或伪信息的特性。,信息的可转化性与可伪性,信息的功能,信息的功能是信息属性的体现 信息是宇宙有序运行的内在

12、依据 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中介 信息是维系社会生存发展的动因 信息是智慧的源泉 信息是管理的灵魂,信息资源,什么是信息资源 国内外学者对信息资源的认识 信息资源的特征 信息资源的分类,信息资源,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是信息资源。 人类围绕信息资源所开展的活动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生产、管理与消费,其中,信息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两个端点。,美国学者的信息资源观,国外信息资源学者对信息资源的理解多为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设备、技术、人等) 霍顿(1979)认为,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是指某种内容的来源,即包含在文件和公文中的信息内容;信

13、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s) 是指支持工具,包括供给、环境、人员和资金等。 霍顿及其合作者马尔香(1986)又区分了信息资源和信息资产,重新定义信息资源如下:拥有信息技能的个人、信息技术及其硬件与软件、诸如图书馆、信息中心、信息操作人员和处理人员。 由此可见,霍顿在两个不同时期对信息资源的认识是有差别的,说明信息资源是发展中的概念,它只能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趋于完善。,对美国学者的批判,美国学者对信息资源的界定总体上存在着泛化和随意化的倾向。 其次,霍顿的信息资源概念混淆了信息资源与信息源。 总之,美国学者更多是从管理学和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信息资源管理,他们在

14、自己的著作中对定义往往采取非常实用的做法,只是简捷地规定某个术语在该论著中的含义与范围。,我国学者的信息资源观,我国学者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关注和研究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的。 据可查的文献记载,孟广均是最早介绍和使用信息资源概念的国内学者之一。 孟认为,信息资源包括所有的记录、文件、设备、人员、设施、供给、系统和搜集、存储、处理、传递信息所需的其他机器。这种定义较为泛化。 90年代中期,一些学者开始从科学的意义上来抽象和概括信息资源的概念。如乌家培、马大川、朱立文和霍国庆等。,我国学者的认识,信息资源是即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这是泛化定义的合理升华。 信息成为资源的必要条件是信息的

15、加工、处理和序化活动,即其中包含着人类的智能劳动。 现阶段我国学者的认识仍存在泛化、模糊化和复杂化等问题。,信息资源的定义,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狭义的信息资源仅仅指的是有用信息的集合 广义的信息资源既包括了有用信息的集合,还包括了与信息开发利用相关的信息设备、信息技术、信息人员、资金等其他要素。,信息资源的特征,智能性 有限性 不均衡性 整体性,信息资源的类型,以开发程度为依据,信息资源可划分为潜在的信息资源与现实的信息资源两大类型 现实信息资源以表述方式为依据可划分为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文献信息源、实物信息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文

16、献信息资源以记录方式和载体材料为依据可划分为书写型、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 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还可以出版形式的不同划分为图书、期刊、会议资料、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等,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的涵义 信息资源管理缘起 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信息资源管理的涵义,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一种人类活动,信息资源管理的源起实践源起,实践源起:1940S-1950S 孟广均:19401950s,萌芽于美国政府部门的文书管理领域和工商行业的企业管理领域,60、70年代两个领域的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相互融合和发展,80年代是发展的一个高潮,而90年代随着NII的发展,更是到了一个高潮。 马费成:信息资源管理起源于若干年前的文献管理领域,认为虽然早期信息并没有资源化,但人们已经有了对信息的管理,而且信息资源管理是对早期的文献、信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