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概论要点讲义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67188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概论要点讲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创伤概论要点讲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创伤概论要点讲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创伤概论要点讲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创伤概论要点讲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伤概论要点讲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概论要点讲义课件(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 运动损伤基本知识和处理,运动损伤概论 运动损伤的病理学简介 运动损伤急救 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 实用急救技术,2,损伤:外界各种创伤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组织器官结构破坏,以及局部和全身反应的统称。 运动损伤: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第一节 运动损伤概论,3,一、运动损伤的分类,(一)按损伤组织种类分:皮肤、肌肉、肌腱等 (二)按伤情轻重分 1)轻伤:伤后能按原计划进行训练 2)中等伤:伤后不能按原计划训练,需调整 3)重伤:完全不能训练 (三)按损伤组织有否创口与外界相通分 1)开放性:伤处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被破坏,有伤口与外界相通 2)闭合性,4,(四)按损伤病程分 1

2、)急性损伤:瞬间遭受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 2)慢性损伤:局部过度负荷、多次微细损伤或急性转为慢性 (五)按病因分 1)原发性损伤 2)继发性损伤 (六)按损伤与运动技术和训练的关系分 1)运动技术伤 2)非运动技术伤,5,二、运动损伤的原因,各个运动项目有易发病和多发病 (一)潜在因素(诱因): 1 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要求 2 身体某些部位存在一定的生理解剖弱点,6,(二)直接原因 1、内部原因 身体条件:训练水平、准备活动、疲劳 心理素质:紧张、厌烦 2、外部原因 方法的因素:训练比赛安排不当 环境因素:场地、器械、保护用具、服装、气候,7,三 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一)思想重视,遵循原则,全

3、面训练 (二)调节身体处于良好的运动状态 锻炼前充分准备活动 锻炼后进行放松活动 自我保护 (三)创造锻炼的安全环境 (四)科学训练 (五)加强易伤部位训练,8,第二节 组织损伤的病理学简介,组织损伤的形态变化 炎症 组织的修复与再生,9,一、组织损伤的形态变化,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缩小 变性:细胞或组织内出现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等。 坏死:机体的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肥大: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细胞体积增大,包 括代偿性增大和内分泌性增大 增生:细胞繁殖使细胞数目增多,10,二、炎症,(一)基本病变 概念:炎症是机体对致炎

4、因子引起的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病理过程。 致炎因子:1 物理性因子 2 化学性因子 3 机械性因子 4 生物性因子 5 免疫反应 基本病变:变质、渗出、增生,11,(二)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1)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2)全身反应:发热、白细胞增多等 (三)炎症的分类:急性炎症、慢性炎症、亚急性炎症,12,三、损伤的修复与再生,修复: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的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 修复后可完全或部分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修复通过再生和纤维性修复实现。,13,(一)再生 概念: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修复。可分为完全再生和不完全再生(瘢痕修复)。

5、 组织的再生能力:表皮、粘膜、结缔组织、小血管、神经纤维等较强,肌肉、软骨、神经细胞较弱。 再生的影响因素:组织类型、损伤程度、局部血液循环等。,14,纤维性修复 肉芽组织瘢痕组织,15,16,骨折愈合标准,(一)临床愈合标准 1.骨折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4.外固定解除后伤肢能满足以下要求 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量达1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 *2、4两项的测定必须慎重,可先练习数日,然后测定,以不损伤骨痂发生再骨折为原则。 (二)骨性愈合标准 1.具

6、备临床愈合标准。 2.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或近似消失。,17,第三节 运动损伤的急救,一 出血和止血 二 绷带包扎法 三 骨折及骨折的临时固定 四 关节脱位的临时急救 五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六 休克和休克的现场处理 七 溺水,18,一、出血和止血,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流出叫出血。 分类 1)根据受伤血管的不同,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 2)根据出血的流向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19,20,临时止血法 1)抬高伤肢法:适用于四肢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出血,在其他情况下仅为一种辅助方法。 2)加压包扎法:用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 3)加垫屈肢法:肘、膝关节 4)间接指压法:用于该动脉供血

7、部位的出血 5)止血带止血法:其他止血方法无效时,21,止血带止血法,用于其他方法无效的四肢动脉出血。用后可引起或加重局部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肢体坏疽、急性肾功能不全等症。 常用止血带:橡皮管、气囊止血带 结扎标准位置点:上肢上臂上1/3处,下肢大腿中、下1/3交界处。上臂中下段为禁区。,22,注意事项: 1、上止血带前要用衣服、纱布、毛巾等作衬垫。 2、松紧适度:血止,摸不到动脉搏动。 3、有显著标志(红布条等),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4、上肢每隔半小时,下肢每隔1小时慢慢松开25分钟。放松时用手指在出血处近端压迫主要血管,以免放松一次丢失大量血液。 5、严重挤压伤肢体禁用,严禁使用电线、绳索

8、等。 6、气囊止血带压力:上肢不超过40kPa。(300mmHg),下肢不超过66.7kPa(500mmHg),23,内脏出血现场急救要点,1、尽早识别严重的内出血:受伤后,病人皮肤苍白、湿冷、表情淡漠、少言寡语、呼吸变浅、烦躁不安、口渴,脉搏加快,血压下降,但身体上无伤口。 2、安静休息,相对固定疑似内出血部位。 3、胸部内出血,三角巾固定胸壁,取半坐位或伤侧卧位;腹腔内出血,下肢屈曲抬高。 4、向120急救电话呼救。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密切看护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24,二、绷带包扎法,绷带的种类:卷带和三角巾 包扎的作用:保护伤口,压迫止血,支持伤肢,固定敷料、夹板。 卷带包扎法

9、1环形包扎法:适用于包扎粗细均匀的部位。 2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差不多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段和手指等处。 3转折形包扎法:用于包扎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 4“8”字形包扎法:用于包扎关节部位。 三角巾包扎法,25,三、骨折及骨折的临时固定,概念: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遭到破坏叫骨折 种类: 1 是否与外界相通: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2 骨折线:横形、斜形、螺旋形、粉碎性骨折 3 程度:完全、不完全,26,原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强烈的肌肉收缩、积累性暴力 征象: 1 疼痛及压痛 2 肿胀及皮下淤血 3 功能丧失 4 畸形,5 震痛或叩击痛 6 骨擦音或骨擦感 7 假关节活动 8 X线

10、检查,27,临时固定:骨折时用夹板、绷带将折断的部位固定包扎起来,使伤部不再活动减轻疼痛、避免再伤、便于转送。 急救顺序:防治休克、保护伤口止血、固定骨折 固定材料:夹板、托板或就地取材。,28,骨折临时固定注意事项,有休克、伤口出血者,先行处理。 不要无故移动肢体,大小腿、脊柱骨折就地固定。 开放性骨折外露折端禁止还纳。 夹板长度应超过骨折部上、下两关节,应有衬垫。 先固定骨折部上下,再固定远端。 固定松紧度适中。 暴露肢体末端观察血运,发现异常重新固定。,29,四、关节脱位的临时急救,概念:关节脱位指关节面失去正常的联系,也称脱臼。 分类:根据脱位的程度可分为半脱位和完全脱位;还可分为损伤

11、性脱位、先天性脱位、习惯性脱位等。 原因:运动中发生的关节脱位,一般是由间接外力所致。,30,征象: 1受伤关节疼痛、压痛和肿胀; 2关节功能丧失,受伤关节完全不能活动; 3畸形; 4. 弹性固定; 4X线检查:可明确脱位的情况及有无骨折 急救 1没有整复技术时,不可整复以免加重损伤; 2立即用夹板和绷带在脱位所成姿势下固定伤肢; 3保持伤员安静,尽快送医院处理。,31,五、(徒手)心肺复苏术(CPR),对心脏骤停者采取徒手抢救恢复心跳与呼吸的紧急救助措施。 目的在于保护脑和心、肺等重要脏器不致达到不可逆的损伤程度,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 耐受缺氧时间:大脑4-6min,小脑10-15

12、min,延髓20-25min,交感神经节45-60min,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min,肝细胞1-2小时,肺组织大于2小时最佳抢救时间:心脏骤停后4min内,32,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 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33,心脏骤停的原因:,1、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

13、炎、肺源性心脏病等。 2、各种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电击、严重创伤、大出血、气道梗塞、中毒等。 3、其他:手术及麻醉意外、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失误或意外、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等。,34,CPR的发展,35,2010心肺复苏指南变化,生存链的变化 CPR操作顺序变化:C-A-B 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取消“一听二看三感觉” 胸外按压频率的变化:100次/分 胸外按压深度的变化:5cm,36,1、生存链的变化,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EMS) 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 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CLS)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37,2、CPR操作顺序的变化,CAB 胸外心脏按压

14、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此顺序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幼儿,但不适用于新生儿,因为新生儿心脏骤停的最可能原因是呼吸因素导致,复苏顺序仍应是ABC,除非已知是心脏原因引起的。,38,3、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如果旁观者没有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压的CPR,即“用力按,快速按”,在胸部中心按压,直到被专业人员接管。 训练有素的抢救人员,应至少为被救者提供胸外按压。如能进行人工呼吸,按压和呼吸的比例为30:2,。到达抢救室前,应避免停止胸外按压及过度通气。,39,4、取消一听二看三感觉,2010新:意识丧失,无反应及呼吸异常立即做胸外按压,30次按压后,单人抢救者开放被救者气道,给予2次通气

15、。 2005旧:开放气道是CPR的前提。气道开放后,通过“一听二看三感觉”来评估呼吸,评估无呼吸心跳后,再进行吹气和按压。,40,5、胸外按压频率和深度的变化,胸外按压频率的变化:100次/分 胸外按压深度的变化:5cm,41,心肺复苏内容,基本生命支持 识别 心肺复苏 除颤 高级生命支持,42,1、识别,1.突然意识丧失 2.自主呼吸停止 3.大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 1和2是心脏骤停早期识别的基础,如果一个成年人突然倒下,没有意识,没有呼吸或呼吸异常(如叹气样呼吸),对刺激无任何反应(重呼轻拍),施救者可不必尝试检查脉搏,而必须假定是心脏骤停。(清醒病人可能伴有抽搐,呼吸停

16、止,瞳孔散大,皮肤、粘膜迅速紫绀,原出血部位停止出血等),43,立即启动紧急医疗救援服务系统(EMS),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地点,呼救电话,事件,人数,伤员情况,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 在征得急救中心同意后再挂断电话,44,脉搏检查:专业急救者10s内,1岁以上测颈动脉,1岁以下测肱动脉 在检查颈部脉搏搏动的同时,观察呼吸、咳嗽和运动情况。,45,2、心肺复苏(CPR),CAB 胸部按压(C,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46,C:胸外按压,部位:胸骨下1/2处(胸骨中下部、双乳头之间) 步骤: 1、患者仰卧位卧于硬质平面; 2、急救者跪于患者一侧,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双手重迭手指交叉,指尖翘起,以掌根按压,按压方向与胸骨垂直(儿童及婴儿可单掌或手指); 3、对正常体型患者,按压幅度至少5cm; 4、每次按压后,双手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位置,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保持手部位置固定。一个按压周期内,按压与放松时间各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